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旅行日记

[游记]我的旅行日记

2007-07-31    

小金记忆

(作者:茶贩子)

仲夏,小金的苹果开始香甜了吧?

从汶川,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巴朗山和四姑娘山,直到小金城。果香飘在雪峰间,化作了峰峦的旗云;果香飘散入小河,溶成水藻间串串晶亮的气珠;飘落进草地,凝成绿地里朵朵斑斓的笑靥;飘洒在枝头,于是花开花落,硕果累累;飘入藏人的心中,酿出那脸颊纯朴的高原红!

小金之美,之奇及不上西藏。当然,也没有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行色匆匆。这是个典型的康巴藏区小城,同时有着大城市形成之初的物欲,和着传统藏式小城风情。街头的明星广告和经幡并排飘荡着;小酒馆里飘出的歌声,歌词汉化了,腔调却是不变的藏式。

从成都到小金,首选路线是:成都——都江堰——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四姑娘山——小金。不管是摄影人也好,纯粹的驴友也好,都应该走走这条路。走了之后才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深深思考,才会对工业化如此的进行方式深恶痛绝。从成都,都江堰,一直到汶川,几年前是怎样的一条风景线啊:记得那一个晚上,我和老熊从都江堰回成都。时夜,繁星满天,车窗外,满塘满塘的荷花在星光下朦朦胧胧地笑着,神秘、安详、宁静。花朵间,荷叶深处,无数的萤火虫挑着萤光的灯笼轻盈舞动出另一条璀灿的星河。客车缓缓穿行其间,马达低低唱着,唱着。。。。。。

如今,这一切都不再了。路边的荷塘被填成了工厂;蓝蓝的天空充斥着阴霾和污秽,星星不见了。。。。。。一路行来,相机一直在行囊里,我情绪低落,没有半分拍摄欲望。。。。。。

长途车过汶川很久,快到卧龙时,空气才清新起来。高原的气象特征慢慢地明显。于是,相机又从行囊回到了手里,并不时地发出“卡!卡!”的欢叫!

卧龙是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众多号称“大熊猫的故乡”之一。成都到小金的车一般会在这里作一短暂的停留以便旅人吃饭,如厕。有了足够的力气后才翻越入小金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天堑——巴朗山。

几经卧龙,作了多个短暂的停留了,对卧龙却没有多少了解。所见的不外乎穿梭的商人和琳琅满目的纪念品而已.地摊上两元人民币一个的熊猫布娃娃都横眉竖眼,丑的掉渣。.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所作的事情大多免不了“功利”二字。熊猫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当地球家园不再适合它们生存的时候,它们挣扎着,苟延残喘。直到种群数量很少很少,几近灭绝的时候,人类插足了进来,对它们横加保护,崇敬有加,无微不至。因为早在19世纪法国传教士戴维就用事实告诉我们“它很值钱!”大熊猫是幸运的。在国人还挣扎在饥寒边缘的时候,政府在它们身上花的钱足以让无数的人吃饱穿暖,足够让更多“我想上学!”的孩子坐进教室,足可令那些“‘放羊干什么?’‘赚钱结婚。’‘结婚生了孩子干什么?’‘放羊。。。。。。’”的孩子放下手里的牧羊鞭,拿起书本。。。。。。

对大熊猫,我亲见过这样的镜头:也是在“大熊猫的故乡”之一的宝兴硗碛。我们几个相机人背着凤凰DC828于田间留恋,拍摄未果,而腹中轰鸣。影友们开始“谈饼充饥”:

“要是有个馒头吃该多好啊!”

“嗯,还得在里面夹点咸菜!”

“唉,没有追求!要吃就吃‘红烧熊掌’”

“吃熊猫肉!”

“对!吃熊猫肉!”

“对!”

“赞同!”

“大熊猫的肉是酸的,不好吃!”

“啊?”

“啊!!!!”

身后一位藏族老人冷不丁地在我们的谈话中插了一句:“熊猫肉不好吃,是酸的!”

