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宝瓶口旅游,宝瓶口地图,照片图片,宝瓶口旅行游记,线路,介绍

[游记]宝瓶口旅游,宝瓶口地图,照片图片,宝瓶口旅行游记,线路,介绍

2007-07-16    

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宋史》就有“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元史》有“以尺画之、比十有一。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有则困”的记载。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 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宝瓶口右侧过去有一个末凿去的岩柱与其相连,形如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子”。象鼻子因长期水流冲刷、漂木撞击

原始链接:http://www.tuuke.com/default/china_pointcontent/2306/6596.html
转自:2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