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宇宙十月 > 日志 > 散文游记 2007-11-05 | 二十天环游华南(第五天 青羊锦里望江楼) 标签:望江楼 退房 小强 成都 张飞 晨九点,非常舒服地伸着懒腰下了床。对四川盆地的天气不能太苛求,虽然有些薄云,但应该算是大晴天了。收拾好东西,退了房间,在楼下的小馆解决早餐,再次核对了地图,踏上了成都第二日的旅程。 仍旧在昨晚下车的地方上车,继续环城转下去四分之一个环之后,来到了位于城市西面的“青羊宫”。这是一个道教宫观,建于周朝,兴盛于唐,历经沧桑,至今仍保持原有规模。寺庙去过不少,道观却是头次,进得门来,见到供奉的青羊雕像,氛围有些怪异,感觉手足无措,生怕不经意间破坏了人家的什么规矩。还是到此一游的态度,趁别人在烧香叩头,我们则透过相机观察宫内的建筑和园林。王是一个挺有艺术天份的人,光是钢笔书法和篆刻就足已让我汗颜,更未曾料到他竟和园子里一个卖字画的聊起了张大千——一溜儿字画挂在竹林,据说是卖家本人的亲笔临摹。我是不大可能会去买他一幅钟馗挂在家中的,于是不再恭听临摹家自述的光辉业绩,一头钻进了竹林小径。 青羊宫规模并不大,很快就转到了出口附近,意犹未尽中,发现了“素食养生堂”,久闻素食斋饭的色美与滋补,何不趁此机会美食一番!窗前坐下,与前来招呼的MM刚一搭话,就意外地被她认出了“新疆人”的身份,原来也是一个说着标准普通话的老乡!正欲攀谈,伊犁姑娘却欲言又止,可以理解,毕竟任何饭店都是禁止服务员与顾客聊天的。 价值53元的菜肴一一端上来时,确实让人胃口大开,要是不细看的话,真以为是回锅肉、红烧排骨之类的普通荤菜——这些用土豆片、笋尖、面粉为原料的作品基本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然而对我等肉食动物来说,嚼在嘴里味虽不错,却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相比之下,一个叫作“仙丹老君炉”的菌汤就很“货真价实”,迅速被抢喝一光。 隔壁就是一家茶馆,记忆中四川和广东的茶馆文化是久负盛名的。当然,广东的“茶”还包含好吃的点心,而这里的“茶”就是清茶一壶,朋友一圈,烟雾中透着嘈杂,各种年龄的浓重方言虽然并不能完全听懂,却能明显感觉到惬意与满足。要不是时间有限,真想拉一把竹制躺椅,叫一壶毛峰,细细品味一下这对我来说恍如隔世的、带着厚重乡土气息的巴蜀茶文化。 出来青羊宫,搭的直奔武候祠,这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堂,始建于公元六世纪,经不断修缮,已成为了一座绿树成荫、院落井然的园林,存有各朝代的碑文、此外还有刘、关、张的塑像,因此在我看来,用今天时髦的词称之为“三国主题公园”应不为过。 记得杜甫有诗句云: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林。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夜黄鹂空好音。 虽然不敢确定,但我想这位唐代大诗人诗中描绘的非此地莫属,当然,如果深入其中,也许能得到答案。然而经过商议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景点。一来时间有限,二来查阅简介并没有发现有特别值得参观的地方,再者,武候祠和锦里有的地方只是木栅栏相隔,已经能够满足我等“到此一游式”游客的胃口,于是一头钻进了锦里那充斥着古今中外的氛围中。 这里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仿古建筑居多,融入了现代元素,虽然十分整洁干净,但也缺少一种原生态的魅力。街口一个黑脸的张飞在叫卖“张飞”牛肉干,那脸可真黑,赶得上人群中呼朋引伴的印度游客。几个吊带衫美女将一个吹糖人的小伙团团围住,我很佩服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心定自若地自由发挥。街尾的小吃显然最具吸引力,经不住诱惑品尝了一份糍粑和一份龟令膏。最后在一个卖木镜子的摊前停住,这种小工艺品做工不错,外壳还雕刻有杜甫草堂的写意风景,又实用又彼有纪念意义,选购了几只以备赠送亲友。这就是锦 里,一条国际化了的小巷,巴蜀文化的微缩窗口,又充满着浓浓的商业气息。 最后一个景点,我们选择的是位于城市东南的望江楼,一座竹的园林。