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窦团山游记(文字)

[游记]窦团山游记(文字)

2007-07-27    sina.com.cn

今天早上,看天气阴阴的,没有太阳,于是大家不急不慌地吃早饭,都9点了才走出餐馆,进餐馆的时候天气还好好的,一顿早饭的功夫,却发现天空撒起了雨花,但没等我们走到车上,雨却又停了。

我们从绵阳出发,准备到江油窦团山去。窦团山位于江油市北面25公里外的武都镇,为蜀中第五大名山,被誉为“世上无双景,天下第一峰”。我早就对那两座孤独不倚的山峰神往了,总觉得车开得不够快,大约11点的时候,就远远望见窦团山了,在翠绿的山脯之上,有些岩石和树木点缀的峭壁,有一处山体突兀出来,和整座山连成一气,我心生疑虑:这就是我们要去爬的那两座独特的山峰么?

一路上,车窗外全是郁郁葱葱的绿,车在山腹绕来绕去,偶有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其间。小院周围一般都是主人的蔬菜地,西红柿、茄子、莴笋等,地被刨得一溜顺得光生,各种蔬菜长势都很好,不同的颜色透着不同的诱惑,使人口舌生津。小院远处的玉米地正一片茂盛,大约有一人多高了,有些早熟的玉米已经挂上了绿色的玉米棒子,吐出殷红的玉米须来,一些农民在玉米地里劳作着,就像铺排的翠色中滴下一个墨点。车继续往山里开,没过多少时间,就到了前山停车场,下得车来,发现天阴凉凉的,不闷热,真是个登山的好天气。

我们一行人弃车登山,走几步铺着碎石的小路后,就看见窦团山的山门嵬嵬地高耸在一段陡坡的石阶之上,山门颇有些年时了,就一个单门牌坊,门楣上书“窦圌山”三字,字和雕刻上油漆已经斑驳,不像峨嵋山山门那么排场气派,如果峨嵋山的门像个摩登女郎,而这样的山门则像个不会打扮的村姑。我们先留了几张影,就开始爬山,一路都是鹅卵石和着水泥浇铸成的石阶,一梯一梯地铺上去,孩子脚头轻,全冲在前面,我们几个大人跟在他们后面,却掉出很远。路两旁是茂盛的山林,靠着路的两侧多见梧桐树,树干上面有些地方像长满青苔一样的灰绿,有些地方的树皮脱落,就一片光滑的鹅黄,树枝不像城市里那样修剪成一朵巨伞,而是自由地极尽自己所能地伸展着枝条,
"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栽种梧桐,大约一是因为梧桐长势很快,二是想引来亲睐窦团山的金凤凰吧。我们在梧桐的荫庇下拾级而上,一路上古木森森,郁郁葱葱,但是这步云的石阶却暗含艰辛,刚走上天音亭,孩子们就直喊口渴,我们也因腿脚更换而汗蒸蒸热腾腾的,于是大家停下来就着亭阶歇气。这时候听见树梢上蝉鸣不已,唧唧啾啾的声音没有个间断,好像谁给它们安上了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咿咿啦啦唱下去。书上常说蝉鸣蛙噪,大约是一种打破清静的噪音,但是久不听这大自然中的声音,竟觉得蝉鸣也是一种美妙。我们歇息片刻,又开始爬山,路还是原来的样子,两旁的山林因山势增高而更显荫幽有余。

再往上就是一个古老的石门,上面的字不太清晰,但是依稀可以辨认是前寨门,这寨门看来有些年岁了,站在石门,我一下有了占山为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自豪感。接下来的石梯较前面相比更加陡峭,过六角亭后,一些特别的地质构造在景点说明下引起了我的注意,石梯路变成了小径,紧抱岩石,岩石鬼怪,有形似蘑菇的,介绍说是由于上部位坚硬的砾岩,下部为软弱的泥岩,在构造裂隙的拽拉及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还有狭长的岩腔,是由于差异风化形成的,上部砾岩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下部砂岩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弱。由此,下部砂岩风化速度掉块快,上部砾岩风化速度慢,形成长条形岩腔,在地质学中,这种地质被称为“差异风化地质作用”常发生在软硬相间的地层出露区。这些古老的地质变化里,裸露着许多鹅卵石,那就是说这里曾是沧海一片了,这些其貌不扬的鹅卵石哪一块不是经历过上千年的修炼的呀。

