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古都江堰

[游记]千古都江堰

2007-07-16    msn.com.cn

千古都江堰

早在2500多年前,在四川成都平原的西部,岷江水滔滔流过,山洪暴发,泛滥成灾,洪水退去,沙石千里。而岷江东部的成都平原却因玉垒山的阻隔,连年旱灾,民不聊生。时任蜀郡太守的李冰来到灌县,伫立江边,手握长锸,这位新任地方官下定决心,根治水患,造福乡民。

李冰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一起勘研水情,实地考察,主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提出凿穿玉垒山引水入川。为加快进度,他以火烧石凉水浇之,使岩石爆裂,终于凿穿玉垒山,山口形如宝瓶,取名“宝瓶口”。由于瓶口地势较高,枯水季节江水难以流入平原,李冰父子率众在离瓶口不远的岷江上游江心上用装满石头的竹笼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因形如鱼嘴,故叫“鱼嘴”。都江堰的另一关键要害是位于“宝瓶口”旁的“飞沙堰”,当内江洪水泛滥时,它溢洪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水量;当上游水流湍急,泥沙俱下时,它减缓流速,沉淀泥沙。公元前256年历时8年都江堰工程完工。不仅制服水患,也使四川成为沃野千里,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

从离堆公园进入,首先来到建在离堆之上的“伏龙观”,观内集中展示历史图片、出土文物及古堰真模。登上观后的“观览亭”,岷江水奔泻而下,在离堆下打着旋,汩汩流入“宝瓶口”。出观,过“飞沙堰”,来到江中小岛,或步行、或乘坐电瓶车去小岛另一端看“鱼嘴”。走过摇摇晃晃的“安澜锁桥”,万木葱茏中“二王庙”的楼宇亭台依山势次第铺排,庙内石刻碑文散落其间,墙壁有白底蓝字的“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格言,异常醒目。再上是“秦堰楼”,此处是鸟瞰古堰的最佳处。景区内还有“东苑”、南桥等景观,值得一看。

转自:http://travel.msn.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860081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