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都江堰旅游指南 |
[游记]四川都江堰旅游指南 |
2007-07-16 travelerbbs.com |
四川都江堰旅游指南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城西,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为战国秦昭王后期(公元前276-251年)蜀郡郡守李冰父子率众兴建。建成后,使川西平原不患旱涝,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同时,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都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长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在玉垒山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宏伟秀丽,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等。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旅游指南: 灌县距成都55公里。从成都乘汽车前往一个多小时。在往灌县的途中,公路两旁,良田万里,其间点缀着一簇簇竹林小院,景色很美。 成都每天都有旅游车开往都江堰、青城山,当日往返。 灌县的土特产有:青城茶、白果,风味菜有虫草鸭子、贝母鸡等。 |
转自:http://www.travelerbbs.com/bbs/viewthread.php?tid=925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