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洛带古镇 |
[游记]四川洛带古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之前在上海给GF打电话时,老听她在说她和同学又到古镇去怎么怎么耍的,一直想去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古镇,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先引用一段官方介绍: 洛带古镇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这些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素有“东山古镇”之称。 洛带名称的由来有三个传说:一说洛带原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泡香、洗脸美颜。一日,蜀太子阿斗率众太监到该处,忽见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鱼杆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抓鱼,连人带鱼跌入池塘,慌乱中腰带掉入井底,回头找老翁算账。仅见老翁坐位处留一白绸帕上书“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而绸帕掉井中堵住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镇;二说: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此得名;三说:场镇老街蜿延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为此名。 从她学校出发,坐850路车,我以为又要坐很久,没想到车只开了一刻钟左右,GF就说到了,走喽!下车,去看看! 一下车,就看见一座古塔,是五层的四方塔。 之所以造成四方,是喻示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平安吉祥。当时,洛带成为北东大路上的重镇后,商客们经成都去重庆,均要在此留宿一晚,次日清晨先来塔内撞钟,威壮的钟声震慑住路上的妖魔鬼怪,护佑人们旅途平安。随后取龙池之水,一为避邪,二为解渴。 正对着四方塔,就是洛带古镇的石牌坊了 洛带古镇分老街和新街。新街是近一、二十年新建的街道和住宅、单位;老街是一条约一公里长,形如玉带般的街道。街宽约10米,由一块块一米见方长的石板镶嵌而成。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见证了古镇漫长的岁月和沧桑。 木门上有意思的雕花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其实并没有“客家族”。据史载记:西晋末年(公元265—317年)和北宋末年(公元960—127年),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份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南部)衰乱,赣(江西)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理想的栖身之地。于是,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闵(福建)西、粤(广东、广西)东迁徒。而明末清初时,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分别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又有大批移民入川,其中,洛带是较集中的移民点,形成了巴蜀客家的集居地。 正在看着街边小铺上的布绣,GF拉着我进了旁边的广东会馆,说是去吃伤心凉粉,一听到吃,我就来劲了,呵呵。广东会馆是在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名曰“南华宫”。会馆座北向南,主体建筑由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 二楼的茶座 GF说,到了广东会馆不能不吃“伤心凉粉”,这可是洛带名小吃一绝。广东会馆里有“伤心凉粉”来历的简介。凉粉是用上等的豌豆磨出来的,以前得在半夜三更里磨细,以便第二天早上出售,所以磨凉粉磨得很伤心。凉粉里要加小米辣椒,奇辣无比,吃的人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以至回家后还想吃,于是就越想越伤心,越伤心便越要吃。 来了,来了,吸取上次吃某个小吃吃完才想起来拍照的教训,先来一张。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666cf0100097m.html8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