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秋十月稻城行(流水游记和实用攻略 |
[游记]金秋十月稻城行(流水游记和实用攻略 |
2007-07-16 live.com |
November 05 金秋十月稻城行(流水游记和实用攻略,实在等不及了,先出前4天的) 时间:2006年10月16日——10月25日; 地点:上海—成都—丹巴—新都桥—稻城—亚丁—稻城—新都桥—康定—海螺沟—成都—上海(见地图) 人物: 黄瓜秧子(25岁,因酷爱吃黄瓜而得此名,她还有个名字叫“仔妈”;注:仔仔是她养的一条金毛犬) 阿佟(35岁,又名“点妈”,因为她养的一条斑点狗名叫“点点”) 褚会计(49岁,又名“露茜妈妈”,她养的小狗名叫“露茜”,虽已是资深财务,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 我(29岁,因为带了3位“狗妈”同游,所以又得别名“狗头”) 辉哥(41岁,姓李名辉,经历坎坷、技术娴熟的包车司机,不熟的时候我们叫他“李师傅”,等离开的时候,都叫他“辉哥”了) 过程: 第一天(10月16日):上海——成都住:蜀都大厦宾馆 一大早,来自五湖四海的4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8点25分,FM9541航班顺利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2个半小时后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在那里,我们见到了辉哥,也看到了此后8天的坐骑——国产丰田霸道3400(见图片),这是辆今年8月才买的车,刚经历了一次西藏行的考验,完成了磨缸,车况不错。而辉哥呢,乍一看有点匪气,还挺磨蹭,后来才搞明白,原来他为了让我们少走路,违规停车,被可恶的管理人员卯上了。好说歹说,最后还是罚了100了事,这件事让我们对仗义的辉哥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成都的第一顿午饭是在“菜根香”吃的,普普通通的连锁川菜馆,味道却出奇的好,四菜一汤(这也成了我们后来5个人点菜的标准)个个见底,算帐不过100出头一点,比上海的川菜,实在不知强了多少倍。饭后,与旅游公司签了租车合同(后来知道,订旅游公司的车,其实是被盘剥了不少),预付了部分车费后,我们在超市疯狂采购起来,光饮料就买了矿泉水、王老吉、特仑苏3大盒,还买了2个柚子,并席卷了超市里所有的小黄瓜(黄瓜秧子就是这么得名的),一股脑扔在辉哥的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在成都的住宿,我们按照携程的推荐,住在市中心的蜀都大厦宾馆,别说还真不错,虽然只有3星级,但238元一个标间的价格,也算物有所值了。再加上酒店附近就是成都最著名的商业街春熙路,让人感觉还有点超值。下午,按照计划,我们原本想寻找一家地道的成都茶馆,感受一下当地的气氛,可最终没有找到,却意外地发现了“文殊坊”,当地新近开发的一个卖传统工艺品的好地方(后来成为我们采购礼物的宝库,这是后话),在那里有不少不太见到的小玩意,有创意又不贵,不过因为怕重,我们决定离开四川时再来逛。 晚上,我们最后还是回到了春熙路,在龙抄手总店品尝了成都小吃套餐,蛮贵的,一个人要58元,不过可以吃到12种小吃,光听名字就觉得有意思:龙抄手、担担面、钟水饺、川北凉粉、油茶面、蛋烘糕、叶儿耙、三合泥、赖汤圆……而且口味并非清一色辣的,而是甜酸鲜辣样样有,着实诱人啊。 第二天(10月17日):成都——丹巴(约340多公里)住:丹巴美人谷宾馆 从成都到丹巴,有不少路在修,辉哥建议早点走,事实证明,这条路的确难行,这一天基本都泡在路上了。 清晨7点半,顾不上吃早饭,我们从成都出发了。2个多小时的高速公路后,我们来到都江堰,本想缅怀一下这座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可没想到都江堰外新建了公园,门票还不便宜,思量了一下,咱远跳了一下李冰的雕塑,就撤了。 随后的路程就没那么顺利了,一路颠簸,因为修路,不时出现“拦路虎”,甚至会因为要吊起路边的一块大石头而堵上半个小时,所以走走停停,到达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时,已过正午。在熊猫餐厅匆匆用完餐,便买了门票,与大熊猫们开始亲密接触。