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仁者的稻城、亚丁游记(2)

[游记]仁者的稻城、亚丁游记(2)

2007-07-21    sina.com.cn

稻城·亚丁

这个名称的写法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以及该县日瓦乡的亚丁村;其二是指两个相对独立的风景区:泛县城风景区和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自所以要谈到行政区划,是因为四川省把隶属于稻城县而很少为外人所知的日瓦乡改名为香格里拉乡。我认为,这样一来反而人为地把县城区域排除在外了。然而,无论是藏经中所描绘的超凡脱俗的香巴拉王国,还是詹姆斯·希尔顿受此启发创造出的乌托邦式的人间胜境——香格里拉,其人文精神更能在充满田园风光的稻城周围得到体现。

前一天到康定时就已买了第二天早7点去稻城的车票,临近发车前,20座的中巴车基本坐满。在车上结识了几位同去稻城的游人,交谈中相约同游亚丁。

10:00车过海尔寺山,海拔4412米。由于几天来是逐步上海拔的,肌体对高原已有较好的适应,所以此时并无任何高山反应。

11:40到达雅江县,停车吃饭。

12:15沿雅砻江走婚大峡谷向135公里外的理塘进发。

16:30车到理塘。理塘是川藏南线上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是进出西藏的人员、物资主要聚集地,也是长年行驶在川藏线上的司机们休息和揽货的地方。如果想在理塘停留的话,可考虑入住“稻城亚丁接待中心”。这里不但菜肴味美,还能从众多的司机口中听到发生在川藏线上各种稀奇古怪、匪夷所思,有时又异常悲壮的故事。

19:30车到海子山。海子山位于稻城以北60公里处,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坐落于稻城县和理塘县之间,平均海拔4500米,是四川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帽体,冰蚀地貌发育比较充分,沿途冰蚀、岩盆星罗棋布。冰飘砾、角峰、U型山谷这古冰川的三大特征随处可见。我一直有在这地方寻找冰臼的想法。遗憾的是,尽管我们一再要求,司机也只勉强答应在此停留10分钟。

海子山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它看上去更象一座微微隆起的台地,山顶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川漂砾,而这些铺天盖地的乱石又杂乱无章地镶嵌在支离破碎的海子里。刚一下车,凛冽的山风夹带着高原上少有的湿气穿透了我的防风衣,胸腹间感受到了针刺般的寒冷……。为了更好地记录海子山特有的地貌,我在石头堆里来回跳跃,寻找着最佳的拍摄角度。当我站立在高高隆起于周围一切的二百万年前就已基本行成的浩瀚无垠的石海上,在一次次按动快门的同时,我又一次感到了人类历史的短暂和在大自然面前人的渺小。此时,早已习惯了人造空间的我,面对着广漠的荒凉和寒冷竟有一种来到另一星球的感觉。

回到车上,我第一次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望着窗外的一切,我不由得感到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从自然角度讲无疑是对养育了我们的地球进行了一次无休止的蹂躏。

20:30班车抵达稻城。

稻城距康定432公里,距成都770公里。它位于横断山脉边缘,古名“稻坝”,系藏语译音。“稻”为边,即沟尾的意思,“稻坝”意为山谷沟口宽阔之地。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逶迤苍莽。既有横断山脉特有的山脊河谷相间的大落差,又有第二台地中常见的幽深诡秘的低海拔河谷,地型天然地分为高山寒带、山地寒温带,山地暖温带三种气候带。县城海拔3740米,人口约3万,居民以藏旅为主,县城不大,但较为干净,主要街道有两条,东西街和北街。

稻城泛县城风景区主要包括海子山景区(虽然有差不多一半景区在理塘县境内)、俄初山下的万亩青杨林以及从县城到桑堆乡一路上的由河流、藏屋、黄杨树、红红的沼泽、静静吃草的牦牛所组成的自然美景。而这一切都映衬在深蓝色的天空和黄色的山梁下……。

对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来说,这里有能想象得到的一切,更有想象不到的一切。

车上结识的10人一下班车便在客运站与上前揽客的个体司机谈妥了第二天去亚丁的包车:10个人2辆车700元来回。以前每到长假,个体客运车就常被取缔,游客只能坐当地旅游部门的客车,单程票价110元,贵得出奇。

