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今年九月 瀘沽湖+亞丁+稻城+中甸+麗江+香港 之行

[游记]今年九月 瀘沽湖+亞丁+稻城+中甸+麗江+香港 之行

2007-08-04    backpackers.com.tw

從廣州來到香港,已經是這次旅行的尾聲了。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地方都有做些功課。
唯獨香港,自己並沒有刻意去看什麼旅遊書,
出發前看了好讀介紹南啊島,印象比較深刻,
便寫信給在香港的朋友Eddie,叫他帶我去南啊島逛逛。
後來真正坐船到了南啊島,從中環到榕樹灣大概半小時多,
這個島沒有多大,不過外國觀光客卻不少,
我們沿著山徑穿越了小島,中途有個海灘叫洪聖爺海灘。
我們脫了鞋子玩了水,讓我想起了北海岸的沙灘,
或許旅行快要結束時,都會浮現莫名的鄉愁,
那是跟你說,快要回家了,離家不遠了,
但心裡總有另一種掙扎,
行程中所有美好的一切讓你不想結束,
可是畢竟是要結束的,
因為這還不是流浪,目前不是。

這次的旅行依舊由成都開始,陰雨連下了幾日。
剛開始無預警地在成都多呆一天,讓我有點小沮喪。
因為行程沒有任何進展,而且往稻城的川藏線在雅江附近中斷了,
據說斷的很嚴重,這可讓我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待在青年旅社沒事做,只好陪同房的加拿大人Colin去買數位相機。
在雨天搭了公交車去了電腦賣場,然後用我很爛的殺價法,
幫他買到了一台不錯的Canon相機,
他也請了我去成都的西餐廳,香草天空,吃了Pizza。

隔天終於決定改變路線,先往南到西昌,接著去瀘沽湖,
然後再徒步去亞丁,繼續之前計畫的行程。
這時認識了一個江蘇的女孩,也打算走這條路,
於是就結伴同行了。

當天下午坐火車去了西昌,太久沒坐硬座,
坐的我腰酸背痛,還好晚上就抵達西昌了。
這個城市海拔一千五左右,我們打D到州民中去找Colin,
這裡的夜色頗美,氣候舒服,讓人感到很放鬆。
晚上就投靠Colin,他在民族中學教英文,
學校配了一間宿舍給他,還挺舒適的,設備也不錯,
晚上大家聊了天,他彈吉他,唱了幾首歌,
我在他的沙發上度過了一夜。

不管如何,旅行終究是有了點進展,
這讓人漸漸興奮起來,很是期待。

隔天一早,我們搭上中巴,搖搖晃晃地來到了四川的瀘沽湖,
瀘沽湖大部分是在雲南,四川只佔一小部份,
不過由於開發較晚,遊人不比雲南那邊多,
少了點商業氣息,多了點寧靜,
我們晚上住到了草海的青年客棧,
雖然叫青年客棧,但他不是國際青旅那種,
只是由本來的摩梭園改名成青年客棧。
負責的有兩位,一位是成都人劉偉,一位是摩梭人思格。
兩位都挺年輕的,也都蠻熱心的。

在這裡遇到了一位台灣人,
雖然才離家不久,但能在這遇到家鄉來的人,
依然雀躍萬分,話匣子一打開,
不怎樣的閩南話也可以聊很久。

蘇阿姨是一位陶藝老師,在台灣開過好幾次個展。
之前有機會去馬來西亞教一些有肢體障礙的小朋友陶藝,
後來為了繼續留在馬來西亞教陶藝,就去了福建念書拿學位。
然而台灣人敏感的身份,還有本身的個性,
讓她念書的這一兩年,吃盡了苦頭。
她跟我聊了許多事情,她的故事可以出一本書了。

