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稻城游记四转战丽江 |
[游记]稻城游记四转战丽江 |
2007-07-27 whsky.com |
“记得站长和神父不久前曾去了丽江,不知我的感受能否得到你们的认同!!”
——不知道虫虫的感受如何(我跟虫虫到一地便各自东西了)。
果然,丽江古镇前半部分十屋九店,尽是卖银饰的。还剩一家或者旅馆,或者正在重新装修。街弄上游人摩踵撞肩,都是外来游客,不多的当地人也是拿工资做道具的。特别是小广场上,跳舞的那些婆婆,显然是在上班,引来一大群年轻的游客跟着跳。仔细一听,录音机里居然放的曲子是“打土豪,分田地......”。周围的饭馆,卖茶的不多,咖啡到不少,西洋咖啡馆的布置,叫人尴尬。
好容易跟着音乐——我猜是纳西音乐吧——来到一处院子,古色古香,一色老头,水磨墨镜,盖帽福字丝绸大褂,正襟危坐,如思如痴,旁若无人,丝竹之声溢满房廊天井,飘缥缈藐升上白云蓝天......
小镇后半部倒是正常居家的多,不过不是大门禁闭,就是出租成为租屋了。再过去,走到小镇的边缘,遇到了一个农贸市场,鸡鸭鱼肉臭烘烘一片,垃圾污水横流。只好有回头走,遇到几个人围着一个自行车香蕉贩子。于是也凑热闹买了半串香蕉,以为丽江风味必不然。但吃了一根,就发现跟俺内地一样,是放熟的,涩口,拧着麻烦,干脆扔掉了。跨过桥去,倒是正遇到孩子们从小学放学,穿着打扮却是与我所生活的城市没有区别。这使我忽然想到了国家的力量,全国一体化,谁也无逃于现代体制的改造。所以越发感到所谓旅游点上的所谓民族民俗,看来是“制造”的多,“自然”的少。
又走出小镇,看到两个女中学生在一个小店买炒饭吃(或是面,忘记了),感到“环境”好,想必也放心。于是决定也小吃一把。要了个煮猪蹄,一瓶啤,一碗炒饭。问猪蹄么价,回答是:“六......八块。”其实问也是问,管几块也吃的,至少是个纪念。
还没想清楚,两个小妹子走了。猪蹄上来,就着过期的啤酒,吃的挺香。只是手脚都很紧张——刚才餐巾纸檫桌凳,才发现为什么小店的桌椅看起来为什么如此“凝练厚重”:尽是油垢。门外环镇的大马路上汽车隆隆,灰尘一浪一浪望店里扑......所以,这一餐吃的感觉好豪爽。因为,老板在找我钱的时候,只收了我的六块。一口一声,认定我是电视台的。心里感到奇怪,我怎么长的就象电视台呢?!
羡慕小馨的心情。 神父,你是从中午走到夜里11点,而我却是从夜里12点才开始走,而且是和照片第三张的这位名叫宣科的老人一起走的(这老人也是我几年前去丽江那家小店的主人),一直走到晨时5点。我们一直聊着聊着,彼此都为丽江感叹着、伤心着,同时也开心着;叹的是今日的丽江人又将如何去传承和保留纳西文化呢?未来的纳西又将会演变成何等的纳西呢?伤的是今日丽江由因钱的原因给纳西古人和纳西古历史所带来的灾害,在老人的眼里我能感受到纳西人的那唯一残存的稚扑,也能感受到那份无奈和伤感。开心的是我们都能在彼此的心里找到那伤残存,因为我们心里都还保留着那份异样的“素”,虽然短暂,却能唱绝,都留着吧纳西老人,明年我还会去丽江的!!! (不过玉龙雪山怎么赞美也不过分:要死应当死在那里。----别,神父,要死俺建议去稻城的三大峰之一吧,人来世之净去归天也净,那儿才是真真正之净地。呵呵。。。 |
转自:http://www.whsky.com/whsky/bbs/dispbbs.asp?boardID=41&ID=8040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