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杨艾祥地震前线日记(3)都江堰一日

[游记]杨艾祥地震前线日记(3)都江堰一日

2008-06-10    sina.com.cn

文/杨艾祥

(我在地震现场采访)

我们早上开了简单的碰头会后,就到街上买东西。

我们把一家便利店的水和食品全买了。放在一辆高尔夫车上。人坐在上面显得无比拥挤。然后找了一辆出租车带路,继续赶往都江堰。

而另一组队员则赶往了德阳、什邡一线。

先去加油,加了181元。那个出租车出奇的好,不断给我们介绍,该走什么路,该怎么走。知道我们是救灾的,每个人都让我们感到温暖。

今天,我一共采访了3个人。因为时间关系,就把原文发到后面!

有几个细节让我感动:

一是,两辆车相撞了,撞得厉害。如果是平时,肯定要打架。但是,我看到双方下来后等笑笑,然后说,都去忙自己的事情吧,就开走了。

二是,不断有汽车和物资涌入。那个场面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生命就是生意的命运

文/杨艾祥 图/雷辉
5月14日12时,商界传媒采访组再次抵达都江堰灾区。

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子,看见“商界传媒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车”得牌子的时候,就跨过马路冲了过来。然后不断拍打车子得玻璃窗。
但她不是来要吃的,也不是来要喝得。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能不能帮忙呼吁下,我们这边需要食用明矾!”

庆幸自己的幸运而希望协助他人的不幸

“什么啊?明矾?”
“是的,明矾,能净化水得明矾!”她不住点头。然后递进车里一张她的名片。原来她叫宋利君,是一家广告公司得老总。
很显然,她要求我们呼吁救灾者为灾区送明矾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昨天在都江堰得一个镇上,看到当地的受灾后水太差了,想出来得办法。当时,她是带领一个志愿者服务队正在这里服务。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一家公司谈生意。刚从那栋楼里出来,地就开始晃动了。”宋利君说。然后她爬着,往自己家得方向赶。
但是,当她赶到家外的时候,她住在5楼的家已经被晃翻了。楼下得操场坝上,已经推满了惊魂不定得人。
随后,她的儿子和老人,陆续出现在她得面前。“太幸运了,家人都还在!”
然后,她和家人开始搭建帐篷。自己家的帐篷搭建好之后,她又在帮助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人搭建帐篷。晚上7、8点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了。
宋利君却突然睡不着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出去做点什么?然后,她偷偷爬回了那栋不断在余震中轻摇的楼房。
不过,她不是去拿柜子里的钱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拿粮。她去仅仅是为了拿到屋里几盒还印着自己名字和联系方式得名片。

爱心可以变成“生意”

此前,她努力地给自己的朋友、亲人以及120、119打电话,但是即使把手机键按坏了,依然是接不通。
“我觉得拿个名片,以方便联系。”宋利君说。
拿了名片之后,刚回到帐篷,准备出门。结果就迎了几个联通公司得人来问路。
“我在都江堰生活了几十年,对什么地方都熟悉!”一听说,有人来寻求帮助,宋利君突然来了劲。于是,带着联通公司得救援人员,她开始在各地得山上转悠,看着他们找到地方,然后一个一个地修建基站。

而自从那个夜晚,从帐篷里出来后,宋利君一直没有回过家。
“还谈什么生意啊?”当记者问及这样天天出来参与抗灾救灾,宋利君做了这样的反问。“人活着比什么都好!”然后,宋利君又淡淡地说,好像是对她自己说的——她把目光放向了远方,很明显能看到她的眼里饱含泪水,而远方是无数已经坍塌得楼房,以及用各种垃圾和非垃圾搭建起来得帐篷,当然也有越来越多前来抗灾救灾的人们。
在没有做生意以前,宋利君是一位人民教师。这是,她不断重复的叙述。而现在她作为商人,她依然和人民教师一样,充满了爱心、良心和责任感。
生命,那就是生意得命运。也许宋利君得体会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她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这样得概念。
而爱心是可以变成生意的。
前一天晚上,为了孩子得安全,家人在她救灾的现场,把她逮住,要求她必须马上送孩子去成都投靠亲戚。
作为母亲,她可以受苦,但是她没有理由让还未懂事得孩子跟着受苦。
在帮助一个志愿者团队找到受灾最严重得聚源中学之后,她看到陪同她一起在风雨中冻了几个小时得孩子,泪流满面。
她要送孩子走,但,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上没有钱。
结果,一个要回成都得自愿者,说什么也不给要她得钱,然后把她和孩子一起送到了成都得亲戚家。
第二天一早,她又感到了都江堰,她依然没有回家。
在给我们提出了有居民迫切需要食用明矾之后,她又消失在受灾者、志愿者、救援者等各色人群中。(采访组成员:李彬
杨艾祥 白灵 雷辉)

