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府游记之问道青城山 |
[游记]天府游记之问道青城山 |
2007-08-30 sina.com.cn |
道陵祖师仍得见, 苍苍深林隐古观。 上清宫中寻大千, 青城怎不天下幽。 ——题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的宣传标语。因为好记,瞟了一眼就记住了。拜水都江堰,拜得好,拜都江堰斯亿万年;问道青城山,问得好,问青城山紫气东升。 在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中,四大道教圣地之首的是“武当山”,武当山于十堰市南,所以我是武当人,对武当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武当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岩庙,三十二庵堂。明成祖朱棣“北修故宫,南修武当”。武当山后被明朝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又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相比之下,青城山就稍有些逊色了,但青城山远离世俗,真正的归隐于大自然当中。我想这就是张道陵当时的真正想法吧。 一 青城山,是一座清幽的山,远居天府,不求“功名”,数百年来在天府默默的奉献着。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为邛来山脉的分支,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 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山上花卉资源丰富,观果、观叶植物繁多,盛产野生药材,在追求质朴、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这里的道观亭阁多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青城山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幽古清雅博得“青城天下幽”的美称。 这青城山三个字可不是瞎取得,这是有来头的。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青城山的道教,属于全真教。对,就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全真教。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他将中国的道家教义、儒家教义、佛家教义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了道教的一个新的派别。全真教,以道教为主,内练道教、兼修入教,外练佛教。像武当山也是全真教派的。 二 张道陵,也就是张天师。据说,张天师万年在此显道,并在此羽化。从此之后青城山遍成了天师道的祖山。 也许是沾染上了天师的仙风吧?这青城山一直都不张扬。自己在都江堰“畔”伫立了百千年了,依然是恪守本分,自己默默承受着孤单与寂寥。可是恰恰是这孤单与寂寥催生出了张大千、徐悲鸿在此的“神游”。在青城山上因为孤单与寂寥,有了一位位画家、一位位“仙人”在此的闲云野鹤。 记得中学的美术老师讲过,中国画的“泼彩”画法就是张大千晚年在青城山领略了“幽”之后所创的。青城山的风景可见一斑。 古云“仁者乐山,知(通‘智’)者乐水”,仁者就是在一座幽深的山林中,闲云野鹤、与世无争后养成的一种高尚而高贵的品质。我想,青城山更是催生出了无数的仁者从青城山走出,施法布道,告诫人们,什么是“清静”,什么是“无争”,什么是“道”。 青城山是不是读懂了《庄子》呢?记得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派了两位大夫去寻踪庄子的仙迹。两位大夫找到了庄子。对庄子说,寡君想请先生前往朝中点拨寡君的心智。庄子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死了三千多年的神鬼,被供奉在楚国的宫殿之中,试问如果是你们,是想被供奉起来呢,还是在泥土中滚爬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是想在泥土中滚爬。那你们请回吧,这就是我的想法,庄子如是说。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在;梁国担任国相,有一天梁君派人找庄子前往梁国。惠子的下属对惠子说,梁王是想找庄子来,拜庄子相的。惠子一听很有可能,于是派人立刻寻找庄子,最后找到了庄子。庄子却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做南方有一只鸟,名叫。这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喝。它是这样一只圣洁的鸟。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抬头看见刚刚飞过,就仰头看着,大喊一声:‘吓!’惠子啊,你现在这么兴师动众地找我,是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其实,这就是庄子眼中的名。梁国相位,在他看来,就是一个腐烂的老鼠。 青城山仿佛就在默默的践行这《庄子》。青城山清静,否则怎会有那么多的画家、作家前来?青城山无争,它不与其它的山争高下,自己默默的守护着自己的宝藏;青城山在讲道,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我在建福宫看着孤灯,就想起了“道”…… 三 建福宫的第三重殿供奉着太上老君、东华帝君和王重阳祖师,在入门的左侧还有观音,而右侧却是三幅遗像。我的目的不准备说这三幅遗像,我想说这遗像前的孤灯。枯黄的孤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在这寥寥的枯黄油灯中,我仿佛得到了青城山的神助,看到了“道”。这孤灯,不就是人的生命吗?不就是人的一生吗?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代表着人的通畅与阻碍,胜利与失败。人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繁花似锦中不免有几分逊色的花瓣。有多少人能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呢?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大家基本都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们的心中没有净土,没有自己的田园,繁花似锦过后,成则“化作春泥更护花”,败则后代或自己的后半生没有了权、没有了利,郁郁而终。试问,人生当中这权、利、名就真的那么重要?换句话说,没有了权、利、名人就活不了了,或者没有乐趣了?不可能,绝对不肯能,总还有人“世人皆最我独醒,举世尽浊我独清”吧?总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我们为了权、利、名使尽了浑身解数,最后获得会是什么?会是与自己灵魂的分离,这个人就人格缺失了,或者说没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你和山野游魂有什么区别呢?没区别了。我们的昙花一现中,为历史所留下的就是为了权、利、名不择手段的肮脏下流的做法吗?那样我们才活得没有意义。是的,在“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世界中,我们为了生存肯定要为权、利、名奔走,但是,在为这三者奔走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心中的那片净土呢?我在青城山,感觉到了心中的净土…… 树程 游完青城山后 于十堰 2007年7月25日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9525bc01000b13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