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8 都江堰 三星堆 9/08 礼拜四 计划:都江堰,三星堆 昨天特别的累,不知不觉地开着电视睡着了,看来真的是黄龙累爬累了,大伤元气.头是完全不痛了,可是肚子却一直没好,一次一次的忙得很.现在回想,上黄龙那天我虚的都快站不稳了,难不成真的是靠残念上去的. 电视里熟悉得马彬正在读报,根据现在的内容来看,现在因该是在造成08:30—08:40之间. 马彬读报,陪伴了我多少个忙碌的早晨吖,不过今天就算是礼拜三,我也不用急吼拉喉赶出门!因为我在休我的年假!!开心!伸个懒腰,扭动扭动,又是一天阳光明媚! 今天的计划是上午都江堰下午三星堆,成都--都江堰需要60公里,成都--三星堆40-50公里, 但是由于都江堰没有去三星堆直达的车子,所以我们只好去完都江堰后再回成都,坐车前往三星堆,看上去比较麻烦,不过那两个地方真的非常棒! 09:00我们准时出发前往都江堰. 李冰治水建造了都江堰,二千多年以来,至今仍然在使用,造福着成都市民。他算得上是全世界年代最久远,而且以无坝引水为特征,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了。 今天人很少,少到我们走过大门却全然不知。 都江堰主要有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构成.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一条外江一条内江,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灌溉。这样,沿着内江河道的岷江就会遇到飞沙堰了。 “飞沙堰”顾名思义,当然是想要起到过滤作用了。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于宝瓶口!于是古人们在宝瓶口前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一条,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使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了!!这样一来,飞沙堰便可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古人太聪明了,只是简单的用到了离心力作用,道理简单!却能确保内江通畅,鬼斧神功之妙吖!都江堰第三大宝! “宝瓶口”这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就好似瓶口一样,看似平常,可对二干多年前的人来看,要在山上凿一个口子,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时还没有发明炸药呢,于是李冰带人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再用冷水冲,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愣是砸出了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看似不经意炸出来的口子,实际他的宽度和底高竟然都经过极严格的测算! 古人太厉害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少了其中任何一样都江堰都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可偏偏三个结合的那么完美!早在二干多年前,我们祖先就晓得用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这些最基础的道理来造就这么伟大的工程! 在都江堰边上一家小饭馆吃的饭,有名的白果炖土鸡,野菜饼子,韭菜蜡肉,还有岷江有名的什么什么鱼,好好吃哦!看来是饿了!边吃我们还在不停的感叹都江堰的伟大!看到鱼头我就想到那鱼嘴,嘿嘿! 最搞笑的是都江堰市中心竖立着的李冰父子塑像,李冰是没有儿子的呢,嘿嘿,古人也比较无无聊,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常年忙于工作,没空有小孩了,但是为了保全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老百姓们帮他造了个儿子出来,因此就有现在的李冰父子像了!我又开始八卦了! 吃了饭,我们又折回成都,下午目的地三星堆,又是一个奇迹!三星堆其实就是一个博物馆,他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左右,下午两点我们抵达了三星堆。三星堆遗址是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至今为止他还有好多迷团等待被揭开! 考古我是没多大研究拉,不过却被4800年前的那些其思秒想以及那些另人匪夷所思的制作工艺折服!大量漂亮的金器、青铜器、被切割的如此光滑的玉器、石璧、有点象成都鸳鸯火锅的陶器、(怀疑当时人们就有吃火锅的习惯吧)还有姑娘们用来当首饰带的象牙,虎牙等文物,有高两米多高的青铜大立人、有一米多宽的青铜面具、最离谱的要算“千里眼,顺风耳”他是一具瞳孔向外凸出达十几厘米,两耳间距一米的大型青铜面具。还有一米多长,重约五百多克的纯金金杖,更有高达四米的青铜神树。 各种各样的青铜人物雕像,青铜动物植物雕像,各种各样的玉器,陶器,它们大对都被神化了但又不失写实风格!纯朴古拙,诡谲神秘,谋杀了我好多内存!三星堆的发现还是满搞笑的,说某年春,当地乡绅燕道诚长子燕青宝,在家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一窖精美的玉石器,当时他也没留意,就将那块东西当做水井盖子了,还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一刻就流芳百世了…后来有专家经过,才发现了三星堆,现在我只能隔着玻璃看到那个刻了名字曾经默默当着水井盖子的宝贝呢! 三星堆很有看头,逛着逛着逛不知不觉已经5点半了,照相机也没电了!返城吧。 晚上去了一家专门吃菌姑的菜馆,“林海菇菇宴”什么喉头姑拉 平姑拉,极品野生菌姑拉,竹荪拉全是上海看太不到的菌类,而且这里超级便宜,还有一个用野生菌做的饼子也特别美味!老妈吃的不亦乐乎!边吃边计划着走之前一定要再来一次。这次离酒店更近了,又是一路晃回…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