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之魂(游记) |
[游记]都江堰之魂(游记) |
2007-07-16 ebengbu.com |
都江堰之魂(游记) 站在二王庙李冰大殿前,我暗自惊奇,是什么原因使二王庙两千多年来一直香火旺盛,从未中断,甚至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破四旧”浩劫中也能安然无恙?李冰生前只是一省级行政长官,死后却被尊称为“川主”、“广济王”,享受帝王的祭祀,并且能穿越历史时空同被辩证法和唯心论推崇,甚至达到了神鬼不及的境界?李冰塑像神情凝重,仿佛正在为治水静思考量,其子李二郎塑像手持铁锸,好像在劳作极度疲乏时拄锸小憩……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岷江干流出山口与成都平原扇形顶端的交接处,为全灌区的制高点。渠首枢纽主要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保瓶口。这三大工程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又相互依存,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输沙的重要作用。这一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水旱从人“天然佳构”的集大成者就是秦国蜀首李冰。李冰既是郡首,又是“能知天文地理”、“识察水性”的工程技术专家。他经过多次实地查勘,精心选择了这一“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最佳地理位置建设渠首工程。李冰除了完成这一富有极大科技含量和环保功能的渠首工程外,还完善了下游渠灌工程,开发制盐,修桥铺路,使古代多水患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在成都平原农村,我们几乎看不到野外有空闲地,看不到旷塘荒沟,看不到一座土坟。村落无宽路,少明渠,稀有四面砖石围墙的大宅院,房屋多是竹篱树木环抱,绿叶拂面。为节约用地,都江堰市城乡广修暗渠,所修水利过程质量高,经久耐用,一劳永逸。马路中心修有高等级的水渠,形成人在水渠上走,水在公路下流独一无二的灌区景观。都江人珍惜前人的劳动,节约用地,把江水的功用发挥到极至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使我豁然开朗:人民与历史长久褒扬的,必是李冰这样具有真才实干勤政苦为的奉献者和其创造性建设的道法自然的经典工程。历史和人民对李冰不会“一分为二”或“三七”开。唯心论者神话他,视他为神明而供奉;无神论者科学地认识他,颂扬他。对李冰“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的都江堰,人民当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之,宝护之。假若,李冰治水只是为捞取政治资本,为哗众取宠,搞的是“豆腐渣工程”“***蛋工程”,假若灌区人对都江堰不自惜,让土地水利资源浪费闲置,就没有都江堰今天的富庶和文明。 都江堰是“水能兴邦”的历史经典。可以说,都江堰源远流长,为功千载的魂灵是李冰鞠躬尽瘁的“官格”,是工程的优质高效,是世世代代的岁修更新,是现代科技的完善提高,是都江人民对水利功效不遗余力的发扬光大和对水利文化深刻的理解和扬升。 |
转自:http://www.ebengbu.com/bbs/viewthread.php?tid=54043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