在我们的瞠目结舌中,老人讲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原来老人在旧社会的时候吃过大熊猫!!!当然,那时候大熊猫还不是我们的国宝,我们还没有对它们进行保护。在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日子里,有那么一块酸酸的熊猫肉可吃已是感谢山神了。

当时,我想的却是那些整日在铁栏杆后面被无数双眼睛看着吃竹,睡觉甚至恋爱,交配的熊猫。

山林里被猎杀的熊猫和生活在铁栏保护里的熊猫,谁幸与不幸呢?

中国人有个成语叫“狐死首丘”。是说,大凡将死的狐狸会于死去的时候,望向它出生的山丘。熊猫应该是属于大自然的,就象人类属于社会一样。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才是其最好的归宿吧。唯物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都有其出生和死去的时候。佛教也认为“因果循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所以孕育出适合这种自然条件的生物;同时,也因为自然条件的不适合,所以不适合这样自然条件的生物要死去。生死存亡,在这点上,唯物论者和佛教徒的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类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在大熊猫的保护上也是合乎规律的。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赞同这种说法。今天人类之所以这样保护熊猫是因为它们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都是合理存在的。当某天它们的存在不合理时,人类自然会放手让它们埋于历史长河之下。我想到那时,人类史的轨迹也该沉入河下了吧。

路过卧龙,行色匆匆,我没能拍到好片子。当然,那些铁栏杆后面,半死不活的熊猫

无法激起我的拍摄欲望。

短暂的停留后我们出发了。出了卧龙就一直向上,向上,沿着巴朗山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开始了翻越的行程。

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盘山公路从4500多米的垭口处穿过,整个行程就象爱丽丝游仙景般,充满了险和奇。进入巴朗山区,我们便于顷刻间告别了卧龙的阳光,转身进入了无边的浓雾里。公路弯弯曲曲地在浓雾中向上逶迤,能见度仅20多米。擦了擦结雾的车窗,透过方寸的视线向外望去,依稀可见森林漠漠,古树参天。绿绿的苔藓类植物如绿纱般密密地挂于枝干上。这该是古树生长的胡须吧。这些几人能围的树少说也有几百岁了。它们默默矗立在深山里,看着月缺月圆,小路走到身边。它们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曾几何时,人来人往,小路变大路,土路穿上柏油……当中肯定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清的感情!随着车缓缓而行,树也在不知不觉间变矮,枝节间的“胡须”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枝头的朵朵高山杜鹃,如火焰般燃烧在浓雾里,使得雾有了丝许淡薄。同样的情形,我在二朗山也是见过的。一样的高山杜鹃,大朵的,小朵的,红的,白的,纷繁美丽,绽放山林。我喜欢花,尤其喜欢这些开于人迹罕至处的野花。它们静放山林,数着日子,开开落落,一如既往。不为任何人开,完全是自己的方式,保持着隐者的孤芳自赏,情节高昂!老熊说,希望能有一天放弃世间的功名,携妻儿隐居于此。一亩菜畦,三间草芦,听泉煮茗,与风为伍,与虫作伴,偶或佳朋远致,一壶浊酒,畅谈阔饮……听着这呓语,在他热切的双眸里,我分明感到自己的瞳孔如针般尖锐!

沿着盘山路再往上,车行吃力了起来。不知不觉间窗外下起了小雨。车行愈来愈上,雨愈下愈大。豆大的雨珠和着风扑打在车窗上,啪啪作响。雾开始重实起来,路边低矮的杜鹃林也不见了。极目看去,是垂直向上的乌黑山壁,如刀削千刃。在其间偶尔可见的裂豁中,清澈的山泉漴漴流淌。车行曲折,景色变幻。刚才还是绝壁森森,一会儿却仅余白茫茫一片。一路行来,山泉小溪若即若离,时而缓缓,时而程飞瀑直下。雾重几许,偶尔能在风吹过的瞬间看见悬崖矗立,深不见底!