转过了这一阵子的独特地质构造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百味皇林,开阔的平地,左站武将,右立文臣,进得皇林,发现这里有许多尊帝王塑像,年代不甚久远,从秦始皇到清朝末代皇帝,在松涛的颂歌中和平共处,信步廊中,数千年的历史风云便扑面而来,一折子一折子地在脑中上演。拜谒完皇林,我们又望山而行,途中见到李白访道的石刻以及千年古松魂,在飞仙亭看到一副对联,觉得有趣,就抄录下来:“飞栈际天来,十里烟雾臻秀色;仙家从此去,满庭空翠待归人。”这里的仙家,是指的曾经云游到此的李白吧,不朽的苍松就像李白留给后人的诗魂,沧桑的地质和陈列的皇林,还有这古代的诗人,无不给人以岁月的悠远之感。

我们一路走来一路回望,只见长亭外,古道边,峰峦叠翠,石径清幽,山花盈道,经过两小时的攀爬,我们来到半山脊的云岩寺。云岩寺始建于唐,后历经各朝毁茸交替,建成了一处佛教禅院。文武殿、天王殿、大雄殿、鲁班殿等共同组成蔚然大观的古庙宇群落,诗仙李白也曾对此敬慕不已:“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其中天王殿又叫护法殿,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单檐歇山顶建筑,殿内供奉弥勒佛及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增长天王。殿后塑护法韦陀。寺中各处古树参天,木鱼轻鸣,经歌缭绕,长袖僧人穿行其间,大佛神像立于堂前,都巍巍然让人屏息,不敢惊扰各路神王。经过这样的凝重庙宇后,我们看见一处名叫飞仙酒家的,顿觉饥肠咕噜,于是一行人蜂拥坐在大树下的桌椅旁。在坐下来趁他们点菜的间歇,我抬头仰望,头顶翠云如盖,天光点点,在树叶的缝隙里我发现两座中间只有铁链相连的石峰就在屋檐角上面,逼在眼前,先前走了那么多的路都不曾看见它,现在却已近在咫尺。一座石峰和山体联在一起,另一座石峰站在它的对面,两石峰如刀剖,直冲云宵,一样高矮,相视不厌,这样的石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呀。石峰间铁链相连,一红绸布悬挂于间,石壁上鹅卵石清晰可见,峰顶上庙宇檐角分明,在朗朗的天光里流光溢彩。我指点着陡峭的石峰给孩子们看,他们惊叹好险的山,怎么上得去!我说多吃饭,否则爬不上石壁,孩子们一脸狐疑,我哄他们吃饱了我们就能像猴子一样蹭蹭蹭爬上去的,孩子们信以为真,还个个都卖力。

一顿饭吃完后,小憩一会儿,忽见下雨了,头顶遮阳的树叶上响起了啪哒啪哒的雨点声,窦团峰上瞬间腾起了云雾,像幕布一样徐徐地罩住了亭亭玉立的山峰,隔一阵子,山峰上是云是雾我们已经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两座山峰裹得严严实实。在这样的一团迷雾里,从山顶传来一阵清脆的钟声,酒家主人说3点整了,马上有大师要表演走铁索,我们赶紧撑开伞往山上走,穿过峥嵘的石洞,挡在面前的石壁上面赫然写着“别有天”三个大字,石壁面前出现两条去路,一路向左,一路向右,右边的路上已经有一家三口样的游人在等候表演了,我们连忙走过去,大约三四十米,一座上书“擎天峰”三字的石屏挡住直行的路,石壁表面被雨水一浇,水全都润润地往外冒,石板路也是沾雨即湿,感觉很滑,谷底风凉浸骨,云气氤氲,树木清雅灵秀,抬头仰望,两峰直插云端,高约50多米,把我们的视线直直地拉到了天上去。两石峰之间铁链为桥,一个身穿黄衣太极服的人背系保险绳,走上了晃悠悠的铁链,我想那人要是手脚不稳,不就悬在半空中了吗?上天不行,落地不能的,真是吓人。据说以前的人徒手走铁链,没有任何保护,有一人就从这半空中摔死了下来,后来走钢丝的人就必须背系保险了。那人走到铁链的正中间,双手握链,脚悬空,一个鹞子翻身,又接着一个金鸡独立,仙人指路,无不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看得人大气不敢出,生怕扰他分神。表演时间较短,大约3、4分钟,我们在下面却仰望得脖子发酸,他表演完后又往回走到原来的山头,我们也折转身,回到别有天,从一石缝的手指缝隙里穿过,心有余悸,生怕两座山合拢把我们给夹在中间,从此尸骨无存。穿过一线天,我们绕到了别有天的山后,石梯仍然无声引路,但是路旁绿树招摇,山风铮铮,一会儿便把雨点赶得无影无踪,天又一片晴好,我们沿着陡峭的石梯爬上去,看见怪石嶙峋,上书“打儿岩”景点,传说古时岩上有一石形若孩童,人们认为以为以石击中孩童即可得子,故江油流传着一首民谣:“打儿岩,打儿岩,想儿就用石打岩,多做善事有好报,送子娘娘送子来。”打儿岩由此得名。只可惜并不见什么真正的如孩子一样的石头,倒是看见一个体型较大的塑料娃娃安放在峭壁石缝之间,博游人一乐。