虽然从曲指可数的几个游人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欣喜,但是品种过百的竹林在新疆是绝对没有。望江楼,4层30米高,又叫崇丽阁,因唐代女诗人薛涛而闻名,同为唐代,一时也搞不清她和杜甫是什么关系了,光是在竹林小憩、登高望远,享受着宁静安逸与幽幽竹香就足已让我们忘记了院外的喧嚣尘世。 搭乘了一个电台呼号叫作“耳朵”的出租直奔火车站,N857次9点15分才开,时间还有,但是还要在下班交通高峰期穿越大半个城区,另外取行李、吃晚饭的时间也得预算在内。车载台里不停地呼叫着“耳朵、耳朵”,司机解释说那是一个朋友在约他收工后一起去喝酒,每天跑车很枯燥,装一部车台、取一个呼号,大家由陌生到熟悉,从声音交流开始了深厚的友谊,这难道就是旁边这位精瘦小伙取名“耳朵”的原因?和网络聊天交友真有几分相似呢。此时,他一边竖起耳朵聆听着各路同伴通报的路况,一边和我们协商快捷的路线,征得同意后便猛踩油门,左突右闪,这让我们有了多余的时间临时决定再到火车站附近的五块石电子市场去看看。 成都火车站的西北方向,是连成片的大型商品集散地,有好几座批发市场,已经不仅仅是辐射四川,甚至是陕西和西藏的客商也常常来此进货,日用百货当然是不足为奇,一座专业的性保健品市场就让我瞠目结舌了,这种在很多城市还是掖掖藏藏的商品,在这里竟然大宗批发,真是大开了眼界。然而一直到了五块石电子市场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招牌,因为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我们的时间也很紧。王很懊恼,此前他听说这里的电子市场很有名气,可以挑选到物美价廉的二手或者积压的电子产品。这当然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但是毕竟失去了这个机会,还是留点遗憾让成都再增加一分吸引力吧。 晚餐时间,拖着疲惫的双腿,按照葛优选择“全球通”的理论就近挤进了一家餐馆,叫了一碗米线和一碗排骨面,汤汤水水,既减肥又解乏。然而接近尾声时,一只小强的尸体浮出汤面,看了看王,正在品汤,于是迅速挑出用纸巾盖住(记得在大学时,曾经从碗中挑出一大块煤碴,结果却让对面的同伴呕吐不止),毕竟这只小虫是在我的碗中,和他那碗没有直接关系。饭后小憩,还是忍不住揭开纸巾向王斥苦,不料他很平静:你这很不错了,看看我的…… 待他揭开纸巾,定睛看去,却是零散的半只小强。 面对暮色中的车站广场,坐在德克士西餐厅打发出发前的最后一点时间,那感觉,一丝眷恋、一丝期待,想起了童年时的小说《银河铁道999》,铁郎乘坐着星际列车准时到达、又准时离开一个又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星球,想必作者就是从火车旅行中获得的灵感。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这种在路上的感觉,仿佛并不太在意游览的目标,更多是享受这种从一座城市平移去下一座城市的体验…… 再次来到邮电招待所取出了行李,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小窍门:一般的酒店、招待所都愿意为已经退房的客人继续免费存放行李,既安全又方便。车厢内乘客不多,这早在意料之中,400公里的路程,相比高速公路,火车并不占优势,而我们看中的,是宽敞的环境、舒适的床位,还有节省下来的时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这都应该算是不二的选择。仰躺下来,忍不住又冒出了我的那句口头禅:这人哪,还是躺着最舒服! 列车在幕色中缓缓开动,手机也开始热闹起来,小姨子用彩信现场直播了几张果果的照片,还来不及细看,又有更重要的电话打来。二姐夫的原籍正是在重庆,而他此时恰好在这里养病,是否和他联系成了我这个旅游者难以抉择的事。他的病不轻,伯母在身边照顾,我很怕给他们忙中添乱,但如果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在礼数上又说不过去。几经反复,妈打来了最后一个电话:热心的伯母在得知我的行程后,一口回绝了任何可能打扰他们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