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七)都江堰继续:二王庙,秦偃楼,松茂古道玉垒关

[游记](七)都江堰继续:二王庙,秦偃楼,松茂古道玉垒关

2008-05-22    sina.com.cn

到达鱼嘴,都江堰工程各部分就算都已参观完毕。心中有了大致印象,但对于都江堰这宏伟工程的整体形象却仍然不甚明朗。这便需要过安澜索桥登秦偃楼才能一览全景。
安澜索桥,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此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所以其实我们现在超过的都已经是现代人利用高科技及机械力量修建而成,那当初古代前人们该是耗尽多少心血与汗水才修建的呀。

过桥后,沿山而建的就是二王庙,这也是四川人为纪念李冰父子丰功伟绩而修建的。“泽护两渠”“金堤重镇”,进山门,抬头仰视便可是冯玉祥所书“二王庙”,可能是后人尊崇李冰父子,也可能是都江堰工程太值得我们所敬仰,二王庙设计得非常别致,登门台阶陡而直,令人瞻仰时不得不抬首仰视。王庙端庄威严,而里面的历朝历代文人政客题词都非常多,我们伟大改革开放设计师也不得不佩服其“造福万代”。当然更多是如“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治水筑堰方略。

从二王庙后往上走,赶到秦偃楼,当时时间已经六点多了,那守门的大爷都已经收工在打扫卫生了,可我知道如果来都江堰而未上秦偃楼那么不就白来了吗?不登秦偃楼怎么能完整的欣赏这一宏伟工程呢?跟大爷乞求讨好,讨好答应让我上去观看几分钟。答谢未落,立马跑步登上顶楼。
秦偃楼,不知道是何时修建(我网上搜寻竟然没什么相关资料,连都江堰主页都没有介绍的,莫不成是后代为了让游客们观赏全景而人工造的仿古楼??)时间不允许,也来不及过多观赏楼阁,直奔主题——顶楼观堰。在夕阳映照下,都江堰安静地趟在岷江中,这段时间上游水势不大,所以没有波澜壮阔,岷江水宁静地自然在此分流,灌溉着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就一直在这平躺着上千年。

下秦堰楼,二王庙,沿着玉垒山往市区走,来到松茂古道。松茂古道,由都江堰市经汶川,茂县至松藩,古道长320公里。其历史与闻名于世的滇藏茶马古道齐名,但这段历史与遗留下来的古道痕迹都保护的非常不够了,这条古道是古代川西北少数民族与成都平原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蜀地交通运输,经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现在遗留下来的好象也就只存于都江堰市玉垒山这一段两三公里而已,而且已基本已经是后人(主要是现代人吧)修建了。
其时天色已不早了,夕阳西下,正准备藏身于对面的群山去休息了。而玉垒山也相当的宁静,基本就是我一人在行走,穿行于历史与现实间,川西入平原第一关是玉垒关,锁于山势起处,下临悬崖俯瞰岷江水,上有雄山作脊,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沿玉垒关继续前行,来到西关(同心关),同心关更是有“川西锁钥”(读月,边防要地之意)之称,而当年彝、藏等少数民族与关内汉族不知多少次战乱频繁后,于此签订友好同盟,因而在同心关上会有苏东坡先生所题“川西锁钥,永结同心”,同心关也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结盟得名。而同心关更有名的是于西南保存最完整最长的长城(也就是一城墙吧,沿城墙向下有练兵场,向玉垒山上延伸,中间操练场的石鼓仍赫然入目,而那久远的兵戈铁马声也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ee5101000azj.html8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