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游记 |
[游记]都江堰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沿浓阴笼罩的石阶往下走,来到二王庙。庙堂飞檐叠阁,亭殿交错,梯回壁转,雄伟庄严。庙中供奉着李冰夫妻及其子李二郎的塑像。两千多年前,李冰,这位了不起的政治家、科学家率众修建了这座千古奇绝、造福后人的都江堰。在那刀耕火种的古代,我们的祖先该用多么奇特科学的眼光、拥有多么坚强不屈的意志、克服多少艰难险阻才成就了这一巨大的工程。同时代的万里长城、兵马佣也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它们只是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见证,而都江堰是福泽苍生的丰碑。因此,李冰们受万代人的景仰。传说李冰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也就有两个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两个女婿是一个儿,因此叫“李二郎”。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人们不希望李冰有瑕疵,才杜撰了这个儿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李二郎”代表与李冰一起修建都江堰的人民群众。 二王庙的廊壁刻着“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格言,石碑上刻着颂扬李冰治水修堰的丰功伟绩的文字。参观完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我们感受更深,更加惊叹我们祖先的伟大。 都江堰渠首的鱼嘴分水堤当时是人们用装满卵石的竹笼放在江心堆砌而成的,岷江流经,分为内江和外江,涨水季节,内外江四六分水,泄洪减灾;枯水季节,内外江六四分水,引水灌田,才形成今天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我们坐观光车沿堤来到飞沙堰,这里沙石成堆,是江水分沙形成。岷江流经的山谷,夹带大量的飞沙走石,都江堰的溢洪道修有弯道,江水形成回漩,江水超过堰顶时夹带的沙石流入外江,这就是“二八分沙”。在内江的宝瓶口前又修有弯道,江水环流,把剩下的二分沙石过滤,使清清的岷江水流入成都平原,灌溉良田。宝瓶口原与虎头岩相连,我们的祖先开山凿石,生生地开凿出一条17米宽的楔形口子,连通内江。他们以火烧石,再浇水使岩石爆裂,加速工程进展。今天我们观赏到的“离堆锁峡”的景观,当年是他们用原始工具,花费了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心力才凿通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d9e6a01000ckk.html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