再继续攀爬,终于上得山顶,山风阵阵,撩起衣裙,真有飘飘欲仙之感,山顶上有一庙宇,殿宇崔嵬,年头有些久远,里面供奉着祖像,还有人在下棋,其间一青年男子身穿黄色太极服,大约就是刚才在铁链上表演的人。我绕庙宇一圈,实际就是绕着山峰走了一圈,我来到刚才看见走铁链的地方,只见一个小小的铁门,上面锁一把普通的铁锁,三根铁链卧空,上两链呈圆柱形,下链呈船形,软软地延伸到对面的山头,我伸头一望,但见万丈深渊,吓得我唇紧牙颤,脚趴腿软,辛巴不知深浅,却还嚷着要当英雄,走铁链到对面山头去,那哪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呀?但是就是这样只有身怀绝技才能到达的地方,上面却一样修建着庙宇,砖体还有些残破,谁修建的呢?我百思不解。这时辛巴大声嚷起来,妈妈快看,那里也有铁链,我循声找去,原来对面山峰和另一峰之间也有一段铁链相牵,到此时,方才明白窦团山是三座孤峰相向伫立,我们登山的这座山峰和那一座之间竟是隔绝的,只不过那两座相对来说要近一些罢了,我们平日里在图片看到的只是表演者走的那两座山峰。我看见身旁寺庙墙壁上悬着一幅介绍铁索飞人杨海平的海报,于是认真地看起来,这时身边一位大约五十多岁,须发斑白,身着红色太极服的男人向我打招呼,他说他就是杨海平大师,是土生土长的江油人,年轻的时候得到过高人的指点,不断地练习,由此开创了他的走索人生。他已经走了十多年的铁索了,是铁索飞渡的创始人,刚才穿黄衣表演得是他的弟子。他的表演被誉为华夏一绝,中央电视台亲地拍摄过他的表演。我于是向他询问这几座山峰的名字,他告诉我,这三座石峰的名字分别是向月峰、飞仙峰、神斧峰,每座峰上面修有一殿,身边的叫东岳殿,是你们游人唯一能上的地方,其他二峰便壁立千仞,无路可上。对岸的叫鲁班殿,是当年鲁班修建的,屋上盖的是铜瓦。那一座叫窦真殿,是唐代彰明县窦子明修仙炼道的地方,这三座山之间的铁链已经悬挂了近270年,长28米,铁链分手链和脚链,手链有80多扣,脚链有40多扣,在他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如数家珍一般。我在他的话语中,巡回环顾着几座奇特的石峰,铁链使山险中添险,庙宇使山奇上增奇!这哪是人间的作品,但这又分明又是人间的杰作,真是神乎其神。我们不舍得马上就下山,于是在东岳殿逗留,感受一揽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放眼远望,江油地貌如一块绿色地毯平铺在山脚,远处的青山绵亘,一溜子的直线拉过去,再一溜子的波浪线,像是一个巨大的盘子,收束起一个精巧的边沿,真是妙极。正待我赏心悦目时,云雾又生,空气湿漉漉地,眼前一片迷朦,我和石峰一同披云裹雨,沉浮于云海之中,如入蓬莱,远处刚见清晰的江油大地恍若海市。

下山的时候,我们在沿途又看见了现代的攀岩场,滑草场等现代娱乐设施,还看见于右任书写的李白名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当年诗仙探访有这样的赞叹,如今这样的感觉依然,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多是游人罢了。我们从圌山索道下山,像飞人一样离开了这集幽、秀、古、险、奇于一身的窦团山主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1c7c2301000a5a7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