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客家古镇洛带游 |
[游记]客家古镇洛带游 |
2008-05-22 sina.com.cn |
过六一啦!不想带儿子到人迹喧嚣的公园里凑热闹,大家商量后决定到成都东郊的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去“寻幽探胜”一番。 我们一家和宇儿的三姨妈、雯雯表姐一行共五人,坐公交车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 路上给儿子讲了个洛带由来的故事: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儿子阿斗游玩途中探身观井,身上的玉带落入井中,此地就有了“落带”之名,久而久之成了洛带。因为阿斗比较昏庸,人们多加附会,故事还有了这样一个版本: 洛带的传说 洛带镇历史悠久,故事也很多,传说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名“万福街”。 阿斗气极,不及脱衣,跳入井中。那鱼却钻进海眼,回东海去也。阿斗被众太监拖起,忙乱中玉带却掉入井底,回头欲找老翁算帐,己无人影,老翁坐钓处仅余一白绸帕,上书一诗: 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 阿斗脸铁青,团绸帕掷井中,海眼被堵,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之名为“落带镇”,演变为“洛带镇”。 为了迎接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古镇的石板街已经整修一新,不再是凹凸不平曲曲弯弯,但穿行于木门木窗木柱木梁的吊角楼之间,空气中还随时飘荡着似有似无的叶子烟味,就会发现洛带的古韵仍然在小巷清溪之间弥漫,更是随着镇人那“不知所云”的客家话而飘荡在古镇上空。 洛带的古韵,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散落一街七巷子的那几座古风犹存的客家会馆中。广东会馆与精巧雅致的江西会馆、玲珑小巧的湖广会馆、巍峨挺拔的川北会馆一道,共同构成了客家会馆文化。除川北会馆是近年由成都卧龙桥街迁至洛带的外,其他会馆都是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经250多年。当年,客家人就在这些会馆中聚会联谊,共话桑麻。…… 我们无暇在此品茗长坐,乐而忘忧,只给孩子们买碗冰粉解解暑热。儿子好奇心起,还爬上高高的戏台一探究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0237d0100097g.html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