走出客运站,我没有任何犹豫地选择了在背包客中知名度很高的“亚丁人社区”。2人间,每个床位20元,算是便宜了。最诱人的是可以免费上网。其他设施尚可,被褥还算干净,唯一不足的是由于用井水,晚上回旅店洗澡比较麻烦,要叫服务员打开抽水泵才行,且水量很小。

“亚丁人社区”位于东街,晚上在其西侧空地上会出现一排专做烧烤的大排档。一边喝着低度青稞酒,一边品尝各式各样的烧烤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宵夜方式。

第二天一早,送我们去亚丁的车子准时等在了社区门口。

我们这辆车的司机叫忠拥择仁,一个英俊潇洒的藏族小伙,说话声音洪亮,唱得一手好歌。一路上每当车子临近一座寺庙或每到一个山口,他都会摘下毡帽,口中念念有词地做着祷告。坐在这样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开的车上,我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久违的安全感。

从稻城到亚丁有110公里。前76公里,也就是稻城到日瓦乡这一段路况很不错,全程柏油路面。亚丁景区的大门就设在日瓦乡,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28元,学生可凭证打对折。

景区门前有一条向左的叉路通向蒙自乡,蒙自的海拔较低,属山地暖温带气候,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青稞能两熟,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尤以核桃出名。蒙自大峡谷全长13公里,峡谷间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一条还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很好的徒步线路。

车入景区不远,原先的柏油路面突然变成了碎石土路,而路程牌上显示到龙同坝还有34公里。

车辆在坑坑洼洼的碎石路上颠簸行驶,在临近终点的山路旁,出现了两处明显的火烧林,大片大片被烧得只剩下黑黑躯干的松科植物很突兀地竖立在山坡上。据忠拥择仁说,那是前两年因雷击而烧毁的。

我们的车子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驶完了34公里土路,于中午12:30到达龙同坝。这里海拔3750米,已是车辆能到达的最高处,也是我徒步亚丁的起点。告别了忠拥择仁,我背起了背包,和另外三人一起跟在同伴的马后,向着4公里以外的珍珠海走去……。

亚丁景区方圆近千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三座完全隔开,但相距不远,呈“品”字型排列的山峰。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和东峰夏诺多吉的海拔都是5958米。藏民把这三座雪山称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也就是“终年积雪的三座扩法神山”之意。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文殊、金刚手为三座雪峰命名加持,因此这三座雪山又被称为三怙主雪山。据说,绕神山转一次相当于念一亿遍嘛呢经文的功德。与神山相呼应的是三个分别被称作珍珠海、牛奶海和五色海的圣湖

去珍珠海要沿着马道小坡度上行到冲古寺,过冲古寺上山,沿着松树林中的山路左走,穿过一片不算太大的草甸后便能看到隐藏在树林中的珍珠海。

珍珠海不算太大,与大多数高原海子不同,它的湖水是绿色的。细看后发觉其颜色并不单一,由湖边嫩绿色逐步过度到湖心的深绿色,平静如镜的湖水在深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发着幽幽的光芒,仿佛就是一块跌落在人间的翡翠。此刻一头牦牛神定气闲地走到湖边停下,目无旁人静静地啃着树叶,使圣湖在寂静中又显生机。总认为这样的环境是让人思考的好地方,如果真能做到内心象这一泓湖水般波澜不惊,也许就真的能听到神的呼唤。

在圣湖旁有一座玛尼堆。据说,只要口念六字真经顺时针绕玛尼堆走三圈就会得到菩萨的保佑,我很虔诚地照做了。

从珍珠海返回,到冲古寺时,同伴们已无心徒步,纷纷毫不犹豫地花70元骑马到我们今天的营地——洛绒牛场。

从冲古寺到洛绒牛场其实不是太远,大约7公里山路,垂直上升450米,全程碎石路面。与前几年相比,沿途的卫生状况好了许多,不见有什么垃圾,有的只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数不尽的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及经幡。途中路遇三位广西南宁的徒步客,交谈中发现他们都到过上海,我也数次去过南宁,共同的话题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天南海北,说说笑笑,没有了疲劳感觉,一路走去就远远看到了洛绒牛场的接待站。

洛绒牛场被三座神山环绕,海拔4190米,是一块面积不算太大,地势相对平缓的高山草甸,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有日瓦乡的藏民来此放牧,是一个季节性的牧场。景区接待站位于牛场南端,碎石路的尽头,除餐厅为木结构建筑外,提供给游人住的是清一色的军用帐篷。

