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稻城,亚丁,海螺沟游记之四 |
[游记]稻城,亚丁,海螺沟游记之四 |
2007-07-25 sina.com.cn |
2006--11--10 晴朗 日隆----小金----丹巴 昨晚从九点多一觉睡到了今天早上七点,十多个小时呢!开着暖气又暖和,睡的又香,今天的精神也就好的没话说了! 九点,进入了四姑娘山的另一个景点--双桥沟。这个景点是乘观光车游览的,然后在五个固定的景点停下来照相。所以相比较昨天要轻松一些。因此,在观光车上,暖气开着的情况下,我竟又想睡觉了~ 观光车上的其他游客也是一个团队,他们是从杭州过来的,清一色的男性,呵呵。因为来之前没有查这里的天气,都只带了衬衣,外套,连穿毛衣的都很少。所以一个个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冻的直淌鼻涕。看到他们,除了深表同情外,也不禁为我们的英明感到窃喜,虽然上下火车时候是很费劲~ 十一点四十,我们离开了四姑娘,开始向丹巴前行。中途路过小金县。小金县是革命胜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翻越大雪山——夹金山后,在小金县达维乡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并在两河口(今两河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两河口会议。留下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会议会址--天主教堂,达维会师桥、两河会议遗址及红军留下的石刻,遗物等革命文物。在达维纪念碑前,有几个小朋友勤工俭学讲解,可是因为我们要赶时间,所以只拍了照就匆匆离开了,事后有些后悔,当时应该给他们一些钱的,因为,那几个小孩子非常有礼貌也很懂事。 路过小金县城,发现这个小城非常的干净漂亮。此城依山而建,道路非常窄,小车却很多,环境卫生也很好,不愧为革命胜地啊~因为午饭定在丹巴,还要四十多公里的山里,于是我们在小金会师广场拍了一张照片后就继续前行了。 两点多钟我们到了丹巴。丹巴是嘉绒藏族风情文化的中心。地处甘孜州东大门,东可进入大九寨环线,西可进入大香格里拉环线,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重要景区之一。这个县城修建在狭窄的大渡河山谷两边,所以街道显的特别拥挤。这是个以美女,碉楼,藏寨著称的地方.一个伯伯嚷着说想去丹巴美人谷看美女,可惜行程里没有安排。呵呵。丹巴又称"千碉之国",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梭坡,我们先驱车5公里来到梭坡,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到了原本定好的假日宾馆,发现因为他们的失误,没有房间了,于是我们只好先吃饭,再找别的旅社。因为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大家都饿的很,所以饭菜一上来,很快就被吃的精光。这也是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在有饿的感觉下吃饭了,吃的非常香。饭店的两个青菜炒的很好,想是大火爆炒的。我是最不会炒青菜的,每次炒都是煮熟的,很难吃呵呵~ 吃了饭,我们找了另一家宾馆--新桥宾馆。这个宾馆的条件比那家要好的多,是新开张的,非常干净!不过我最衷爱的是房间里的那张小书桌,晚上正好可以把这几天的日记整理一下了~ 本来定好明天上午游览甲居藏寨的,因为考虑的下午光线好,适合拍照。所以,我们把行李放好后便出发前往这个刚刚被评为中国最美丽乡村首位的藏寨出发了!到甲居也不远,不过要翻一座特陡峭的山,下面就是很深的峡谷,路也特别窄,半个小时的山路,师傅还开的飞快,害的胆小的我坐在后面抓着车座上的把手一路闭着眼睛。 进了藏寨,考虑到人的天性,呵呵,我们请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来讲解,还专门让她换了一身很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这个寨子由上百家各具特色的藏居组成,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绿树之中,在落日爱美的余辉中显得美丽而宁静。女孩领着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一人五元钱,可以免费品尝里面的水果。藏式民居大多一宅一院,房子多为四层,底层为畜,二层为厨房,储藏室和锅庄房,三层作居室,经堂。四层被称为“拉吾则”。由于三层和四层的面积逐渐递减,因而在二层和三层的屋顶上分别形成“L”行平台,可供晾晒粮食和家人休憩。房屋下部多为泥石结构,外表涂以白色,或者白色与石头原色相同;上部为纯木结构,漆为红色,檐头的绛红色色带下,再涂黑色色带。 参观完寨子后,大家都争着和漂亮的女孩合影,连我们的岳师傅也拿着手机和她合了好几张,还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呵呵。美女的力量果然大啊~ 回到宾馆是六点钟。定了晚餐时间是七点半。于是我便在门口的小超市转了一回。买了两袋火锅料,呵呵,很想吃火锅啊!一个小本子和一副绣套。 晚饭菜的颜色很漂亮,可惜中午吃饭太晚了,大家都不饿,所以只吃了一点点。好可惜啊。回到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身体适应好多,伯伯们还喝了点酒。他们说要逛街去,我就回房间休息了。我住在5楼,窗户是临街的,可以看到烤全羊,看着就很好吃。不过,我可是没有心情吃了,在写日记之前,先坐在桌子前对着镜子臭美一回吧,因为脸浮肿了,在景区都没怎么拍照片,哼,这会儿自己给自己拍几张!之后,又把这两天的日记整理了一番。整理好后,看看时间已经快凌晨了。 好困啊,明天去摄影天堂新都桥,行程相对轻松些,可以睡到八点钟了,晚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f35fea0100066q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