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年国庆节小金县虹桥沟游记暨照片汇总(附赠详细攻略)[中国驴友.

[游记]2006年国庆节小金县虹桥沟游记暨照片汇总(附赠详细攻略)[中国驴友.

2007-07-18    69life.com

10月4日

早上起来后吃着嫂子做的喷香的大煎饼,就着稀饭,大家有说有笑。在等待向导兼马夫来之前,有四个队友去了当年的两河口会议遗址参观,有一个队友去了何书记家的肥料储备地参观,所以,下面这张照片里面没有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九点钟,向导杨三牵着他那匹已十岁的老马比约定的时间迟到了一个小时赶到,虽然这点让我当时就对这个比我们年纪要小不少的男孩有点不满,但后来几天里面他对我们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照顾让我彻底忘却了那一点点的不满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感激和深深的友情。

出发后不到几分钟刚走上基耕道,我的背包就从马背上滑落了下来,而且落地的那个位置正好里面装有放了十二个生鸡蛋的蛋夹,我当时一下就透心凉了。

我一边走一边和杨三摆谈着自己出发前制定的计划,在时间和线路的安排上得到了杨三的认可,再加上昨天晚上和何书记谈起这线路安排也被表示是可行的,所以自己便稍微松了口气,毕竟这边的情况在出发前几乎没找到什么详细的资料。不过,谁也没料想到的是,从计划中开始徒步的第一天,变化便也随之开始了。

今天的计划是中午赶到鱼海子沟口,扎营,下午游玩鱼海子。在往鱼海子沟口的路上,大家精神抖擞,谈笑之间轻轻松松的前行着,其间好几次杨三和他一朋友漫山遍野的将那些不走正道的年幼马驹追赶回来,每每见其状我就大笑不止,笑那些小马驹顽皮的样子。在途经一塌方的峭壁时,几个女孩都顺利通过,而我却一个没留神险些滑坠了下去,非蚊子迅速的抓住我,很是感谢她的机警。

中午十二点过我们就赶到了鱼海子沟口,杨三打开一牛棚,大家将背包放下后就准备午餐,此时屋外也下起了大雨,虽然出发前已经查了天气预报,当地这几天的天气都有雨,但这哗啦啦的雨下着,心里面还是有些抓紧。我打开音箱,放着MP3里面的老歌,大家围坐着一边烤火吃东西,一边看着屋外的雨景也别有一番心境。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湿土的味道随风扑鼻而来,雨滴打落在屋顶草蓬、门前石阶声声入耳,望着满山的雾气腾腾,虽然下着雨,天色却还是很明亮,可以看见不远处木圈里的牛羊闲情自若的吃着青草,黑色的肥猪继续在雨中到处找食。眼前没有钢筋混凝土的生硬,只有那些红的叶、绿的树和充满了生机的田园风光。其实,我是很喜欢这种随意的感觉的。

遇到了一帮重庆过去的已经开始往回走的朋友,和他们交流了下信息,然后我们决定暂时原地休整。下午两点钟了,雨势渐停,问了问杨三和那帮重庆的朋友,发现赶去鱼海子已经不现实,为了大家的安全,所以我们决定放弃去鱼海子。但是又不愿意将宝贵的下午时间耗在这个小地方,我们决定继续前进,将今晚的扎营地点改至两叉河。

在杨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径直向着今天的目的地前进着,途中遇到几个往回撤的走友,不清楚是哪里的。走着走着,就听到了天空中隆隆声起,居然遇到雷电了。于是大家加快步伐,雷声过了没多久,便吡吡啪啪的下起了冰雹,打在身上很是响的。再接着走下去,冰雹又改为了下雨。因为大家走得比较快,所以都顾不上添加衣物。用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从鱼海子沟口走到了两叉河。令我很感动的是,我们一行人刚到两叉河的牛棚处,杨三的一群兄弟就蜂拥上来帮助将马上的背包卸下来,然后杨三也迅速的在牛棚里生起了一堆篝火,我们几个人已经是又冷又累,加了衣物后就坐着不想动了。此时杨三忙里忙外的,不顾寒冷和劳累拎着水桶就出门去打水回来煮马茶,然后又出去割了一大块又肥又香的腊肉回来准备晚上炒菜吃。