蘇阿姨於是想趁著畢業,到大陸各地轉轉,
試圖想扭轉她心中對這片土地的壞印象,
然而她在這裡找到了。

瀘沽湖的美不只在景色,這的人也很可愛。
我們剛好遇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轉海節,
隔天我們就憑著思格的指引爬上山去,
想去看山頂的祈福念經儀式。
同行的還有一位自願來這教語文的老師,現在才大四。
不料走到一半不知道往哪走,
幸好遇到了兩位摩梭婦女,這對姐妹帶我們爬上了山頂,
誦經儀式正在進行中,天空時而晴朗,一會又下起雨來。
中午過後,那對姐妹邀請我們一起跟他們吃午餐,
她們準備了餅乾,泡饃,豬膘肉,
放在燃好的松枝上,烤上一段時間,
拍拍上面的灰塵跟炭火就可以吃了,
這些東西都都超美味的,連她們自己帶的茶都有獨特的香味。

吃完了飽足的午餐後,開始出發去轉山,
不過下起了大雨,她們一邊轉山還要一邊煨桑(燒松枝),
我們則是跟在他們後頭,走到山腳已經很狼狽了。
但心情卻是愉快的,跟她們姐妹倆一起合照後才回旅舍。

晚上我們在房間裡聊天,
有我,陶藝老師,蘇北姑娘,加上教語文的重慶小伙子。
大家敞開心胸談了不少禁忌話題,
聊了李敖,龍應台,張藝謀,談了六四,文革。
現在這一輩的大學生已經完全不知道六四是什麼了,
老一點的也被教導六四成為"學生暴動",
蘇阿姨說的話也不無道理,她說現在的中國青年,
多半是處於自大但矛盾的心態,
因為眼界無法看出中國以外的地方而自大,
因為社會風氣多半是言行不一而矛盾。

之後連繫上馬幫,找了兩位嚮導了兩匹騾子。
隔天就離開四川,前往雲南的瀘沽湖,
到了永寧市集買了些吃的東西,
再到溫泉住上一晚,休息一下,準備明天徒步。

雖然這一路天氣都不太好,到徒步出發那天,
天空奇蹟似地出現了藍天,太陽也露了臉,
嚮導都是普米族,小嚮導才18歲而已。
比起摩梭族人,普米族人生活更深山,跟外界的距離更遠。
因此,都摩梭人已經慢慢適應觀光產業時,
普米族人還多半停留在當地的傳統生活方式。
所以摩梭族人當起仲介的角色,抽取佣金,
而真正出賣勞力的普米族人,得到的酬庸,僅僅比佣金多出一倍而已,
這或許是不公平的事,
但現狀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

第一天沒走多遠,只是熱身運動,到了下午五點就紮營了。
山谷有道很美的彩虹迎接著我們,橫跨在草甸與山腰間,
有種到了天堂的感覺,美的有點不太真實。

小嚮導叫熊兵馬,挺好聽的名字。
不過他只上到小學二年級而已,許多字都不認得,
只知道自己的名字跟一些簡單的字,
教育在當地的確是很重要的問題。
去年有位深圳的女士想把他帶回家,供他念書,
可他不敢去,因為他覺得離家太遠了,
對於外界的恐懼是來自資訊的缺乏,
他甚至連身份證都沒有,
要離開這裡,對兵馬而言,是痛苦跟艱難的。

他告訴我他去掏過金沙,這裡曾經產金礦,
當年木里的土司就是因為金礦糾紛,慘遭刺殺身亡的。
掏金沙雖然累,但一個月總有750人民幣,
否則他只能放牛放羊,或偶爾當一次嚮導(可賺500人民幣)。

徒步這七天中,每天難度都加深一點,
平均一天走八小時,時速約四到五公里左右,
從兩千六百米左右的高度,一直爬到四千八百米的山口,
每天都要上山與下山,而且可能不只一次,
有兩天下著雨,最後一天過山口還遇到大風雪。
頭三天真是累死我了,但也得硬著頭皮走下去。
但後面幾天反而越走越有興致,精神也越來越好,
可能是習慣這種爬山的感覺了。

