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游记四(都江堰之旅)

[游记]成都游记四(都江堰之旅)

2008-06-27    sina.com.cn

10月22日,雾蒙蒙的天气,在成都旅游的日子里,很少看到蓝天白云,所以,当太阳偶尔露面的时候,赶紧抓拍,不然,一会儿就消失了,视频相册中就有这么一张,细心的朋友一定能发现,我们即将开始都江堰和青城山一日游,今天,先带大家去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鱼嘴为建于江心的分水堤,由此把岷江水分流导入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经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飞沙堰在鱼嘴与宝瓶口之间,用于泄洪,调节鱼嘴流来的水流量,避免过多涌入内江。宝瓶口是引岷江水入内江的总入水口,由人工凿开的玉垒山,成离堆。1949年时全堰灌区仅为两百余万亩,现在已扩大为八百余万亩。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

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泻洪平灾”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到都江堰来参观的中外水利专家,在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精妙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已。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cd5cf01000brk.html3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