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游记(一) |
[游记]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游记(一) |
2008-07-01 sina.com.cn |
梦中天堂-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游记(一) 2007-04-12 10:07:49 大中小 2005年6月17日晚8时20分乘火车离蓉,18日晨抵西昌,西部旅行社麻全龙导游及司机龚师傅接到我们后,吃过早餐便踏上去泸沽湖的旅程。自从一本书上得知这个神秘的地方后,一直对她心驰神往,此刻心中更是充满了好奇与猜测。 麻导中等身材,略胖,五官长得很有形,他让我们猜他是那个民族的人,车上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有猜唯吾尔族的,有猜彝族的,有猜纳西族的,他说都不对,最后卖关子说:本.拉登是我哥哥,萨达姆是我兄弟,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他是回族。 西昌到盐源160公里。车出西昌后,翻过美丽的磨盘山,进入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的小凉山,车开到云海深处,能见度不足十米,这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峦峦的山峰,最高海拔达4000米,沿途散落的村落主要居住着彝胞,而且往往绵绵数十公里无人烟,麻导唯恐我们寂寞,一会给我们讲伊斯兰教的由来,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的区别,一会又插科打诨,比如当地人把“苹果”说成“PIGU”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的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知不觉来到山顶,为了晚上和摩梭人一起开的篝火晚会,麻导又教我们唱起了摩梭情歌,其中一首歌词大致是这样的: 小阿妹小阿妹,隔山隔水来相会, 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 阿妹、阿妹,玛达咪,玛达咪,玛达咪。 小阿妹小阿妹,有缘千里来相会, 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 阿哥、阿哥,玛达咪,玛达咪,玛达咪。 情妹妹情妹妹,满山金菊你最美, 你象明月当空照,我是星星紧相随, 阿妹、阿妹,玛达咪,玛达咪,玛达咪。 情哥哥情哥哥,人心更比金子美, 只要情谊深入海,黄鸭就会成双对, 阿哥、阿哥,玛达咪,玛达咪,玛达咪。 还特别叮嘱男士,到了泸沽湖不会给他们安排住处,如果歌唱得不好,没有阿夏喜欢你,就只有露宿村头了。并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的旋律自已填词成为一首情歌: 每天我走你家门前过, 你的姐姐呆呆的望着我, 嫁给我吧,嫁给我吧, 今后我就是你的姐夫了, 划得着,划得着。 如果你妈妈不同意, 就把电子表还给我, 算逑了,算逑了!” 下了一座不知名的山,眼前豁然开朗,盐源县的万亩苹果园展现在我们面前,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 在城里吃过中饭,又继续去泸沽湖的旅程。从盐源县继续行驶118公里就可到达泸沽湖镇(原名左所镇),此段公路建于长达100公里左右的一条大峡谷内,公路一直沿峡谷而行,伴以清凉的河流,基本上是碎石路,而且在雨季常会有滑坡及塌方出现。正常行驶约需3-4小时。路上麻导又开始给我们介绍泸沽湖风情及摩梭人。中国56个民族中,惟独这支神秘群体没有列入席位,因此人们只好称为摩梭人而不称摩梭族。到泸沽湖必须了解两个女人,一个是“摩梭女王”肖淑明,一个是“摩梭凤凰”扬二车娜姆。 肖淑明,成都人,1943年在雅安上初三的她被盐源泸沽湖摩梭人左所土司喇宝臣选中,经当时西康省省长刘文辉作媒,远嫁泸沽湖土司衙门当上了“掌印夫人”。当时她才16岁。作为“和亲大使”肖曾执掌土司大印、管理摩梭内务,历经荣华富贵、艰难坎坷,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当代王昭君”。至今,王妃岛还是泸沽湖观光旅游的景点。 扬二车娜姆,摩梭人,始于唱歌,后嫁给瑞典外交官,先写《走出女儿国》,继写《走回女儿国》。其作品已被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热销。她凭着摩挲人骨子里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的劲头,抱着对未知世界的美好幻想,踏上了一条走出泸沽湖的道路。