每天抵達營地最想做的事就是窩到篝火前,
讓熊熊的烈火烤著我的身體,
不管再怎麼疲倦,精神馬上會恢復過來,
對於生活在山中的人,或是在路途上的馬幫,
這堆火,無疑有多重意義跟巨大的重要性存在,
看著火星不斷從樹枝中迸出,飛向天空,
又立即消失在漆黑的夜晚裡,
大地上,只留有火光的速度與柴火崩裂的劈啪聲,
每個人都望著火堆出了神,在想些什麼

兵馬他們升火速度很快,一個砍柴,一個生火,
沒多久就有熊熊的烈火出現。
晚餐照例都是一菜一湯,加上一鍋飯,
雖然每天都吃馬鈴薯炒火腿,跟酸到不行的酸菜湯,
但現在想起來,
那種滋味不只是口中的,更多是心中的感受。
如果能在飯後來一杯咖啡,那已經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他們喝的茶都是從茶磚上剝一塊放入開水中,
再加點鹽就能喝了,配上青稞粉幾乎就可以吃飽了,
雖然鹹的茶喝不太慣,但味道挺不錯的。

兵馬跟我說了許多關於他自己的事,
在篝火旁一起聽著iPod傳出的音樂,
但我們之間的距離,
就像是生活在地球上兩個極端般遙遠,
卻又在一起生活了七天,在這個特別的地方。
旅行就是這麼奇妙的事。

最後一天抵達亞丁時,真有點依依不捨。
不知道何時還會回到這裡,
不知何時還會再見到兵馬,
不知道他喜不喜歡我給他的七七乳加,
在亞丁山上沖古寺旁度過寒冷的一晚,
我懷念起那令人感到溫暖與幸福的火堆,
我們也曾經那樣地生活過,
這是我不曾想過的,也想不到的。
生命的交錯有時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但卻又在那一剎那間變得如此真實。

結束了七天徒步,但勞累並未結束。
第八天轉仙乃日神山讓我們再次經歷翻山之苦,
騎了一小時的馬到洛絨牛場,屁股都要顛裂了。
山上氣溫很低,路也不好走,
有草甸裡的泥路,有溼滑的山路,
幸好在徒步時都習慣這種路了。
不幸的是昨晚在石板上滑倒,
結果今天又摔了同一個地方,左腳痛死了。
好不容易到了四千五百米的牛奶海,
再往上爬一百米高度到五色海時差一點斷氣,
因為幾乎是垂直的斜坡,
但從這裡看牛奶海的顏色很藍很美,
像是由天上落下的翡翠碧玉。
看到央邁勇神山露出時,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金字塔狀的尖頂,雪白的山峰,
襯著背後的天藍,有身在仙境的錯覺。

事實上可怕的在後頭,
我們根本不知道轉山有多遠,
爬了好幾座山頭卻還沒到,
每座山都越來越高,
天氣時好時壞,
一下下大雨,一下出太陽,
外套穿穿脫脫,一路上走走停停,
經過最高山口時(差不多也四千八百米)居然下起了大雪,
那時心裡想的,是我要活下去,
因為體力差不多耗盡了,
大雪奪走身體太多熱量,
幸好已經開始下山了,夕陽也漸漸探出雲端,
走到仙乃日山腳時,西方天空剛好呈現出美麗的晚霞,
精神與身體狀況都恢復了些,
終於在傍晚七點半回到了沖古寺。
走了整整八個多小時。

離開亞丁自然保育區後就去了稻城,
途經波瓦山景區,有著一座座美麗的饅頭山。
抵達稻城後,去拜訪了布嘎一家,
主要是受朋友之託帶禮物去的,
本來不打算在稻城多停留一日,
不過因為買不到去中甸的票而多待了一天。

