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冬日天际的阳光—西昌邛海游记(一) |
[游记]感受冬日天际的阳光—西昌邛海游记(一) |
2007-08-02 sina.com.cn |
2007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四),天空晴朗,好一个暖冬的艳阳天! 冬季的阳光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都是一件让人心仪的事情。合着一群伙伴我和大米背上行囊出发了,临行前我再望了望成都深冬难得出现的明媚阳光,想把它记下来,也许等我再回到这座城市的时候,这样的万里晴空和明媚阳光变的稀罕。岂料到,再过十来个小时,我们将不再为这屡阳光而感到奢侈。 8:51,我和大米开着车把风接上,急匆匆的往成雅高速路收费站的集结地赶去,生怕又去晚了,我们两总是要迟到一点点。9:00,我们正点到达了,却不见朵朵他们的车。我们三人相互一望,大声的笑出声来“哈哈!终于轮到他们迟到一次了!”等了十来分钟,远远的望见朵朵他们的车开来了,他们车里四个人(朵朵、罗哥哥、寻欢、绮绮),我们分发了路上所需的干粮、电台后就匆匆出发了。 按照预计的时间,估计晚上10点左右能够达到西昌。(成都-乐山-娥嵋-峨边-金口河-甘洛-越西-冕山-泸沽-西昌共计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0公里,时速低于30公里的较差路段40公里,中午、晚上的用餐时间约2小时)。为了一路上相互交替,节省体力。我和大米换着开车,成都至蛾嵋都是大米开的车。风作为导航员拿着地图一路给大家报路线,毕竟都是第一次走这段路,不过他还却显得很认真。一本交通地图从始至终没有离开双手。11:35,我们顺利达到秀绝天下的峨嵋山,在我们的美食情报员大米的倡议下,我们的午餐落脚在峨嵋周泥鳅(距峨嵋至峨边收费站300米左侧),据说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本土菜系,以藿香泥鳅闻名。我们匆匆的点了五菜一汤(藿香泥鳅、藿香鳝鱼、春芽煎蛋、回锅肉、清炒狗地儿、苦笋汤)吃完就出发,继续赶路。 峨边桥头的大渡河桥纪念杯! 剩下的路程由我来掌舵,路况也越发变得艰险,峨边至金口河一段37公里的水泥路面双向两车道,由于重车碾压且施工质量较差使得路面凹凸不平,仍凭我们小心翼翼,朵朵的小派(两厢派立奥)底盘也被挂了两次。到达金口河进入乌斯河,我们就开始穿越被喻为“天下第一山牌坊”的金口河大峡谷。据说金口大峡谷全长26公里,是四川境内最长、最险、最窄、最深、最奇、最幽的大峡谷,比2133米的美国科落拉多大峡谷深542米,最窄处比原来公布的世界最窄的大峡谷虎跳峡还窄。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两岸江水拍打峭壁,惊涛骇浪,山间火车轰鸣而过,我们沿着成昆铁道线继续往西南进发。 金口河大峡谷! 一线天桥(成昆生命线) 穿过甘洛县,越过白水河,我们于当晚19:30左右到达越西县,越西县因越过“嶲水”设郡县而得名,历史悠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零关的的所在地。这是一个不大的县城,该县总人口24万,城区人口应该在3万左右。我们的晚饭选择了当地一家比较著名的“口袋鸡”餐厅(为了扩展业务,该店已更名为“秦大妈火锅酒楼”)据餐厅老板介绍,该店的“口袋鸡”在当地历史悠久,是老字号,传统做法是将鸡肉切块后装入猪肚内烹制而成,但现在已改良为汤锅形式。为了赶路,我们没有慢慢品尝,但它独特的蘸水却别有风味。配有当地原产的小山椒、腐乳、豆豉、香菜和或汤锅底料而成。晚餐间,我给前日到达西昌的远航发去了短信,让他提前侦察好当地FB的场所,让他找好夜宵、马杀鸡的地方。远航回来的短信“严重的有!”让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快点赶到西昌。 吃完饭后,我们继续上路,这一路上伴着灯光能够一路飞奔,虽说是沿山蛇道,不过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剩下的这一路山路却很顺畅,新铺设的柏油山道迎着月光闪着油光。看得出来,当地的老百姓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实惠,一排排的新建村屋整齐明亮,再感谢一次共产党吧,共产党万岁!穿过冕山、到达泸沽,我们跨上了高速路,一路狂奔吧!23:00,我们整点到达西昌。进入西昌,让人有很多的意外。没让我想到的是,这样一座大山深处的城市居然也出落得如此清新,宽敞的大道,闪烁的街灯、繁华的市井一派欣欣向荣。 花灯初上! 繁华街景! 我们很快到达了提前预定好的源元酒店,一个新建的三星级酒店,宾馆的设施、房间都按照四星标准配备。放下行囊,我们直奔当地的好吃街-胜利北路。路旁一家烧烤大排挡,热气冲天,招揽生意的老板们站在门前形成了一道人墙,我们随便进了一家店名前加了个“老字号”的小渔村烧烤店。店免很简单,用花条塑料布隔成一间间的。我们迫不及待的开始点菜,菜单上所有我们没见过的菜名都能够勾起我们的食欲……(待续) 相关连接:《感受冬日天际的阳光(二)》 http://blog.sina.com.cn/u/4aabde65010007sr 《感受冬日天际的阳光(三)》 http://blog.sina.com.cn/u/4aabde65010007ss 《感受冬日天际的阳光(四)》 http://blog.sina.com.cn/u/4aabde65010007st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bde65010007sq4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