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带游记

[游记]洛带游记

2008-05-22    sina.com.cn

4月26日去到洛带,春色盎然,天也晴好,有机会近观古镇,心情也自然晴好。

仿佛回到古时旧市。洛带,又称作“落带”,古时刘阿斗之玉带不慎落入此地井中,故名“落带”。乃一古镇,于蓉东郊市区18公里,龙泉驿北部,是成渝古道上扼成都物资西进东出的商贸重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留下众多历史遗迹、古老建筑、客家会馆。此地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人口不多,约3万有余,现今多为客家后裔。留意长相,多为鼻宽面厚,仍保留客家面相特征。据传,张献忠之大西政权之时,于川西杀戮无数,人口剧减,经济萧条,清政府为保民生,特调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几省人口入川,积聚屯建,逐年发展,才有了现今之规模。然又有赖川西平原天然所具有温暖湿润之天时,依傍都江堰水利之地利,再佐以人口发展,渐又恢复历来“天府之国”的景象及美誉。

时间扭转,今时今日,许多当年迁徙留下之痕迹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些许值得纪念之物品,印证着当时之历史,也回应今日我们这些游览人群之目光。

。。古镇全貌。。

桃花落处,春色依旧,时间依旧如斯流过,然却一切已物是人非。让人不得不叹服历史的力量。

鸡公车,居家装饰品,原产于北方,客家人几次迁徙将其作为交通工具,现在将其作为旅游产品以此用做纪念。鸡公车有两种:一种为载人鸡公车又叫“矮车”;另一种为载货鸡公车又叫“高车” 。

川北会馆。。

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2000年5月,由人民日报社出资180万,迁建至龙泉驿区洛带镇,工程占地5亩。作为洛带“四大会馆”之一的川北会馆,着重反映了川北移民在成都遗留的历史文化,其建筑风格独特精巧,丰富了洛带的会馆文化。在其中举办的川戏表演、客家姓氏展览等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嘉宾。
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会馆。。

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名曰“南华宫”。会馆座北向南,主体建筑由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广东会馆大殿石柱上有楹联多副,其中“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最能反映出客家移民拓荒异乡、艰苦创业和思念故土之情。而现代客家画家(龙泉西河镇人,国家一级画师)邱笑秋为广东会馆创作并悬挂于中堂的一副对联“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更是以一个细节,传神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扎根四川后既溶于巴蜀文化,又以“宁卖祖宗田,不丢客家言”的祖训顽强传承自身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广东会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由于其气势巍峨,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会馆。。

位于洛带镇老街中街,座北向南,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又名“万寿宫”。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特别是它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十分完美,为四川客家会馆中所未曾见。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在洛带的基地就挂牌于该馆内。

湖广会馆。。

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8年(1743年)捐资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会馆座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布局,由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和左右厢房构成,全贴金装饰,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现该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广会馆较完整地反映了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为成都市旅游区内保存完好的湖广移民会馆的典型建筑。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处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的一大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现该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公园。。

位于凤仪巷北,占地10亩,为民国l7年(1928)时洛带团总、袍哥舵把子刘惠安倡导地方群众和码头袍哥集资修建,是四川省最早的公署之一。公园主要建筑为四馆、三亭、一祠。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园内的“女茶社",是过去客家妇女集中休闲品敬聊天的地方,不纳男宾。一副“尘世嚣嚣到厌烦时来暂歇,茶烟细细得清闲处且偷安"的对联,恰如其分地刻画出客家妇女与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是客家妇女生活的缩影。公园东郊的凝翠楼为小青瓦四合院,楼上曾是龙泉驿区第一座图书馆,曾藏有《万有文库》等书籍,峨山京剧社旧址也在该处。

巫氏大夫第。。

洛带客家民居分为祖屋和普通民居两大类,巫氏天大夫第是巫氏家族的祖屋,是洛带镇建筑最早而又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大夫第始建者为巫氏入川后第二代传人巫作江,建筑年代大至在乾隆末至嘉庆初,因巫作江曾被清廷诰赠为“奉直大夫”,故名“大夫第”。平面布局为复四合院式,以大门为中轴线对称排列,譬鳞山式顶,木结构穿尊房,上盖小青瓦,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厅、院坝、前中后三堂、东西花厅、厢房及通街厅道和一个附属小四合院组成。大门外为竹林区、树林和菜地。整个平面四横二纵,天井复天井,小天井连着大天井,大院落连着小院落,民居特色甚浓。在前堂后天井的东西花厅,为卷棚式建筑,花厅作南并向的庑廊形,做工考究的各式花格木窗雕琢的花鸟虫鱼形态逼真,是民居中的珍品。
大夫第是客家移民在四川生产、生活的一部活字典,在今天的成都地区已不多见。

金龙湖。。

谈到洛带,便不得不提到客家文化。正是由于客家文化,使其在川西平原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四川客家以广东嘉应五属的客家为最多,因此,洛带人又
称其所讲的客家方言为“土广东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1fad6b010097mf.html3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