客车在绝壁两刃间破雾缓行,就如同在白色的海底,慢慢上潜。头脑中一直有个念头在说:“快到水面了吧……快到水面了吧……”却仍旧白色无边。就在我看着窗外念念有词的时候,突然强光刺目。迅手不及掩面。当我再睁开眼睛时才发现,雾不见了。那一刻,客车正行在清晰的水泥路上。摆脱了久处浓雾深处的压抑,客车马达欢快地轰鸣。也就在那一刻,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云海!

云海真的是海。是由无数云雾汇聚成的海。身处“海面”之上,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海水”,一望无垠。辽阔的“海面”上,偶或有两三峰峦盏露其间,似真是幻,如蓬莱仙岛。不知岛上仙人是否正弈于云端?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云海的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大海中的波涛,汹涌翻腾,气势万钧!云雾的波涛是翻腾不息的。但无论它怎么翻腾,却始终不能跳出“海面”而外逸。太阳就在“大海”的对面,发出耀眼的金光。光以极低的角度直射过来,被露出“海面”的“小岛”分出丝丝缕缕的金黄色光箭。这些金黄光箭投射处,云雾翻腾变幻,似无数金蛇窜动!

我没见过大海。我只能从众多媒体上去领略海是多么广阔无边,是怎样气势磅礴。但那也只能限于一种感性认识。就像有人告诉你,刀刺在身上是怎样的痛。如果你没有经受过切肤之痛,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真正明白这痛是怎样痛的!就像今天,我无论如何向你形容云海是怎样的美丽神秘,是如何的“变幻多端”“气势磅礴”一样。如果你并没有亲身矗立云海之上,你是永远也不会明白时日我眼里景象,及心里那澎湃激情的!

车终究还是绕过了山口,云海向身后离去,我这才发现相机就在我手里,而我面对如此美景竟然没有按过一次快门!

没能让云海的壮美在胶片上定格,经年了,我心里却仍旧是满当当的,没有一丝悔憾。因为无论何时,我都能清晰地记得那时那刻的情景。相信,若干年后,当我离别尘世,魂归幽冥之际,我还是会记得当时的每片叶,每丝风,每缕阳光,每朵云雾……

过了巴朗山就是小金地界了。垭口处的麻尼堆上猎猎飘动的经幡昭示着,我已身处藏区。

藏区是以藏人来界定的。藏人是熊浑的,他们生活在峥峥的高原,心被高原的风吹得粗犷;藏族是灵巧的,他们在山水间徜徉,吸收着朵朵花香,吸收了丰腴的水草。他们把心中的神邸描绘成精美的唐卡,以胸中的歌声赞美爱情;藏人是纯真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把心曝露在高原的阳光下,吸取日月的精华,无一丝污垢;藏人是虔诚的,在他们灵魂深处,雪山是神,海子是神。。。。。。

初识老熊,感觉他真是典型的康巴汉子,直率纯真,熊头熊脑。老熊告诉我说,他来自小金。

小金,一个从未听到,也未曾梦到的所在,却因这一个藏人的友情而成为了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初入小金是在一个仲夏。老熊领着我和我心爱的凤凰DC828穿梭于城里的小巷。看着这些民居由无数的碎石细心砌成,我第一次为藏人的细心惊叹了。在小金,最有名的不是这些碎石砌成的民居,而是被称为“东方阿尔卑斯”的四姑娘山。一到小金,老熊最先向我隆重介绍的就是四姑娘山了。四姑娘山并非一座山,也并非一个景区,而是由长坪沟,双桥沟,海子沟等多个景区组成的景区群。这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地方。美丽纯洁如初升的月华,细腻柔和,纤尘不染。但是,在四姑娘山,感动我的不是景色的美,而是人灵魂的美。美得令人震撼,美得崇高而只能仰望。

庞哥是婆缪峰下的牧人。初识他,就明显地感到他那两个突出特质。其一,是他那足有190CM以上的身高;其二,就是他的独脚。庞哥曾是个运动健将。州里州间的比赛中,或蓝框下,或赛马场,留下了几多风姿,迷醉了多少的姑娘啊!然而,他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支脚。。。。。。庞哥拄着他那支银色的不锈钢拐杖对我和老熊说:“哈哈,我现在还时常带假肢参加蓝球比赛呢!吹哨子,当裁判!”如此一个人,膑脚后仍旧豪情满怀,真的让我和老熊吃惊、敬佩。而后来,他在交谈中显示出的学识和文学素养又令我们吃惊不已!九洲之地,能者辈出。在此之前,我们是打死也不会相信,在藏区的一条山沟里竟有如此英雄!这只能是属于电影和小说的啊!

