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芒康之行 |
[游记]芒康之行 |
2007-07-24 baidu.com |
每天在办公室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枯燥无味,还要应付各种关系,很累!为什麽把自己放在这种氛围里,自找苦吃!整天面对的是互相拆台、陷害、尔虞我诈的工作环境,郁闷!芒康办事处出了些状况,要我和公司的法律顾问去解决一下,一趟费力不讨好的公差,但有机会出去散散心,终归是件好事。去芒康的路上要经过八一、林芝、波密,听说景色宜人,美中不足要走川藏线,路途比较艰险,这让我心里很忐忑,晚上都没休息好。 早上八点多,我们从公司出发了,我开车去选厂把李师傅接上,他的驾驶技术很好,所以多少我会踏实点。路程安排第一天会在波密住下,听说这段路险路不多,只是从林芝—波密有一小段山路不太好走。第二天的路就难走多了,要翻山越岭,路途十分艰险。 第一天中午时分,我们到了一个临近河边的有着“瑞士风情”的鱼庄吃饭。说它有点瑞士风情,是因为那里的房子都是搭建在水边的凌空的小木屋,从木屋向外看去,远处是白白的雪山,近处则是有着茂密树林的山峰和清澈见底的河水,河边还停靠着一条小木船,太美丽的景色,我赶紧拿出相机将这美景收录下来。坐在小木屋里品尝着当地产的鲜美的鱼,同时欣赏着屋外的美景,好惬意!这一刻什麽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饭店的老板是四川人,听她说来到这里已经四年多了,生意不错,每年要有几十万的收入,四川人还是很能吃苦,在西藏多艰苦的地方都会有四川人的身影,难怪人们都把拉萨称之为“小成都”,也是基于拉萨的生活状态象极了成都的悠闲。正想着、吃着,屋外忽然下起了雨,太阳却依旧灿烂,雨滴像是断了线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它们争先恐后、欢快地落向水面、落到屋顶,屋顶上响起噼噼啪啪的声音。不到一顿饭的时间,雨停了,又是阳光明媚的天空,似乎知道我们马上要出发,提醒我们还要赶路,不要贪恋眼前美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景观真的是很奇妙!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车子继续前行,沿途真是风光无限,本来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没休息好,想在车上补上睡眠,但只顾欣赏外面的风光,竟无一点睡意。早听说八一、林芝、波密一带素有“小江南”之称,这次来我的感受是这一带的风光与江南风光略有不同。江南的景色是清秀,而这边的景色略显妖娆,不知道我的比喻是否恰当,却是我的切身体会。这里的景色错落有致,秋天的色彩很重,但色彩又是多变的,有浅黄、橙黄、深绿、黄绿、橙红色,我也不知用什麽语言来描绘眼前的景色,词汇似乎显得很贫乏。人们说:“西藏是中国最后一块净土”,没到过这里的人对这里充满向往,除了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以外,还有纯朴的民风,以及那从四面八方来布达拉宫朝圣的虔诚的信徒们。沿途看见几拨朝圣的人们,他们五步一磕头,其虔诚的心定能感动佛祖。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这种行为似乎有点愚昧,但对有信仰的人来说,这是其一生的寄托,比起一味追求名利,缺少精神方面追求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最高境界。这些信徒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从千里之外的牧区磕头到拉萨,为的是到布达拉宫朝圣,这要花去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翻山越岭,不畏艰辛,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信仰,这种毅力和决心不是常人能具备的。有人佩服这些信徒,而有人说他们愚昧无知,我想我们应该默默祝福他们一路走好,为着心中的理想前进,这种执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路欣赏着秋日的景色,听着车里播放的藏族歌曲,很妙!说实在的,要是不到西藏,根本无法领会到藏歌歌词的含义,也可能无法听到这美妙的旋律。一首歌中唱到“天上的西藏,阿妈的胸膛,养育世界的天堂”,车子开到山顶真的像是进入了天堂,云雾山间围绕,我们的车穿行其中。 从八一到波密我们穿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色确实迷人,而且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古老的原始森林,似乎是久远年代的见证。人们在这里探访远古时代的踪迹。徒步穿越大峡谷已成为那些探险者的游戏,还有从世界各地来这里玩漂流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一天按计划住在波密。波密是个小县城,与西藏其它的县城没什麽区别,县城不大,旅店也很简陋,讲究不了,凑合住。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继续赶路,出发时波密县城下起了小雨,山上雾气腾腾,空气新鲜湿润,只是天色阴沉沉的,不免担心路是否好走。车子在山间行驶,一会儿上到山顶,一会儿下到山底,总是在盘山路上行驶,这回让我身临其境体会到路是如何的险了。车开到山顶往外看是万丈深渊,江水波涛汹涌,一旦掉下去肯定什麽都找不到了,而且路边没有任何围护,有的地方只够过一辆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往外一看就觉得晕,尽管山上的景色也很美,但此时也无心观景,只顾牢牢抓住门把手,生怕有什麽闪失,手心也捏了一把汗,心里祈祷着:“快点下到山底吧!”好不容易下到山底,又要翻另一座山,我的心真是七上八下的,好紧张!让人不禁想起韩红唱的“青藏高原”,“一座座山川相连”,真是这样。 一路我还注意到各地的藏式民居,也很有区域特色。靠近八一一带的民居很简朴,上下三层,最上面的露台晒青稞节,中间住人,在下面养牲畜,有点像傣家的竹楼,只是所用材料不同,不是竹子,而是用泥巴建成。用木材雕的窗棱很别致。靠近芒康,就是用色彩来装点的民居,不管是简陋还是奢华的民居,都用色彩来描绘,屋檐、门柱上色彩艳丽,很漂亮!我们停在一户人家门外,将这所漂亮的民居留在影像里。独门独院,有一个门廊,圆木柱支撑,上面画着吉祥的图案,墙外看进去雕梁画柱,窗户、门上还有用金属雕刻的图案,我想一定也是宗教的图腾吧,可惜只能从外面看看照张像,屋内如何只能留点遐想的空间了。另外一户人家屋顶上还有白塔、铜鹿的装饰,很豪华,想必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吧,很讲究。李师傅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你看看每家每户屋后都伸出一个小木屋,知道那是做什麽用的吗?”我看看真是家家都有,但我猜不出是做什麽用的,看我茫然,李师傅告诉我说那是家里的厕所,我才恍然大悟!内地农村厕所多是建在院内,而这里的厕所是建在半空中,有意思! 我们到达芒康是第二天的晚上,连夜处理事情,然后到办事处休息,没有取暖设备,把我冻得够呛。转天等当事人的空闲,我们开车又去了盐井,同样要走很险的山路,要知道这样我说什麽也不去了,上贼船了,没办法一直走吧,还赶上阴天,山路很滑,很危险。这回走的是川渝线,更险!终于到了盐井,没什麽可看的,只有简陋的晒盐用的架子和一口井,千辛万苦看到的就是这些,有点后悔! 此次芒康之行也大有收获,一路观景、看民居、听藏歌,似乎了解了一些藏族的风土人情,虽说只是走马观花似的看景,也终于领略到了西藏特色。来西藏两年,一直呆在拉萨,不能说真正到过西藏,这次有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西藏。 (2006年10月12日--10月15日) |
转自:http://hi.baidu.com/appleyang924/blog/item/4779f21f3039d80a304e15dc.html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