骑马的同伴已先到了,正坐在餐厅里等我上来一起用餐。餐厅的黑板上写着常见的十来个菜名,比较不常见的是它们的价格,素菜一律15元,加了一丁点肉的就算荤菜,一律20元。价格勉强能接受,但味道就不怎么样了,高压锅压出来的饭更是硬的象颗颗石子。但此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面对不算可口的饭菜也没见有任何人抱怨。

饭后,刚走出餐厅,凛冽的山风裹着雪粒劈头盖脸向我们袭来。抬头看天,不象是下雪的样子,这应该是强劲的山风把对面夏诺多吉山上的粒雪吹起后落下的。躲避着风雪,大家钻进了军用帐篷。每个帐篷里,分两排挤放着十张钢丝床,被褥潮潮的散发着异味,由于前一天这里下了一场大雪,帐篷里唯一能走动和放背包的地上满是泥浆,正当同伴们大发牢骚时,收钱人进来了。

“每个床位80元。”面无表情的她说出了一个让我们吃惊的数字。

一路住惯青年旅社的我们对这个黑市般的价格感到难以接受,开始出现高山反映的同伴们与收钱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接受他们的价格,要么走人,而这两个选择对我们来说都是难于接受的。

利用争取来的商量时间,我决定到牧民那里碰碰运气。

牛场的西面散落着十来座由石块垒成的窝棚,住着5、6户藏民,我挨家打探,他们基本上都可提供住宿,当询问费用时,好客的藏民都是同样的回答:“随便给吧。”我看过其他人的游记,一年前的行情是每人10~15元,我便以每人20元的价格谈妥,虽然我知道再低的价格他们也会接受,但我不想那样做。

当下我便返回帐蓬,不顾接待站的阻挠,领着一帮朋友浩浩荡荡地投奔了藏民。

在十三个人里面只有我和一位勇敢又漂亮的MM带着睡袋,我们两个便去了一户没有额外被褥提供的藏民家。

此时天已渐暗,推开虚掩着的门,发觉屋里里没有灯,也没有窗,通过门口照进的暗暗的光线大致能看清室内的陈设:房屋约有十五六平方米,离门口不远的地上横躺着一头刚出生的牦牛,从僵硬的姿势上看,因该是一具尸体,上面被撒上了少许青稞粉;靠近屋子中央有一个火塘,火塘里的火已熄灭,只残留着几处火星在昏暗的室内一闪一闪地发着红光,看得出主人已准备入睡;火塘两旁的地面上不太平整地铺着木板,右手边的木板上堆放着被褥,那是她们的床;而另一边的板上空着,那应该是我们睡的地方;石块垒成的四壁已被烟火熏得发黑,表明小屋已有不少年月了;唯一能算得上家俱的大概就是火塘后面靠墙放置的一个不大的藏式壁柜,壁柜的格子里凌乱地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看到我们到来,女主人便忙着将已熄灭的火塘重新点燃,并在准备给我们睡的木板上铺了一层毡。安置停当后,我们围着火塘一边喝着味道虽淡但很纯正的酥油茶,一边与纺着毛线的她们聊天。

这家主人是日瓦乡的,姐妹二人。姐姐也就三十来岁,妹妹看上去要略小几岁。她们养了十六头成年牦牛,平时住山下,只有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来洛绒牛场放牧。藏区的牦牛平日里不用人看管。白天天气好的话,她们就带上干粮上山挖虫草。只是最近几年虫草越挖越少,运气好的话,一天才能挖到二三支,每支新鲜虫草能卖7元钱,而辛苦一整天一无所获的事情也会时常发生。

我在藏区目睹过藏民挖虫草的过程,那是一种极其艰辛又需要很大耐心的劳作,必须全身趴在地上,用眼睛在草地上仔细地来回搜索,一旦找出比火柴杆还细的虫草后,还要小心地慢慢把它挖出来,弄断了就不值钱了。我也曾好玩地跟着藏民后面,趴在地上学着干这淘金一样的活,只半个小时,我就眼酸手酸腿酸脖子酸,一下子就耐心全无。

屋内,燃烧着的干柴在劈啪作响,不时有火星飞溅出来,火光映照在她们饱经风雪黝黑而粗糙的脸上,在她们安详的眼神里看不到对艰辛生活的任何抱怨,交谈中流露出的是超凡的平静与坚定,还有对山外世界的好奇。