那一年,老熊高考再次失利。他虽是个坚强的人,却也受不了如此一再打击,人日见萧索。那一晚,皓月当空,波缪峰下的牛棚子里,庞哥请我们吃牛肉,吃羊肉,豪吃阔饮,我们喝着烈酒,谈天谈地,谈文学谈运动,谈景谈人,谈笑风生。豪情激荡,都酩酊大醉。那一晚,老熊哭了。。。。。。。

苦干年的沉积后,我终于写下了如下的诗行:

<<山神,烈酒>>

在天很蓝很蓝的高原

是自然的小金

四姑娜

吐露花香

迷失了,来自俗世的旅人

婆缪峰下

酒醉的山神

矗立着

一支金脚 一支银脚

伟岸的身躯

顶着

那片蓝色的天 皎洁的月

山神的卧榻傍

牛羊在舞蹈,舞蹈

哈达,从我手中滑落了

被清凉的风吹起

野花 草地

日轮 四季

膑脚的山神

与你我共饮

在雪山顶上

风吹着友情

生命,如歌如泣

——致庞哥

2001.10.9

那晚后,老熊从高考再次失利的打击中再次坚强起来,继续奋斗,并于次年考进了梦寐的医学院。多少年后我们再次谈起那晚的酒,那晚的人,都觉得将是此生永恒的财富。从庞哥身学到的东西定将坚强我们走完人生的路。

在小金,除了四姑娘山的美景外,最令我怀念的东西就是苹果了。小金苹果个儿不大,就像女孩的拳头般,小巧可爱,香气四溢。仲夏,正是苹果开始香甜的时节。在小金的日子里,小城边的苹果园是我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午饭后,小睡起来,沿着清澈浸骨的小金河信步溯源而上。河边的花椒树和苹果树摩肩擦踵,芳香丝丝入鼻。我们边走边谈天,渐渐地,苹果林密了起来,并不时从林中淌出涓涓细流。追随溪流而去,满枝满枝的苹果累累于头顶。就像维族的葡萄架下,串串葡萄密密匝匝地排布一样。林疏处,草地上阳光班驳,时有野兔跳过身前。我们走走停停,抬手摘一个苹果,俯身在小溪里洗洗,然后拾溪边一块干地,席草而坐。老熊说,这是天堂!我没有回答,我在放牧心灵,去感受。午后的苹果林安静极了,没有虫鸣,也没有犬吠。唯有清凉风在脸际丝丝划过。不知什么时候,一只婴儿拳头大小的幼兔跳到我们面前几尺处,它张着圆圆的大眼睛看了看我们,接着用“小手”抓起一条绿草叶,横着头把叶子从中间咬断,然后捧着草叶,坚着嚼进嘴里。。。。。。我和老熊秉住呼吸,眼睁睁看着这不可思意的一幕。。。。。。

天啦!朝睹此,夕死足矣!

几年后老熊举家搬到了都江堰,我也随学业东迁西就。多少个夏日,我们都曾商量着回去看看,但终因俗务缠身,未能成行。。。。。。

又是一年的仲夏了,我独自坐在电脑前,听着音乐,伴一杯普洱写稿。

高原上的小金苹果开始香甜了吧?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chafanzhi.bokee.com/tb.b?diaryId=11871071

2006.6.2607:14作者:茶贩子

原始链接:http://chafanzhi.bokee.com/viewdiary.11871071.html
转自: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