活着才有生意

文/杨艾祥

2008年5月14日下午2点的时候,高治民和记者谈起自己的家庭以及地震的经历时,他已经没有多少语言了——当地震让高治民倾家荡产的时候,这个42岁的四川省青神县农民想起了很多年之前,他父亲带他去出去乞讨的情景。而他39岁的妻子周巧英显然更健谈,不过她谈话的过程就是他流泪的过程。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等着回老家投靠亲戚!”刚擦干了眼泪,周巧英的眼泪又掉了出来。

这时候,他们夫妻以及另外两个老乡,就躲在都江堰市广场的草坪上。“现在是没有交通工具啊!不知道怎么回去啊!”

“不是有那么志愿者的车可以走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周巧英不好意思地赌起了嘴,然后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几个三轮车:“这么多东西,这些车怎么拉啊?”

这些三轮车上的东西,实际就是一些破旧的锅碗瓢盆,最值钱的可能是一台从以前的房东送给他们的洗衣机。

10年前,高治民年轻力壮,家里的农活耗不了多少力气就干完了,他就趁着农闲赶到都江堰打零工,偶尔也卖点水果。

“当时的生意还是不错!”在回答当年的生意时,高治民露出了采访过程中惟一一次笑容。

在高治民笑容的背后,那是因为都江堰市旅游经济的繁荣。“那时候,旅客越来越多,生意也好做!所以,随着高治民的做得越来越顺,村里的很多人都跟着出来了。”一个老乡介绍说。

5年前,高治民开始全职在都江堰市场贩卖水果。“为了儿子的能有个好的学校读书,上前年把老婆也喊了过来。”高治民说。

但是,一家人都到都江堰后,生意却越来越难做了。什么都在涨价、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几年来,两夫妻住50元一月房租的平房里,半个月吃一次肉。但是,他们从来不觉得苦——活着就有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儿子。

4号的时候,儿子刚好被分配去了北京的一个工厂实习。这是高治民和周巧英在地震灾难中惟一的幸运。“你们去看看,哪个学校没有死人啊!他们原来的教室都垮了,如果他继续在读书,也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

事实上,远在北京的儿子也担忧着高治民夫妇的安危。不过他们还没有通过电话!“我昨天打过电话回老家,说孩子已经联系上了。”

儿子到北京后,高治民就把几年的存款拿出来,买了一个手机,方便和儿子联系。没有想到,地震之后想给儿子报平安,却怎么也打出去电话。

“地震那天,如果我们不在街上做生意,肯定也是死!”周巧英说。地震之后,他们马上把水果分给了往各地逃难的人们。他们对着那些恐慌的人们大叫:“别紧张,带点水果走!”

口里喊着叫别人不紧张,其实夫妻俩比谁都紧张。最后水果没有送得完,就往那个租住的小屋子赶。显然,迎接他们的没有希望——整个屋子早已经被夷为平地。

“里面的东西都是钱买的!”于是,他们不顾别人的劝阻,强行翻开那些屋子顶上那些广告牌,开始翻自己的锅碗瓢盆,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能带走的都带走!”

不过,几天来,拖着这些很多都看不上的东西,他们却麻烦了。仅凭他们惟一的交通工具——三轮车,他们根本无法回家。

尽管带走了锅碗瓢盆,但是,周巧英依然不舍这个城市。“毕竟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了!有感情了。”周巧英说。

事实上,除了感情,更多的对于周巧英来说,这里有着她的梦,她和高治民的梦,致富梦,城市梦。

“我们还要回来!”周巧英轻轻地说,听着着话,高治民停止了叹气。

文/杨艾祥 图/雷辉

这个家庭有5个人:一对老年夫妻,一对青年夫妻,一个3岁大的孩子。

5月12日下午发生地震之后,他们抛弃家园,连滚带爬,走了30里山路,赶到了都江堰——“因为这里容易得到救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5acef70100amio.html4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