多了這一天讓我覺得稻城是個很美的地方,
郊區的紅草地已經紅的,雖然還沒有出現傳說中天堂的顏色,
但我已經心滿意足。
自己爬上附近的小山丘,看看整個縣城的全景。
然後坐在溪邊發呆,看著地上的光影變化,
望著水緩緩流過腳下,慵懶地打著水飄。
我趁傍晚走去樹林裡散步,
在天黑前沿著河邊慢慢晃回去,
聽著風吹過樹林的聲音,
聽著河水在岸邊擦過石頭的聲音,
好久沒有這樣悠閒過了,
好久沒有這樣輕鬆過了。
這一天讓我對稻城的印象很好,
也讓我疲累的身體有了喘息的機會。

離開稻城抵達中甸也花了整整一日,
這也就是地圖上寫著香格里拉的地方。
住進了迪慶藏地青年旅舍,
認識了同房的三個人,
一個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Gigi姐,
一位瑞典人狂人,一位澳州女孩。

隔天早上我們先去了松贊林寺,
是一座在市郊的大寺廟,逛寺廟其實很快,
有不少大殿在整修,觀光客沒想像的多,
我又跑去跟喇嘛聊天,他們知道台灣喇嘛很多。
照慣例,喇嘛們也請我喝了酥油茶,
這次我鼓起勇氣喝了三口,
但是還沒沒喝完,頭又開始暈了,
看來我真的跟酥油茶無緣了。

下午跟同房的三個人包車去了碧塔海跟屬都湖,
碧塔海是很美的地方,
景區內已經完全整修過,公路跟棧道都是新的,
我們沿著草甸上的棧道走到湖邊,
天氣並不是那麼好,偶爾在雲縫間出現的太陽,
留下一道道不同深淺的光線,
讓整個草甸與海子呈現不同的顏色,
相當美麗。
我們坐在湖邊發呆,寫明信片,吹著涼風,望著草海。
沒多久天空下起了微微細雨,
在前往屬都湖途中,還下起了冰雹。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在雲南遇到冰雹了,
幸好抵達時天氣變好,讓在暮色中的屬都湖多些光影,
沒有遊人時,有種深厚的沉靜。

晚上我們一起去了古城區,參加他們當地的舞會,
上百個人一起跳著舞,圍著圈圈搖擺著全身,
大家開心地跳著,笑著,談論著。
到處都是燒烤攤,香味四溢,我也大啖好幾串,
真是令人沉醉的時刻。
後來我們五人一起去吃了氂牛火鍋,
肉質鮮美,也是超夠味的,
就這樣慶祝了短暫地相聚。

隔天離開中甸來到了麗江,
雖然是一個完全觀光化的古城,
但神奇的是,無論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
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這裡吃到了很好吃的涼麵,涼米線,粑粑,跟洋芋。
自己在古城內悠轉,穿越小橋流水,
看著小學生放學回家,
看著在城內畫素描的學生,
似乎可以忘記時間,可以忘卻煩惱。
隔天騎了自行車去了束河古鎮,
另一個不遠的古鎮,規模較小,遊人較少。
坐在老街旁寫著自己的日記,
喝著不知名的啤酒,
看著街上昏暗的紅燈籠,
不管心裡想著什麼,都不重要了。

隔天就飛往深圳了,一步步走向文明。
在廣州跟去年一同在西藏旅行的朋友聚了聚,
大家真有說不完的話,笑不完的事,
回想著那段一起旅行的日子,
然後預約下一次旅行。
他們如此熱情招待讓我真的很感動。

從香港太平山俯看維多利亞海港,
我突然想起了台北,
每當旅行的尾聲都會想家吧,
不論旅程是長是短。
在高樓間穿梭,
在速度間前行,
才驚覺自己又回到了所謂的文明。

想起了在遙遠的那塊土地上,
生活在那的人們,
我比他們快樂嗎,
我比他們幸福嗎,
無論如何,我們都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香格里拉,
藏文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
我想這是因為它,
不曾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而只留在每個人的心裡,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或許真的是如此吧。

後記:
雖然有許多話想說,
有太多事想記,
但一但時間拖了下去,
再回頭來寫,
很多當下的感動就寫不出來了。
所以不如趕快胡言亂語一番,
說出想說的話,
就當做是一種遊記的寫法。

转自: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viewtopic.php?t=207471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