说实话,30元一张的门票一开始我是觉得有点贵——不就是几只大熊猫嘛。可进去一看,绝对不是这么回事,这些散养在外面的大熊猫,可比我们城市里的强多了,一个个爬高爬低可灵活了,特别是大陆准备送给台湾的“团团”和“圆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步调一致,到了高处,还会搔首弄姿、左顾右盼,镜头感别提有多棒了!(见照片),一下子谋杀了我们不少“菲林”(实际上是内存啊,这一路内存永远不够)。 与可爱的熊猫拜别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艰辛的路程,车进入小金县界时,漫山遍野的积雪,听说这条路红军长征时曾经走过,遥想当年,没公路,也没汽车,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就连条件最好的老毛大概也只有骑马的份吧),何等艰难,又是何等壮举啊! 翻过这座山,又过了大约2个小时,已是黄昏,颠簸了一天的我们也开始在车上昏昏沉沉。这时,转过一个弯,忽然发现路边停了不少车,聚了好多人,顺着人们的目光望去,远处原本躲在云彩背后的四姑娘山,此刻竟然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云开雾散间,夕阳照射下,雪山泛出金光。我连忙拿出相机留下这“蜀山之后”的靓影,而围观的人群里,一些善男信女口中念念有词,格外虔诚。听说,雪山在藏传佛教中是神山,我们能看到,就说明我们有佛缘,不由得心中欢喜。继续前行,黄瓜秧子突然蹦出一句:“没这一路颠簸、走走停停,还看不到这‘日照金山’的美景呢!”,想想这话有理,虽然损失了时间,但能看到雪山也算是一种补偿吧,有失必有得嘛,所以说,做人吧就得时刻怀着感恩的心! 夜色沉沉,车到丹巴,按照网上指示,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入住了丹巴美人谷宾馆。 第三天(10月18日):丹巴——新都桥(约151公里)住:新都桥木雅德喜锅庄 丹巴出美女,这不是我的妄断,而是许多到过这里的文人骚客的共识,丹巴还有个景点叫美人谷,这也是我为什么对美人谷宾馆情有独钟的缘故。虽然,美人谷里的美人大多已飞出谷中,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去闯荡了。不过,我们在丹巴还真的遇到了一个“美人”。 上午9点,我们驱车7公里,来到甲居藏寨。车刚停稳,一个清秀女子迎了上来,怯怯地问我们要不要导游,30元。还没等我开腔,善解人意的阿佟知道我在丹巴的一大愿望,就是见识一下丹巴美女,连价也没还(不过30确实不贵),就抢着答应了。进寨的路上,美女导游告诉我们她叫格玛,今年21岁,已经是一个2岁男孩的妈妈了,我的天!驴友们也真够夸张的,围着格码不问景色不问风俗,就关心她男朋友多大,几岁认识,几岁谈恋爱,几岁婚嫁等“八卦”新闻。格玛也蛮大方,有问必答,还觉得我们这群来自大上海的游客挺随和挺好玩的。 一路赏景,一路留影,不觉竟下起了雨,且越下越大,格玛就带我们去了村长家。在那里,五彩斑斓的藏式客厅,点火烧柴的老式炉灶都让我们觉得新奇不已。这时,雨渐渐小了,远处的云朵里透出了几缕阳光。我爬上屋顶,看到这里满是黄灿灿的玉米,而这黄色,与土墙上红白黑以及天空的瓦蓝色,构成了奇妙的色彩组合。蹲下,把相机贴近玉米,用它做前景,轻轻松松就拍下了许多好照片,阿佟依样画葫芦,用傻瓜机拍出的照片一样不赖。 离开藏寨的时候,我们和格玛已经很熟了,她到村口继续拉生意,顺便把我们送出去,我们还“骗”了一个小家伙一起出来送我们,村长的儿子,其实也不是骗,我们看那孩子可爱的紧,就要他也送我们出来,还许诺给他上海带来的好吃的。好说歹说骗到村口,才发现承诺没法兑现了,辉哥把我们的车开到山下停车场,弄了另外一辆车来接我们,我们不想欺骗孩子,就要给他钱买糖吃,格玛推脱了几次,终于拗不过收下了。感觉格玛和她的乡亲们太淳朴了,赚钱都显得羞羞答答,而我们似乎把钱看的重了点,好象钱可以买到一切,可以弥补一切,其实绝非如此。 相比之下,梭坡乡的碉楼我就不愿意多费笔墨了,虽然在不少游记中都提到过,可我印象不怎么样。一是景色一般,二是走路太累,车开不上去得徒步,三最重要的是民风不太纯,提醒想去的人,爬到碉楼的顶是要收钱的,15元一位,吃饭速度慢不说(因为在山坡上,原材料都得现买,特慢,为此还让辉哥饿着等了很久,实在过意不去),价钱也不便宜,20元一位,还素多荤少。