她用她的聪明和智慧,她用她对生活的感悟,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写出来,然后再把自己的民族大大方方地推介出去,随着“女儿国”,“走婚”,“最后的母系社会”等名词的传播开来,泸沽湖出名了。是她揭开了泸沽湖神秘的面纱。 大约走了三个小时,终于来到泸沽湖。一路上,麻导已经对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摩梭人的传奇故事,并提醒了到摩梭人家作客的若干注意事项。关于摩梭人走亲的习俗,他绘声绘色的讲解听得我们心驰神往,他说这里的姑娘都叫阿夏,小伙子都叫阿柱,阿夏十八岁后,晚上就不能住在家里,只能一个人到远离村庄的小山坡上修一个木棚独立居住,如果她看上了哪个阿柱,晚上跳锅庄的时候她会给他一个很明显的暗号,于是阿柱半夜里就会跑到她的木棚里与她幽会,一直等到阿夏怀孕生了孩子,才能搬回家里居住,同时取得女性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外人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只要阿夏自己内心明白,在这里,游客只能问小孩子的母亲是谁,千万不能问小孩的父亲是谁。摩梭人是母系社会,每一户人家,除了母亲和兄弟姐妹,往上就是祖母、曾祖母,女性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这里没有父亲这个称呼,男人中地位最高的只有舅舅,而且一到晚上还得出去找地方睡,因为家里的床铺都是女人的。 从主干道分路去参观黑教喇嘛庙及草海桥,这是一段向东南方向斜伸出去的乡间泥路,在这条路上行走不多远,便可看见路下边有一处新落成的围成三面的木楞子旅游接待房,这就是泸沽湖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的新庄园。所谓木楞房就是一种墙壁全用原木重叠垛成,再以木板盖顶的房子,在大、小凉山几乎都是这种房子。新庄园只供接待游客用,而肖淑明自己居住的老房子,就在她的旅游接待房的对面,两边只隔着那条几米宽的乡间泥路。推开一道低矮的木栅栏,顺着一段短短的巷道上去,有一道正门,进门向右略拐,便是一个院坝,四面都被木楞子房围住。西边的一幢,又矮又旧,房顶盖的是一块块长长的黄板,黄板约半寸厚,已被风雨侵蚀得发黑,黄板上面,再用一些石块压住,这幢房子是正房,肖淑明在里边生活了二十多年。其余三幢,成色比较新,比正房多了一层,比正房装饰得漂亮。南边的是经楼,东边和北边的是花楼。由于导游没有安排我们与“摩梭女王”会面,只是路过而已。不久我们就到了此次旅行的第一个景点--黑教喇嘛庙。 参观-黑教喇嘛庙,我小心的打量着这座小经堂几尊披着哈达的神佛,显得格外威严,神鼓、神铃在年迈的喇嘛手中声声作响,各种材料绘制在唐卡艳丽无比,此时,突然让我们心中身微微一震,藏族文化原来就近在咫尺了。出了门,看着眼前这个村庄,一切显得是那样安祥、宁静、和谐,远离城市的喧闹、虚伪、烦恼,拥抱感受着原始部落的自然气息,太美了! 沿着村子里的土路我们又去参观另一个景点—万亩草海。 草海,是泸沽湖的出水口,天然形成一片巨大湿地,生长着大片的芦苇,茂密如海,因此得名草海。草海上有一座长长的木桥,连接两岸,又叫走婚桥。可以看到真正的猪槽船在草海中穿梭自如。 我们刚登上走婚桥,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草海迷人的景致,天空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不得不返回,等我们跑到车上,个个都淋成“落汤鸡”,冷得瑟瑟发抖,让我们领略了高原气候的变化无常。 汽车冒雨前行,向我们今天的宿营地—博瓦村开去。麻导又给我们介绍了泸沽湖美丽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来没有湖,有个哑巴姑娘每天上山放牛从不带干粮,后来人们发现她天天去一个石洞里割一条大鱼身上的肉吃,每天割去一点,第二天又会长好,于是村里人用18头牛把大鱼从洞里拖了出来,洪水顿时从洞里喷湧而出,淹没了田地和村庄,只有一个妇女在情急之中,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放在用独木挖成在猪槽中才活了下来,以后这里便形成了烟波浩淼的泸沽湖,才有了仿造猪槽的形状发明的猪槽船。 车行不久便到了目的地。我们的住地便是村长家。村长是这里见过世面的人物,大小事都是他说了算,另外一个行政长官便是会计,村里什么东西都是一口价,他们是典型的“共产主义”,诸如划船、陪游客跳锅庄等都由村长派工,每隔几天便把挣到的钱按家庭均分。我们到村口时,村民正在路边的一个草棚里分人民币,麻导大喝一声“不要忘了还有我一份”。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585ab01000bnb.html5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