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都桥自驾游记 |
[游记]新都桥自驾游记 |
2008-06-10 sohu.com |
搜狐博客 > 飞马也 > 日志 > 行万里路 2007-11-07 | 新都桥自驾游记(图) 新都桥自驾游记(图) 2005-8-1~6 标致307、普桑;一行9人; 成都—泸定—新都桥—塔公—八美—丹巴—日隆—成都 第一天:成都—泸定—新都桥 早晨8:00在成雅高速路入口处加油站等待7:00就出发的绵阳标致307,突然发现旁边的厕所人气很旺,精神饱满的男女老少进进出出,原来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长途旅行进行着精心的准备。 两辆车在成雅高速路上向西行驶,1小时左右驶出高速路,沿青衣江向上而行,青衣江江水奔腾,声响如雷;青衣江与周公河在雅安相遇后,继续前行到乐山与大渡河、金沙江、岷江汇合。周公河上游产雅鱼,雅鱼青烧,鲜、嫩无比,曾为国宴佳品。车过天全就开始上山,山路蜿蜒,青山忽远忽近,溪水时隐时现在车窗外一一展现,游人开始激动,很快就来到二郎山隧道口,海拔3400米;回头才发现远处青山的云漂舞在脚下,“二呀吗二郎山,高呀吗高万丈”原来是真的。 穿过4.1km的二郎山隧道就开始下山,山上几乎没有树木,视野显得宽阔起来。有一种苍茫、雄伟的感觉。几个长下坡把我们带到了泸定桥。除了喘流的大渡河翻起的浪花和涛声依旧外,泸定桥没有想象的那么令人激动,买票上桥的游客中穿梭着匆匆的居民,八岁的小姑娘在桥上跑来跑去,站在桥上完全找不到“铁索寒”的诗意,就连康熙的御笔“泸定桥”都象是昨天才写的。唉,想一想,有一些美景原来是在自己的想象中。 红军当年为了跨越大渡河,三天急行军340里,成功抢夺泸定桥,避免了石达开悲剧在红军身上重演。我们只用10分钟就在泸定桥下游1km处跨过大渡河,向康定进发。 到康定没有进城,沿左走,开始翻越折多山,山路不陡,车速可以加快,307一冲上山,普桑却只能用三档和二档慢行,接近山顶,云雾缭绕,很快就下起雨来,这才发现车已钻入云中,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只有3米左右,将车灯全部打开,以20km/h 的速度行进。翻过海拔4300米的山顶,刚开始下山雨就停了,车出云层,眼前一亮,如棉的白云轻飘飘的就在车窗外,山峦连绵伸向天际;白云覆盖下的青山随着远近的不同而显出翠绿色和深蓝色,正当我们开始激动的时候,金色的麦浪随风荡漾,丰富着眼前的景色;”快停车,快停车“,”你看,那山坡上有牛羊在吃草“,”看这边的景色,有溪水,有小桥、有大片的野花、还有……“,”哎哟,好冷咯,快加衣服,小心着凉“,娃儿他妈只管照风景,不管娃儿紧抱双手在冷风中嗖嗖。更新装束后,把那自然美景看个够,拍个够,叹个够,爱个够。唉,怎么就没有个够。下午6点左右到新都桥,宿新都桥。 新都桥海拔3900m,一条街,两边排列着两层楼房,墙是浅黄色,窗框是深红色,加上一些修饰让人能辨出是藏居。站在街上看不见有小溪,但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声,抬头一看楼房上面就是青山。车停路边,赶快找住宿。一问就有人热情地向你介绍,不费劲即安排好老老少少。一阵嘻嘻哈哈声从楼上旋转至街上,该宵夜了,找了一家面食馆,嘿,啥子都有,就各自为阵,选择不同的品种,杂酱面、招手、大腕、小碗、鲜汤、麻辣,整得老板娘乐呵呵。期间,短信嗖嗖地飞来飞去,汇报平安和一路的兴奋,最得意的是没有人有高原反应。 餐后,勤快人收拾行李往二楼搬,放下东西就感觉不对了,川大体育老师头晕、气短,赶快躺下,泸医护士长也在找药,说胸闷;一合计才反应过来,高山反应,高山反应。厉害的是70岁的老革命,一点事没有。…… 第二天,新都桥—塔公—八美—丹巴 一大早,随便吃点东西,带着对摄影天堂满心的向往,出发了。夜间下过雨,早晨空气显得特别甜,车子转了两个弯,突然发现人已置身于画中。 路上没有其他车,更难见行人,非常的净(静),路两旁是成荫的树木,伴有小溪急流而过,之后是深、浅绿色交织的画毯,一直挂在远近不同的山坡上,山间飘浮着缕缕白云,白云离你不远,一、二十米而已。那是白云已经把你当朋友了,当然我们要不断地停下来呼吸这美景,感叹上苍的造化,洗涤心灵深处的尘埃。一条小路伸向嵌在景色中山脚下的藏居,这才让人遐想,那坡上,那草地上漫漫的牛羊的主人是不是在准备酥油茶等待着远方客人的到来。 一路向北行,大约3小时后我们到了塔公,塔公因有塔公寺而兴旺。说兴旺也就是游人都在此停留,游塔公寺,塔公寺要收门票,出来的人说不值,我们就不打算进去了。但又不干心,决定派一老侦查兵进去一探虚实,因为老年证免票。之后,听说寺庙后面有许多藏族特色的墓碑,无缘一睹,唉……。 只要十分钟就将车开到了塔公草原上,还被一群藏族同胞拦住收了100元门票才放行的。