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口位于江油市东北五十六公里处的潼江河畔,地处江、剑、梓三县交界,号称“鸡鸣三县”之地。宝成铁路、绵广高速公路、中雁公路从西穿行,由东而去的青云公路直通剑阁、梓潼,交通十分便利。古镇建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青山叠翠,王爷山高峻,人字山雄奇、两山矗立古镇东南,形成险要的隘口,故名“青林口”。 座南朝北的王爷山,又名迴龙山。山势狭长,绵延几十里。峰顶耸立一棵百年古松,其形态昂首如鹤,挺立如凤。虽经百年苍桑仍披绿装,卷曲如虬的树枝、苍劲挺拔的树干,依旧显得生机盎然。百里远眺,见效绰约,十分壮美。 座东向西的人字山,象一面杏黄令字旗。这两山的余脉向北蜿延至广元五指山,南至神龙河。两山龙头断脉在此交汇,称为龙脉宝地。青林口古镇就座落这宝地之上。古镇新老街衣山傍水而建,以合益桥为纽带把两条街连接起来。新老街犹如两条巨龙,街坊青瓦犹如龙的片片鳞甲,当云雾升腾的时候,两条“巨龙”隐伏在云雾里,尉为壮观。 街坊民居有的采用古式檐式木结构修建,也有四合院、三进台式建筑。还有奇特的悬空吊脚楼别具一格的亭台楼阁。这些建筑都以雕梁画栋、古典门窗、青石柱礅作妆饰,是典型的具有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房顶间隔有风火垛子,街坊商铺尽是木板门面。昔日家家门前栽的阔叶梧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炎夏时节,人们在树荫下纳凉,尽情享受清爽,享受甜蜜的生活。 流经古镇的潼江,发源于雁北的崇山峻岭。蜿蜒百余里环绕古镇而东流。流经古镇的潼江上游河水清澈见底,沿河对岸有数百亩沃野良田。“七里古堰”水利工程保证了良田的灌溉便利。这一带沿河还有利用水流作动力,安装七架竹制自动筒车提水,灌溉着这几百亩良田。每年芒种时节,布谷鸟的啼叫声和两岸筒车格格的旋转声,形成山乡独有的交响曲,悦耳动听。“江绕青林荫槐柳、蝴蝶坝上好耕耘”的诗句,就是对这里美丽富饶的赞美。 古镇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宽而幽静。这里有古老的松树、青翠的扁柏、参天的黄连、曲虬的青乔。婆娑的菩提,掩映古镇的翘角楼尖。 从东而下的青云溪,流淌着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溪边翠竹茂密、曲径通幽。夕阳西下,渔舟唱晚,牧章骑归。鸥鹭栖于苍林,晚霞漫于天际。早晨云雾缭绕,傍晚彩霞满天,午夜浩月当空,听晨钟暮鼓,如临仙境。 横跨潼江的铁索桥名永济桥,曾三次毁于洪灾。民国十五年,由慈善女士邓桂贞倡导,经三年集资才动工修建。桥墩和八根铁索连环所用的铁,是从汉阳经水运到重庆,再用人力运到青林口,工匠再将其打造成扁型连环铁索。其建桥之难可见一斑。铁索桥上铺木板,桥宽4米,长128米。于民国16年(1927年),又更名为桂林桥。此桥设计独特,且比灌县夫妻桥壮观。为镇水护桥,还修建一座三楼一殿的云楼,名曰“锁水寺”。其寺采用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建筑,脊檐上的彩陶人物、走兽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山门右边是一道巨型石碑,高4米,上书“桂林桥”三字,刚劲有力,小写有“三丰神笔”,传说为张三丰所书。左边是集资功德碑。山门照壁有“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壁画,非常精美,大殿塑有三丰祖师金身像,侧面有纪念邓桂贞女士修桥功绩的遗像。二楼为三清殿,三楼是魁星点斗。寺外右边立有至今保存完美的四方碑亭。左边是化纸塔,对岸山腰还矗立着一座白骨塔。寺内有“善堂”“青云斋”,每年的庙会香火十分兴旺。 锁水云楼巍巍矗立,气势磅礴,潼江碧波荡漾,索桥飞渡壮丽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云楼锁水镇潼江,神笔桂林张三丰,圣地善斋青云路,古镇青林在画中”的诗句,就是对这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曾被列为江油的八景之一。 合益桥是一座廓桥,这是古代最独的一种桥梁建筑。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攻打青林口,有红军战士在此壮烈牺牲,为纪念缅怀红军烈士,解放后经政府修缮后更名为“红军桥”。红军在此地还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红军桥”和红军留下的遗迹是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被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区,也是我市红色旅游的重点景区之一。 古镇共有“五省会馆”,五座大型宫殿和五座古戏台,古镇街道还有一幢别具一格的过街凉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七盏巨大的街灯得古镇如同白昼。由此,可想象古镇昔日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 从镇北进场口,数十株高大的古黄连树掩映着一古典牌坊,上书“青林场”三个大字。进场是陕西街,依山而建的陕西馆位于“人字山”麓,青石台阶,红墙碧瓦,有三层殿宇,馆内种植紫荆、桂花,还有一种不知名的珍稀树,每年挂满树枝的象光皮老鼠一样的果实堪称奇特。伟雄的大殿是“忠义宫”,供有关圣帝君。塑像威严肃穆、逼真传神。两旁侍立关平、周仓,一人手执印信,一人提着青龙堰月刀,虎目圆睁,威风凛凛。两侧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等反映三国故事的壁画。忠义宫还有赞颂“忠义”的匾联、石碑,飞禽走兽、花鸟人物的石雕都十分精致,堪称艺术殿堂。 江西街有江西会馆,牌坊式建筑,具有“一步九口砖,吊脚狮子挂两边”之传说。楼阁台阶的石柱,古砖上雕刻有四龙吐水、黄鹤与日月争辉等古画,屋脊翘角有釉面彩陶动物,制作精巧、形态逼真、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湖广馆位于镇中心,建于清乾隆壬子年,馆的大门画有文臣武将,木纹雕刻,姿态协调,线条浏畅,更具有立体感。进入屏风就是由青石板铺成的广场,三级石台阶上一对高大石狮分立左右,给此馆平添了几分雄伟和威严。两侧种有石奇花异草,顶端是大同门,两墙是梅花洞,上有葡萄架,四周有参天的古银杏、杨槐、黄连、松柏,枝繁叶茂,掩映宫阁。 正殿是禹王宫,殿堂森严,梁柱高大,金碧辉煌,殿堂中央是禹王塑像,被誉为木雕一绝的“万岁牌”最引人注目。牌上以龙纹图案缕空雕刻,内堂可旋转,其规模和工艺,可与平武报恩寺万发牌媲美。 过合益桥就是青云溪北的广东馆,是广东福建两省移民所建,所以又叫广福宫。宫门匾额上有“粤闽会同”四个猶劲有力的匾文。宫内有二级台阶,青石铺地,石雕盖排列两旁。殿堂是平檐歇山式,脊座是光彩如镜的万宝金锴葫芦,翘角上的风铃可随风摇动,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这铃声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由红军桥南下不远处便是文昌宫,一对高大的石狮雄踞宫门,殿宇也是三层重檐歇山式木建筑,雕梁画栋,面向潼江的台阶有精雕细刻的盘龙。台阶石栏有滚龙抱柱。正厅两侧陈列着名人字画,二楼正中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左供苍颉,右供关公,三楼是魁星,供奉四尊神像。文昌阁至今保存完好,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