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之行

[游记]都江堰之行

2007-07-16    gov.cn

都江堰之行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早年就在我们心中烙印上了这个字眼,也一直期盼着有机会去目睹这一历史壮举。

三八节期间,我们随旅游团参观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工程,了却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心愿。

三月九日上午11点钟左右,我们向都江堰出发。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述着所经过地方的情况。通往都江堰市区沿途真是风景迷人,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鳞次节枇的高楼大厦,茵茵的绿地,多姿多彩的奇花异草,尽收眼底,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在这之前,我心目中的都江堰只是从书本上、电视片中知道一部分,想到马上就要到达神往的都江堰,心情格外激动。

中午12点半到达都江堰市区,中饭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就往目的地赶。都江堰市区的整洁、宽阔、靓丽,就象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映入眼帘,使人爽心悦目。大约十分钟后,旅行车到达都江堰的入口——秦堰楼。

北有长城,南有都江堰。同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一样享誉世界。导游给我们讲述着都江堰宏伟壮观的构造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都江堰城西,是当今世界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在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间,他为民造福,排除洪涝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分成两条,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达到引水灌溉、变害为利的目的。另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为渠首工程,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的、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排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水灌溉,它的巧妙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则洪水季节六成泄洪,这就是“四六分水”原则。二是鱼嘴处于岷江中游第一弯的末端,它巧妙的利用弯道流体力学的自然法则,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低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这就是“二八分沙”的道理。为保证内江更好的发挥作用,内江实行栅栏蓄水。在当时栅栏是用蔑滚龙(用蔑条编成长龙,在里边装上卵石)一个一个筑起来的,并在每年冬季枯水月份进行拆换,外江每年四月还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放水仪式,目的是将栅栏内多余的水放掉,而且这种仪式流传至今,只可惜我们没能遇上这难得的壮观景象,当时我们只看道当地的人们正在进行今年四月的放水仪式准备工作。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三大要件之一,它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流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的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个作用是“飞沙”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几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巧之妙。

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量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这使得成都平原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真可谓巧夺天工。

秦蜀郡太守李冰在修堰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如“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深淘滩,低作堰”等等。都江堰的伟大不仅是当时历史环境下最伟大的工程,而是2000多年来一直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设计建造中运用水文、地质、测绘、力学等原理,让后人们赞不绝口。同时,这一江浩荡之水,澎湃着从古至今的水文化渊源,丰厚而凝重,浇灌着天府之国,润泽着巴蜀文明,更加速了文明前进的的步伐。真可谓“古韵依稀都江堰,源远流长水文化”。

西眺古堰源头,千里岷江逶迤天外,如诗如画,一览无余。

东望平畴万顷,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沟渠纵横,稻菽如茵。

此时的我思绪万千,都江堰工程价值之伟大,在2000多年后仍发挥着灌溉成都平原的作用,让成都人民丰衣足食。当时秦蜀郡守不计其数,而李冰,心系人民,民在心中,做出了千古益民的伟业,为世人所称道,真乃当之无魁。

而今天,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又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

(张光贤/符正国)

转自:http://www.cqfenshui.gov.cn/ReadNews.asp?NewsID=10912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