两辆车丢在草地上,一行人就向附近的山上爬去。草地上有许多小野花,白色、黄色、紫色,紧紧吸引住小姑娘的兴趣。她就选择以小野花为伴,仿佛是要把这满山的野花数一遍似的,自得其乐,漫步花间,目不转睛地摘采着小花儿上了山。其实,一到草地,被大自然感染,就像放羊一样,都各自取景、拍照,自然没了统一的步调,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那高高山坡顶。在海拔4200m的地方爬山,速度快不了,因为一运动还是感到有点累。一会儿,距离就拉开了,走在最前面的是没有任何高原反应的70岁的老英雄,第二名是有哮喘病的成都小伙子,后面就不计名次了,哈。几个落后者嘻嘻哈哈,开始搬弄是非,说走在前面的英雄与少年是想极力证明自己身体健康,好为日后的西藏之行预定名额。说话之间,一位独行客由远而近,一交流才知道是法国人,记者,好旅游,非常喜欢川西的风光。高一女生抓紧练习口语,体育老师、化学老师、陈博士纷纷搭讪,蹦几句半生不熟的英语,让老外明白了他所偶遇的这群游人的社会关系。很快到了山顶,脚下的野花在风中拼命的抖动,像是在欢迎前来欣赏风景的人。举目远望,山峦叠嶂,小桥把小溪两边的小路连接起来,小路像一条丝带蜿蜒伸展,消失在山间。色彩以绿为基调,依据草、树的不同,组合成浅色、深色、翠绿等等。树林一般在山坳处,山顶没有树木,可能是因为风大的缘故。山顶上有的是独具特色的经幡,白色的经幡在风中发出冽冽的声响,仿佛要向我们讲述藏族传说。它仿佛是生者对逝者的述说,因为风不会停止,因而述说就将永远。这种人文和自然的和谐,显出藏文化的魅力。面对风中颤抖得厉害的经幡,有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在草地上停留了约3小时,补充干粮、水后,就又上路了。车行两小时到八美。若继续向北,就到龙灯草原、道浮、甘孜、德格,德格有印经院。从德格进入西藏,这是进藏的北线,其中要翻越海拔6000米的雀儿山。 在八美稍作休整,向东进发,目的地是丹巴。从八美到丹巴约80KM下山路,当欣赏完远处终年积雪的亚拉神山后,车就进入峡谷,山势险峻,树木遮天,雪水奔腾,游人已醉。来到一处离溪水最近的地方,将车停好,下到流水边,用雪水洗一洗脸,感受她带来的神秘;雪水借坡度,冲击乱石溅起白沫,发出咆哮,形成壮观景象。好好欣赏这人称天然盆景的青山绿水,还有此时此地的心情,激动、感叹、悟性……。重新上车后,被美景感染的我们无法平静心情,只好选择一种发泄的方式,那就是作诗。”山峰高耸层林斜,山间流淌亚拉雪,凉气袭人飘芬芳,车游画廊人叹绝“。 ”山戴云冠着碧绿,水吻浅滩戏游鱼,四方游客山间醉,马蹄轻轻车徐徐“。车过一弯道,见前面道上有泥石,只好小心行驶,当桑塔纳正要通过时,滑坡处又有滚石坠落,一茶杯大小的石头击中车前门保险杠。“快!快!”道旁的人激动地提醒驾驶员。原来这边有车都等着没有通过,我们全然不知有滑坡险情,一切太突然,等过去以后才想起后怕,七嘴八舌谈论着惊险的一幕,但很快就转化成一种难得的刺激,情绪激动,又作了一首:”惊魂未定起诗意,飞石袭来难忘记,峰回路转又一景,千景不敌自然棋“。溪水一路奔腾,把我们带到丹巴,她在丹巴与另一河水汇合形成著名的大渡河,丹巴就是大渡河第一城。 第三天,丹巴—日隆 丹巴城座落在群山间,山势险峻,大渡河水湍急,这边是县城,几米的河对岸就是高山,典型的难攻易守。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后,沿大渡河北上,没有到丹巴,而是在丹巴以东翻越雪山—夹金山。在丹巴吃、住都非常方便。 一早,我们就驱车去甲居藏寨探访,丹巴的甲居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藏寨。车出县城逆大渡河支流行驶约3KM,左转上山,坡陡弯急,险峻无比。到停车点,一身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姑娘迎上前来,热情介绍自己,并希望为我们作导游,达成协议后,在导游的引领下,欣赏甲居藏寨全景,全寨上百家寨子散布在一山坡上,坐北朝南,一寨一户,红顶白墙被绿色树木环抱,在太阳的照耀下,非常醒目。走过一段难走的上山小道,来到一户居民家,房间内色彩丰富,房外是平台,对面是高山,木楼梯通房顶,房顶都是晒台,错落几层,其中到最上层的晒台是一根独木,等距离削出的踏板,咋一看,要上去还需要一点勇气,几番尝试后,大家都上去了;没有了恐惧后,小孩就上上下下,自得其乐了。我们都对藏寨的特色感兴趣,游玩得很开心。离开后,我们去看了塔碉,塔碉是一种用于军事目的的建筑。在丹巴吃过午饭,稍事休整,就往日隆进发。
|
转自:http://wchi639.blog.sohu.com/69715554.html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