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年10月盐源泸沽湖行记 |
[游记]2006年10月盐源泸沽湖行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最后的天堂(八)——2006年10月盐源泸沽湖行记 2007-02-07 15:34:58 大中小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黄色的果肉迸出几缕汁水,唇齿间瞬时香气四溢,香甜的感觉立刻占据了我的整个大脑。接下来,一口气吃下两三个苹果成了显而易见的事情。末了还抱了一大捧,一个劲呵呵的傻笑着。主人笑着,拿出几个空箱子,让我们连吃带打包了。回到家,足足让我幸福地笑了一个月。 中午在吴队长家吃了一顿丰盛的九大碗!当年母亲就下在吴队长的生产队当知青。有了吴队长的照顾,当年正长身体的母亲和另外一位知青女孩终于没有饿饭。母亲回城后,常常念起吴队长的好,却一直没有机会再来盐源。所以,当队长娘子拉着母亲的手时,连连说着“姑娘,你一点没有变。”的时候,大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杀鸡、宰羊,各种好吃的农家特色菜全都摆上了桌。吴队长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侄子、侄孙亲戚朋友聚了差不多六七十人,连邻居家的狗儿们也跟着沾光。大家欢天喜地的在黑洞洞厨房里吃着、喝着,大声说笑!仿若回到了知青刚下乡的那一天,县政府、乡政府的好脸好情好招待。 饭后大家就坐在农家院子里,长一句短一句的说着话。虽然久没有见面,却似乎是接着三十几年前的话题继续讲着,那么自然,那么简单。盐源的太阳暖暖的,门前的玉米地已经收割,只剩下些倒伏的玉米杆子。一群花斑母鸡在公鸡的带领下,惬意的寻找着没有收走的玉米籽。黑瘦的猪儿,穿着“高跟鞋”摇着拳曲的小尾巴悠闲的在田坎上散着步,嘴里不时发出哼哼声。远处的百灵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鼻子似乎嗅到了原始森林特有的清新味。 讲起队长娘子把床铺在房子门前,我们大惑不解。说是她去年养的几百斤的大肥猪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睡在屋里的人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第二天才发现猪圈被弄开一个大洞,彝族人一人背着一只猪早就跑得没有了踪影。就算你找着了,他说一句“白毛猪儿家家有”,你也要不回来。队长娘子气得生了好久的病,对农村人来说,猪儿就是他们的生命。所以今年为了保护猪儿和鸡,她就睡在了自家门前。 说也奇怪,平时不是说猪是很聪明的动物吗?为什么别人偷它的时候,连叫都不叫呢?据说曾经有一窝猪被偷时是被赶着出圈,又被赶着上山的呢!一路都乖乖的跟着陌生人走,即不叫,也不反抗。那猪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即将启程。吴队长、队长娘子恋恋不舍得拉着母亲的手。车门一打开,人们带着礼物纷纷涌向汽车,大袋得苹果、核桃、金边瓜子、香菇甚至是几只花斑鸡,塞得车满满的。我们把礼物从这边拿出来还给大家,乡亲们就从这另一边把礼物又堆了上去,反复几次,在母亲一再申明车子装不下了的情况下,大家才收起了那几百斤中的东西。热情的乡亲们嘴里仍然念叨着以后再来一定要开个大卡车,多装点特产。 回去的路上,经过三大队的山坡。望着层层叠叠的包谷林,母亲拉住带路的队长儿子,问起知青陈秀玉的墓地。大哥下了车,找了好几个当地的老乡才有一个知道路的。他带着我们在辣椒地和玉米林中穿梭,走着一条不能称之为路的乡间小道。从来不知道玉米能长这么高大,从来不知道玉米叶子也能划破人的脸。 头顶瞬间聚集起乌云,小雨拌着寒风立刻降临。我们站在被玉米林完全包围的陈秀玉的墓地前,看到的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孤坟。野生的藤蔓早已经覆盖了墓碑,石洋堇儿花高高的越过坟头。拨开杂草,我们终于看见写着“陈秀玉之墓”的石质墓碑。一个美丽年轻的灵魂就在此落幕。1973年她因病大出血,生病当天下午3点,本队知青在公社打电话请县医院抢救,到晚上8点县医院才派出救护车。她流了5个小时的血,送到县医院,虽然经过解放军鲜血,抢救,终于因为延误最佳抢救时间而死去,时年23岁。1993年知青朋友们为她树碑一座,以永远纪念百灵鸟般的美丽歌声。后来知青纷纷回乡,她有又未曾婚配,没有子女,所以成了一座没有人照管的野坟。只有清明时节才有当地人帮自己家人扫墓时简单清理一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f12500100087l.html3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