也许她们已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们也因一天的行走而感劳累,渐渐地大家都显出了倦意,在道了晚安后我们便昏昏睡去。半夜醒来,我略感头痛。牛场海拔四千多米,白天因运动的原因,高原反应并不明显,晚上呼吸心跳变慢,心脏的输氧明显减少,便会出现头痛气急等轻度高原反应。在睡不着的时候,我只能通过千疮百孔的用片状岩铺就的屋顶数着天上的星星消磨时光,自喻为住了一晚超“五星”级酒店。虽然与星星对望无聊之极,但多少也得到了一点安慰,因为这满天的星星预示着第二天将是一个好天气。

似睡非睡挨到早晨5:00,当头顶的天空刚露出一丝灰白,我便钻出睡袋,穿好外套,来到屋外。昨晚我已测过方位,现在我将相机架设在神山央迈勇的东北偏东方向,等待着出现“日照金山”这一美妙时刻。

天色正由暗变浅,由灰白逐步变得深蓝,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

6:20初升的太阳渐渐地将央迈勇雪峰照得一片金黄。而此时,一轮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天空,我被这眼前这神山与日月同辉的景色惊呆了,好似天地间的壮美都集中在了这一刻,刹那间,我的感觉一片空灵……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忘了去按相机的快门。

此时此刻,在这广漠的高寒地带,万籟寂静,甚至连一丝风也没有,但我又似乎感到在寒冷的空气中有一股热量正慢慢地迎面而来……毫无疑问,这热量来自被太阳照得金光闪闪的央迈勇峰!而在这同时,我身边的一切也在瞬间被染成了金色……。

这是山的力量!这是神的力量!

一个多小时后,当我迈着有点麻木的双脚返回住处时,女主人已起床并为我们煮了整整半锅酥油茶,在连喝了两大碗后,我全身顿感暖融融的,僵硬的四肢又重新活跃,几天的劳累也荡然无存。

告别了好客的房东,我开始集合队伍。今天我们将徒步走向央迈勇,去近距离朝拜神山圣湖。

由于来回有十几公里,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我们中的4位已明显力不从心,他们将在牛场休整,等待我们下山后一起返回稻城。

尽管上山的路并不难寻,为避免迷路,我们还是请了一位藏民做向导。

7:20我们一行九人跟着向导向着央迈勇山脚下的牛奶海进发。

开始的一段山路较为平坦,基本上是沿着牛场草甸的边缘缓缓上升。约一公里后山路变得崎岖难走。好在整段路垂直上升只有300米左右。9:45在步行约6公里,翻过一道不算高的山梁后,我们终于见到了静静地躺在神山脚下U型山谷里的牛奶海。

牛奶海,藏语叫“俄绒措”。取名牛奶海是因为传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湖水会象牛奶一样洁白如琼浆。但我还没见过哪位摄影师的照片里牛奶海一如传说中的那样洁白,倒是海子边有一圈宽约二三米的细砂宛如牛奶般洁白。

今年的冬季结束得特别晚,直到我们抵达亚丁的前一天,这里还下了一场大雪,而此时已经快临近五月了。也正是这一场大雪使景区的气温骤降。牛奶海上结了一层薄冰,虽然没能看到碧蓝的湖水,但银装素裹的牛奶海似乎更名副其实了。

从央迈勇北坡一路而下的冰川极其雄壮,洁白中透着微微的蓝光。冰川的舌部位于海子上方约200米。大家来到海子边拿出相机,变换着各种角度,对着海子和冰川一阵狂拍……。

拍完照,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沿着牛奶海顺时针绕了一圈。期间没人说话,但每个人无疑在向着神山、圣湖默默祈祷。

离开牛奶海,我们下一个目标是在其上方300多米,海拔4480米的五色海。

去五色海的上坡路可以说是全程最累人的一段路。呈45度左右的碎石山坡光秃秃的,寸草不长,上行时脚底很容易打滑,好在我穿了一双登山鞋,借助登山杖,还算比较顺利地登上坡顶,同行的三位昆明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体力不支的他们不时地滑倒。等爬到坡顶,其中一位的手掌已被划破了数道口子。当我们围拢过去时,这位血洒五色海的老兄正一脸幸福地看着泪汪汪的新婚妻子为他包扎伤口,此情此景引得同行的男士门大为羡慕,有位还是独身的家伙心有不甘地发誓说:一定再来一次亚丁,一定要带上老婆,一定要血洒五色海。

