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位于海南岛中西部内陆,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其中黎族人口占56,县政府驻牙叉镇。全县共辖5镇9乡,境内有9个国营农场。白沙地处五指山腹地,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有大小山岭440座,大多位于东部边境。该县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风和日丽,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居全岛之首,白天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夜间凉爽,因此这里种植的甘蔗、西瓜、芒果等热带水果品质极佳。该县植被包括热带雨林、季雨林和部分常绿树林,森林覆盖率达56。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建立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和海南坝王岭自然保护区。 白沙县是民国24年(公元1935年)春,陈汉光在“抚黎 计划”中拟将五指山黎区建立五个县。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置三县(乐东、保亭、白沙)中的一个县。白沙县是
将儋县、昌江、感恩、定安、崖县部分黎区及琼山县飞地—水尾营等划设的。因清康熙二十八年曾设“薄沙营”作为军事据点屯兵 戎守而得名。 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驻地设在牙叉镇。 白沙县地势高峻,群峰起伏,在本县境内的河流,发源于高山峻岭,主要河流有:南开河、石碌河和珠碧江。南开河发源于境内青松乡南部的南峰山,是南渡江上游河段,自西南向北贯穿东部,
经牙叉镇注入松涛水库,流长194公里。珠碧江发源于县境中部的南高岭,流经西 北部进入儋州市境海头镇注入北部湾,境内流长78公里。 白沙是个物华天宝的地方。这个地处黎母山脉中段北麓的县份,高山绵延,热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2002年末,全县有森林面积23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6。森林资源以阔叶乔木树种为主,约有800多种。主要珍贵林木有:花梨、母生、子京、坡垒、石梓、青梅、红椎、油丹、绿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