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拜谒都江堰

[游记]拜谒都江堰

2008-05-22    sina.com.cn

一 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意义,真正福荫万民、遗泽千载的工程是四川的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是世界上年代最悠久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过去了,它依旧润泽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蜀地子民。登上都江堰市城西的玉垒山放眼望去,千里岷山远接天外,不尽江流奔来眼底。近处的都江堰渠首鱼嘴直插江心,把汹涌的江流一分为二。岷山山顶白雪皑皑,映得西边天际一片青白阴冷的光。冰雪四时消融,雪水汩汩流淌,聚涓集滴,汇成溪流,婉转曲折,流入江河,于是岷江声势渐大,晶莹的绿水飞泻在青山之间,动波激石,訇然奔流,势如奔马,声若雷鸣。到了都江堰,怒马遇到了良驭,只能乖乖地分道而行。
渠首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鱼嘴把江流截为内外江,外江飞沫扬波,滔滔南下,最后汇入长江。鱼嘴分流堤雄踞江心,一似伏在江中的巨鲸,又像停泊在江心的巨轮,站在鱼嘴尖端,看它劈波斩浪,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电影《泰坦尼克》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想要展开双臂,高飞远举。宝瓶口就是一个瓶口,从鱼嘴分来的水量适宜时,它悉数接纳;水量过大时,它有限的瓶颈就发挥了阻挡作用,多余的水漫过飞沙堰,流回外江。内外江四六分成,旱时内江分六成江水,涝时内江分四成江水。如此鬼斧神工,如同佳构天成。内江进入成都平原,条分缕析,成为无数大大小小的渠道,将清澈的水流送到绿油油的秧田,送到农人的脚下。一个都江堰,就成了成都平原的心脏,水流哗哗,脉搏律动,持续滋养着这里的土地。滔滔一江水,涓滴都渗到了田间,也渗到了人的心田,让成都平原鲜活灵动了两千年。内江到了成都就是锦江,有了一条锦江,成都就成了花团锦簇的锦官城。李白、杜甫就在城里放歌,杜甫唱“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李白唱“濯锦清江万里流”、“锦水东流绕锦城”。后来岷江下游就走出了三苏父子,到中原去领风骚。成都城来了陆放翁,他迎着蒙蒙细雨,从剑门道上骑驴走来。才子司马相如开了个酒铺子,当垆的是“脸际常若芙蓉”的卓文君。文化在这里水一样地漾着生机,满目葱茏。二 四川被高耸的山脉围成了一个盆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古时,封闭在其间的古蜀国无舟车之利,绝少对外交流,境内水旱相接,属于蛮荒之地。秦蜀郡太守李冰与其子李二郎凿离堆,修都江堰,穿内、外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引溉郡田,沃润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把西夷荆棘之地,化为锦绣繁华之府,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又称“天府”。昔人有诗云:“天孙纵有闲针线,难绣西川百里图”(注:天孙,古神话中的织女。闲,通“娴”)。并且,历史上四川还多次下粮赈济外省灾荒。刘邦以四川为老巢,出兵关中,“蜀汉之粟万船而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最终统一天下。诸葛亮给刘备挑选发家的地方,一下子就想到了四川。到了四川,即派一千二百人守护都江堰,说:“此堰农本,国之所资”。国家有难,君主总爱“幸蜀”,因为躲在这个富饶的盆儿里安全且安逸。唐明皇躲在这儿哭他的胖阿环。老蒋也跑来住在峨眉山,躲日本人的飞机。
遥想当年,他一个人站出来,带领百姓,追踪大禹的脚步,大兴水利,改变了一个地区的风土景观,让生存于两千年间甚至更久远时空的人民感恩戴德,李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雕塑于汉朝建宁年间,已经湮没了一千多年的李冰石像,于1974年在都江堰鱼嘴附近重见天日。李冰又含着微笑面对承受着他恩泽的苍生。石像姿态雍荣,冠冕长衣,面含笑容,手置胸前,形象十分朴拙。
也许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李冰应该是清瘦的。他头上戴着屈原一样的高冠,面容清癯,器宇轩昂,眼光锐利如电,五绺长须随风飘洒。他面对大江,好像江水就在他胸中奔腾冲突,运筹擘画之间,江山为之易容。都江堰城中的李冰雕像基本就是这个形象。可是李冰也应该是姿态雍荣的,他的巧是移动自然造化的巧,是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他因势利导,把人力和自然的力运筹到一起,就像四两拨千斤的太极精神,他的手指运转之间,大山大川齐来协作,轰隆隆、哗啦啦,开出了离堆,凿通了宝瓶,就把水的灵性灌输到了无限时空中的四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1d5996010007up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