后来听说当时也有个巧合,据他们当地人说如果那天晚上不是杨三带着我们几个人上来,另一队重庆过去的有二十几个人组成的队伍可能晚上在牛棚里面就没有篝火可烧来取暖了,因为干柴都在杨三的牛棚里面锁着的。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这个只有二十二岁的小兄弟还是当地的一个小大哥,难怪我们刚到时他那群兄弟如此积极的来帮我们卸装备,帮忙生火取暖而且个个都主动积极。

那一夜,屋外只有河流声和落雨声,偶有开门马上一股冷风就灌了进来,但是屋内却一片暖洋洋的气氛。我们把带上山的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半熟品拿了出来,杨三把锅碗洗干净后大家就围坐在篝火边,由杨三掌勺做了一顿充满了肉油香的饭菜出来。而且这个时候,他和我们五个人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团队的队友了,淘子、小米和非蚊子在一旁当帮手,老路在一旁用炉头烧水煮饮料,而我……实在想不起来当时的我在做什么了,呵呵~惭愧啊。后来吃完香喷喷的白菜炒腊肉、喝完蛋花紫菜汤(另,后来才发现,居然十二个生鸡蛋没有一个破损,真是庆幸啊)还有小米带的自家香肠蒸米饭后,大家喝着转转酒,和杨三的朋友,一大群人围坐着,听他们讲当地山里狩猎的故事,争相传看其中一个朋友挂在颈上的狼牙,最后还听了一个大哥豪迈的唱了几首当地的民歌,真是屋里屋外两重天。

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有两个小插曲。一是淘子、非蚊子和我睡得昏昏迷迷时来了个90度集体大换位,然后大家才找到了舒服的睡觉位置。二是下半夜居然有山鼠跑进来东走西窜,到处唆唆作响,弄得我几乎一夜没怎么安稳的睡着,几番起身打开头灯四处照射,也许就是那几次起起睡睡,让自己的胃也受了凉,弄得自己第二天去大海子时吃了不少苦头,当然,此为后话。还有个小插曲是关于非蚊子上半夜冒冷出门……嘿嘿~这里就压下不表了。

虽然这一夜大家在牛棚里面都睡得不好,但是第二天从大海子走下来,每个人都觉得这个牛棚是温暖而又舒适的安乐窝……

10月5日

一大清早我就先起床侦察屋外的情况,当我瑟瑟的推开屋门,望见眼前的一片银装素裹,当时的我惊呆了,我心里在想,老天啊~我们想要的是蓝天白云啊,您怎么给我们这个好似塞外北国冰天雪地的场景呢?望着山上、树上、地上、围栏上、屋顶上,到处都盖着一层厚厚的皑皑白雪,我,无话可说了,许是反差太大而略有些失望吧,只是这也好过了绵绵的下雨。

随手照了几张,当时用的彩色模式,回来后一看吓一跳,还真以为自己是照的黑白片了,所以下面这几张照片没有做任何的色彩调节,只是缩小尺寸、加了边框而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今天的原定计划是去黄鸭子海子,但我打听了下情况后和杨三经过一番商量,临时决定改去大海子也就是海子山沟海子。

大家起床后和那支二十几个人的重庆队伍串了串门,和熟识的朋友打打招呼,互相问候一番后,十点钟,他们开始回撤两河口乡,而我们五个人才出发去大海子。

在杨三的带领下,走了不到半小时,便是过一条河,得从独木桥上走过,圆木上已经结了冰雪,不过好在树上面有不少高大的树枝,所以大家也过得相安无事。过得河来,经过一片缓坡草地,穿过一片低矮树木林后就开始垂直上升了。在穿树林的时候,非蚊子说她很喜欢走我的后面,因为我背着大包,再加上自己的身高,走过之处就把道路也给压了出来,而且那些树枝上的积雪也被我给挤了下来,不过听她这么说给我一种我是那种笨重的压路机的感觉。