此外,这里不像甲居藏寨那里,事先跟你说明,而是先诱骗你爬了吃了,再收钱,你最好准备好零钱,不然还告诉你找不开,明目张胆的要小费。 两个地方玩好,已是下午3点,惨了!美丽的塔公草原、塔公寺看不到了。紧赶慢赶,在太阳下山前,到了塔公草原,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又是在黑漆漆的晚上,才到下一站新都桥。一路赶路,错过了光线最好的傍晚,好在回来还从这里过,回来再补吧。晚到还让我们错过了网上推荐的鑫泰酒店,换了家,木雅德喜锅庄,每个人50元一晚,还凑合吧。 第四天(10月19日):新都桥——稻城(约429公里)住:稻城亚丁宾馆 从新都桥到稻城,是这次旅行中,行驶里程最长的一段,还要翻过好几座将近5000米的高山,好在沿途的景色不错,一路拍一路行,体会“在路上”的感受,也是不错的。 离开新都桥的时候,其实有点心有不甘,因为这里号称“摄影家的天堂”,我虽然不是什么摄影家,可拿着一台佳能EOS30D,在这里无所作为总说不过去,多少有些遗憾。好在,回来的时候还要从稻城原路返回新都桥(这也是这次行程中唯一重复的路段),到时候再补吧。 走在路上,发现遗憾其实大可不必。虽然在新都桥镇没来得及拍什么,可上了路风景真可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山顶上如瀑布般一泻千里的云海,山谷中红黄粉绿的秋叶,垭口旁随风舞动的各色经幡,还有蓝天白云下,那广袤的草原和星星点点的牦牛。每一幅图景的出现,都像条件反射一样,催促着我大喊“停车!”,然后跳下吉普,赶紧拍照。 这天的午饭是在理塘吃的,吃高山冷水鱼,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贵”!的确是贵,一个人要60元,是我们这次旅程中吃的最贵的一顿!但如果要再找一个字,那就是“鲜”了!到底是高山的鱼,虽然其貌不扬,但在辣汤里汆着,就着各种蔬菜、菌子、粉条,别说有多鲜美了!就是有点担心,这种冷水鱼会不会越捕越少啊!那将来肯定更贵了!不过,考虑到饿着的肚子,这顿照例吃了个底朝天! 傍晚的时候,总算进入了稻城地界。没来的时候,把这里想象成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可到了这里却发现,远不是这么一回事,能远眺雪山的土包、山上的石刻,全都有景点指示牌,最绝的是,著名的红草地原来不是什么摄影家跋山涉水找到的景致,而是公路边一片红色植物长的比较茂盛的水塘,当地人竟然把它圈了起来,交十块钱(交多少钱全是把门的一句话,也没票)才能进入拍摄。我拿了记者证,他们倒也识相,没收我钱就让我进去了。刚进去,看到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小孩穿着鲜艳的藏袍蹒跚而行,就拿起相机,这时画面里又挤进来3个小孩,比这孩子大,也嚷嚷着“叔叔拍照!”,看着这一张张可爱的脸,我毫不犹豫地摁下了快门!糟了,一刹那我意识到,这是个陷阱,果然,除了那个最小的,其余的孩子立马变了脸,问我要钱,而且盯劲十足,一开始竟然每个孩子都要10块!那哪儿成,最后把他们大人叫来,我付了5块钱,才让我走!(有照为证,见附图) 到了稻城依然如此,按照网上推荐,我们住进了稻城亚丁宾馆,当地最好的一家。可报价却和网上的价格大相径庭,网上说淡季220一个标间,可我们去的时候,前台开口就是320,而且不还价,TNND!更可气的是,这家宾馆下面还有藏族歌舞表演,要120块一个人,我们没兴趣,可入夜竟然可以免费欣赏,因为隔音效果实在太差!一直唱到晚上十点多! 另外一件可气的事是,晚上的烤羊,本来是本着打牙祭的想法,去尝试一下的,可没想到,这烤羊又老又咸,实在难以下咽,用辉哥他们当地人的话说,这个厨师啊,一定是自贡来的(自贡产盐)! 酒足饭饱之后,按照网上攻略和我原定的计划,本来是要去泡茹卡林查温泉的,可这时起了分歧:黄瓜秧子坚决想去尝尝鲜,可阿佟非常不想去,理由是穷乡僻壤肯定没什么好的设施和卫生条件。争执之下,最终决定实地去看一下,结果黑灯瞎火在村子里摸了半天,到了那里心里一下凉了半截,虽然也有小包厢,可那条件,我们城里的大众浴室都要差很多,实在提不起兴趣,只得作罢。 (未完待续) |
转自:http://xjisy1977.spaces.live.com/blog/cns!38ACB8789C886DF7!1118.entry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