越过山梁,深蓝色的五色海便整个跃入眼帘。五色海似乎比牛奶海大,可能是日近正午的原因,一半湖面上的冰已融化,深蓝色的湖水静静地倒映着天空的深邃,传说这是神山仙仍日的眼泪。这颗眼泪纯美而恬静,在冷峻苍凉的神山映衬下,透出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上山之前我们就被当地藏民告知,到了五色海,千万不可大声吼叫,凡人也不能用手触摸圣水,否则湖面上空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不想去求证藏民的话是否真实。作为凡人,我不想有任何打扰圣湖的举动,我甚至不想走得太靠近,生怕脚步声会惊扰了它原有的安宁。

我就一直静静地坐在山坡上望着五色海发呆。直到远处传来向导的催促声,我才缓过神来,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去追赶已经下山的同伴。

下山的前1公里路并没和上山路重叠。路很陡,比较危险。直到转过一道山梁后才依稀辨认出了来时的路。在这里,我们路遇了十来个手摇转经桶的转山藏民,而其中的两位妇女竟然连鞋子也没穿。穿着登山鞋的我们一路走来还时常感到有山石咯脚,而她们却能在这山石磷峋的地方光着脚转山走整整一天。我们不由得同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也许被神山圣湖所震撼,也许是被藏民虔诚的举止所打动,三位南宁朋友临时改变计划,决定跟随藏民转山。我们被同伴的决定所感动,除了赞叹已无话可说……。

分手前,我们六人把剩余的水和路粮分了一大半给他们,并祝愿虔诚的他们一路平安!

接下去的山路还算好走,但在快到牛场时,我还是感到了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一早寄存藏民家的背包重新背上肩。

在牛场接待站,一行10人重新会合,稍作休息后大家便找马下山,我决定还是按照原计划徒步下山。

17:00我走完了亚丁徒步的最后10公里山路,回到龙同坝时累得几乎虚脱。此时接我们回稻城的忠拥择仁已等在路口了。

回到稻城时已过晚上七点。尽管在稻城没见到更多的徒步客,但还是被亚丁人社区的老板告知,房价要涨二十元,二人间三十元一张床位。异常疲倦的我们已无心再与老板讨价还价,只求快快有个安顿之处。

由于亚丁人社区不能提供洗澡,我们便决定去城外的茹布查卡泡温泉。

稻城不但景色优美,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据说有二十余处温泉出露点,而位于城东南3公里处贡巴山北麓的茹布查卡最为著名。此泉与众不同的是不含硫,可直接饮用。

关于茹布查卡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美丽的仙女卓玛有一天路过贡巴山,看见一位老阿妈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洗衣,双手冻得无法伸展。仙女的悲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巧施法力,冰冷的河水立刻变成温暖的清泉。而用尽法力的卓玛却从此化成了俊秀的山峰,永驻人间,护佑着这里的芸芸众生。

出城的公路只延伸到茹布村村口,我们朝村里望去,里面漆黑一片,看不到一盏灯。

进村的土路坑坑洼洼,行车变得异常艰难,我们在颠簸的车里东倒西歪,几个人大呼小叫,看上去不象是去泡温泉,更象是去受刑。也许忠拥择仁见多了,根本不为这所动,照样边驾车边唱着歌,车速丝毫没减慢的迹象。好在这段崎岖的路并不长,15分钟后我们到达了茹布查卡。

茹布村有多家民间澡塘,我们去的是源头的那一家。清一色的单人间,浴资每人10元。可能是我们去得晚了,十多间单人澡池空无一人。但因忠拥择仁事前已与老板通过了电话,几间澡池里此刻已放满了热水。走入室内,蒸腾的热浪便扑面而来,透过水面上环绕的雾气能看到池水异常清澈,给人全透明的感觉。我急不可待地解衣脱鞋,一跃入池。

这是我离开康定后的第一次洗澡。水汽蒸腾,暖暖的水温缓缓渗入肌肤,在这一刻全身心都得到了最大的放松,多日的疲劳一扫而光……。

半个多小时后,当我惬意十足地坐在主人家的客厅里时,一壶刚煮好的酥油茶和一碗糌粑又摆在了面前。看到其他人似乎对这两样东西不感兴趣,我和忠拥择仁便毫不客气地吃了个饱。

在回亚丁人社区的路上我一路打着饱嗝,不时引来同车人的阵阵哄笑……。

现在我每每想起此事还时常发笑,但同时又感到,我无疑是在不经意间用略欠文雅的声音给稻城亚丁之行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完)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5e6f0101000015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