因为没有预料到山路上有这么厚的积雪,更没想到居然到山垭口的路是如此的垂直,几乎都是60度以上的陡坡,再加上随着海拔的不断提高,从出发的两叉河牛棚3600米的海拔一直到垭口4020米的海拔,大家走得很是艰辛。

我们一边向上攀爬着,老天在一边又下起了雨雪,我们几个人已走得浑身湿透。淘子和小米在路上更是走几步就停下来歇一会儿,看着她俩苍白的脸庞,但是坚定的意志却也一直支撑着她俩。杨三既要找寻被雪覆盖了的小路,又要一直拉着接近体能极限的淘子往上行进,着实辛苦。老路和小米压后,在老路不断的鼓舞和协助下,小米也咬紧牙随着老路的拉拽往上走着。非蚊子状态不错,就是泡湿了的鞋让她感觉很难受。我把相机包打进大背包后,行走起来要方便些了,但也觉得内饥外寒让自己的身体很是受考验。

下午两点钟,翻过垭口后顺势就下到了大海子。在海子边的一片乱石上,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的打着寒颤,因为连续几个小时没有进食,而且一直是高强度的消耗体能,所以此刻大家都很疲惫,但又不敢坐下,因为大石头上都有一层不薄的积雪。杨三此刻却忍着劳累和饥寒到处去找干一点的树枝,而我们几个就架起炉头,一边不停的因寒冷抖动着身体一边烧些热水出来轮流喝一点暖暖身。近一个小时,老路和杨三升起了一堆小篝火,大家才可以稍微将衣物烤干一点。一面是寒风,一面是篝火微弱的热气,就这样每个人像是临界点般的围在篝火周围。吃过些方便面和随包带上去的肉食,杨三又拿出随身带的白酒,让大家轮流喝,几口下去,老路和几个女生顿觉身子暖和了起来,我也喝了几口,但是越喝越觉得胃难受。见大家体能上有所恢复,便决定马上下山,因为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而且回去还有那么一段路要走。当三个女生先出发快上到垭口时,我却当着老路和杨三的面忍不住吐了出来,哇……那感觉,就和平时酒喝多了吐的感觉一样,胃里面一阵翻江倒海,顿时整个人就焉了。想想可能是昨天晚上几次坐起来找老鼠,今天整个人全身衣物里外都湿透的原因凉寒了胃,所以才喝了几小口白酒就吐了。

下午四点钟,从大海子开始下撤。因为前一段是原路返回,大家又是才吃了些东西、烤了会儿篝火,所以走得比较有力。不过毕竟下山的路既陡又滑,所以速度上并没有多少加快,只是每个人的精力要好了不少。特别是淘子,超过了体能极限的她显得很兴奋,回到河边的草坪时她竟然放声高歌起来,和上山时的状态大大的不一样,而小米也和老路有说有笑的在后面压着队伍。

六点钟左右,沟里的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杨三为了找条回去近一些也要好走一些的路,带着大家穿进一片河边的低矮树林,在树林里发生了两段小插曲。先是大家把老路和小米他俩给走掉了,然后我又把自己和杨三、淘子、非蚊子他们三个给走掉了。呵呵,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想笑,把老路和小米走掉后十分钟,决定停止前进原路返回寻找他俩,因为我想老路也是头资深老驴了,知道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地等待的,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老驴就是老驴,判断能力相当的正确。而我们四个人由我领头在原路返回寻找老路他俩的时候,我却意外的又走成了独自一人,当我回头时居然看见身后只有纷乱缠绕的树枝,却不见了杨三、淘子和非蚊子他们三人。我当时那个傻眼啊,心里想着领队把自己给领掉了的情况也属罕见吧。一阵莫名的力气,也没顾上自己身体的不适,背着大包没两分钟就从河边冲到了快到草坪的半坡上,突然听到了杨三的吆喝声,我一阵高兴,回应了几声,便看见杨三轻盈的走了过来。接着回到最后一次看见老路、小米的地方发现他俩正悠闲的等着我们,我的心,踏实了。还好大家都比较理解我,没有责备我什么,后来我也在想是不是当时喝吐了所以我脑子也一直晕晕乎乎的呢,希望今后别再发生这种情况了。

大家重新集合后,因为杨三本意带的那条路过河的独木桥已经被前一天的洪水冲断了,但就在这时候却惊喜的发现了不远处的另一根独木桥。杨三马上领着淘子从独木桥上走了过去并很顺利的到了河对岸。当他走回来接应我们的时候随便说了句“有点不好走,我要歇一下”,我就说既然他休息我就过去好了,于是我就提着两个水壶背着大包颤颤的从独木桥走了过去。刚一跳下桥,淘子就激动的告诉我直到她走过来后才发现这个独木桥有多艰险。我回头一看,也楞楞的发现的确危险不小,这根独木桥粗不过直径20多厘米,从桥的质地判断是新折断不久倒下来的,桥的前一半有树皮包裹着,但也积有不少冰雪,后一半完全是脱了树皮的又光又滑的圆木,还好主干上生有一些低矮的树枝,否则以我们穿的登山鞋来看,必定是踩不稳的,而且独木桥下又是激流的河水,轰轰的流淌着,因为这两天山里下雪、下雨,水势陡增,而独木桥所处的地方又是一个变窄的弯道,如果过桥的人一不小心滑坠下去,不知道要到下游何处才能找到。想想自己的路绳在牛棚的背包里,此刻时间又近七点钟,不免心里也有些着急了。老路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后,就看见非蚊子像奥运会上玩鞍马的选手那样,只差没有玩什么托马斯全全之类的高难动作了,但几番挣扎之后也平安的过得桥来。最后剩下小米,可能是一天的劳累,连续两小时的下山,现在看见这么个状况,难免大、小腿肌肉有些拉扯过度而一直乖乖的叉开腿坐在独木桥上,不要杨三拉也不要杨三背,一副今晚小姐我就在这儿过夜的架势。看得我们那个着急啊,这时候老路大义凛然的将相机包递给了我,平静而坚定的说了句“我去接她!”我当时感动得那叫一塌糊涂,心想这才是玩户外啊,艰难的时候就验真情了。在老路又哄又拉又……(我暂时想不起来又怎么了)之下,小米才慢慢的随着老路移动到了桥的这一头来。至此,全队安全过河,全力赴向我们的温暖小窝——牛棚。

一阵摸黑赶路,过河走桥,其间我不小心全脚下水之类的糗事就不多提及了。终于八点钟大家回到了我们在路上一直魂牵梦绕的快乐小家,牛棚。可能是大家谁也没想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牛棚,居然是容纳了我们最多也最大的欢乐。这一夜,经历过身心俱疲的我们,在一起乐融融的回忆着仿佛如隔世的上大海子、下河边、过独木桥、摸黑赶路……走过体能极限的淘子异常的精神,烧水给大家洗碗洗锅和搬拿东西;老路用炉头烧着姜汤给大家喝同时还帮着小米做这做那;杨三做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非蚊子披着睡袋在一旁用照相机记录着这一刻刻的珍贵时光同时还将全身湿透的衣物和鞋子烤干;而我,除了喝几口姜汤后又出去小吐了一下,其余时间就是坐在独凳上,看大家忙忙碌碌、互相帮助的团结景况,心里真是温暖,很久没有这么走过了,也很久没有感觉到这种单纯的团队协作了。

这一夜,我们吃着肉,喝着酒,放着音乐,倾谈许久。好像白天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似的,个个精神十足。小米酒性大起,将杨三的白酒开了一瓶又一瓶,大家转着喝,互相敬着喝,真是豪情满怀、好不畅快!直到凌晨一点多钟,才各自睡下,而耳边窜来窜去的老鼠,也无暇顾及,而且,还觉得这熟悉的声音多了几分可爱和亲切。就连第二天小米发现头边有老鼠屎也显得那样的淡然和从容,丝毫没有一点惊讶之情。

又是一夜无语,可每个人的心里却已经有了千言万语了吧。

***** 一沙一世界 *****

转自:http://www.69life.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39015&page=53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