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雾山游记攻略(转贴)

[游记]云雾山游记攻略(转贴)

2007-07-16    cts2008.com

一|、走近烟波湖
毕竟蓬莱别有天,雨晴高下隔云烟。
五龙峦嶂形夭矫,百子村灯影接连。
入夏山犹凝白雪,非秋稻早熟红莲。
探幽直到鸡鸣处,此境无僧亦悟惮。
这首诗是近年来从云雾山众多石碑上发现的,作者是大清同治刑部河南司员外郎朱员勋,这是其题云雾山诗四首之一。云雾山属秦岭山系,主峰海拔2008.9米,耸立在陕西省石泉县以北30公里处。历史上它是陕南一座道教、佛教名山。她峰峦奇崛,高出云表。山上枯藤缠树,飞瀑连环,轻云飘逸,薄雾缭绕,风景独秀,仿若仙境。自古秀山多隐士,从来奇山传风流。据近年来考证,它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被尊称为我国纵横家鼻祖的鬼谷子的故里。鬼谷子的决策术、揣测术、说辨术、处世术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域,至今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先生之弟子苏秦、张仪一为合纵派领袖,荣任六国合纵长,一为连横派代表,执掌秦国帅印。如今,云雾山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又一崭新的旅游景点。
游云雾山的第一站当是石泉县城,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这里你可以小住一天或半日,去游览一下烟波湖,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烟波湖距石泉县城西关不到一公里,她下连石泉城,上接西乡县,曾经是陕西省最大的水库之一。
山因为有水而显得俊秀,水因为有山便显得灵气。于大坝之上极目西眺,醉人的绿意扑眼而来。蓝天,青山,绿水,构成了画面的主色调。蓝天白云烘托,青山翠峦点染,把清澈明净的湖水渲染得更加碧绿可爱。湖之南,秤钩湾、甘塘湾一湾接一湾;大沟、小沟一沟挨一沟,湖岸线便如一位不拘一格的画家信手勾勒了几笔,变得曲折蜿蜒,与汉白公路一路平行,如两条齐头并进的长蛇。湖之北,有银屏山庄依山而建,山庄守望着湖水,湖水倒映着山庄,给湖水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碧绿的湖面,无风时,静如止水;风乍起,吹皱一方碧玉。这是深山中一块天然的绿宝石,这是远离喧嚣的一方净土,这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她太纯洁了,仿佛溶尽了世间所有的绿色,让人不禁想起了未经雕琢、纯洁无瑕的秦巴少女。
走过大坝,登上小木船,让我们荡起双桨,看水鸟翩跹,听桨声?G乃,任微风拂面。小船在湖面轻轻地摇荡,游人仿佛置身于儿时的摇篮中,那般温馨惬意。鱼儿成群结队,在清澈的湖水中穿梭,仿佛在亲近游人,又好像在自由恋爱。一艘艘机帆船犁开水面,船后划出一道雪白的水痕,水鸟们在船后追逐着雪浪花,也追逐着雪浪花里泛起的小鱼。时有白云飘过,影投湖面,如碧绿的缎带上绣满了深蓝的花纹。遥望远处,小船如一片浮叶,使人不禁想起了诗仙“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句子。两岸青山耸峙,倒影随着柔波荡漾。湖水有多长,倒影就有多长,如飘舞的玉带.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漫游烟波湖,银屏山庄是一个绝好的去处。或乘机帆船,或摇小木舟,不知不觉就到了对岸。山庄幽雅别致,清爽可人。但见花木者,葱葱茏茏,争奇斗艳;亭台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高塔者,金碧辉煌,亭亭玉立;道路者,斗折蛇行,曲径通幽;游览者,舒心惬意,心旷神怡;娱乐者,逍遥自在,飘飘欲仙。游人或静心垂钓,或随意品茗,或登高望远,或摄影写生,或劲歌狂舞,或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幽雅和恬静,工作的不快和生活的烦恼也被湖水荡涤得无影无踪。
“日之夕矣”,人们再次伫立于大坝之上,灿烂的晚霞已染红了天际,也染红了浩荡的碧水、晚归的小船、黛色的山峦和依依不舍的游人。
二、鬼谷珍珠泉
游完烟波湖,在小城住上一夜,去领略一番古城的风采,品味一下诱人的地方小吃,就有了几分醉意。第二天起个大早,乘车直向云雾山进发,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云雾山鬼谷岭下。这里是珍珠河的源头,河水不大,但晶莹明澈,犹如跳动的珍珠,那样生动,那样空灵,因而被人们称为珍珠泉。小路愈来愈狭窄,山谷愈来愈幽深。周围静得出奇,唯路旁溪流叮叮咚咚潺潺汩汩愈来愈响。间或,一两声野鸟的清音划过树梢去追逐飘逸的白云。路旁,黄的山菊花、绿的无名草上都缀满了晶莹的露珠,亲吻着游人的裤管和鞋袜,给人带来阵阵清凉。
正叹山重水复,忽然峰回路转,瀑声顿时分外地响了。一道瀑布衬着千丈青山扑眼而来,让人不禁想起叶圣陶先生《瀑布》中的佳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瀑声回响,悦耳动听。拨开荆棘和杂草奔至瀑下,阵阵清新和湿润袭上面颊。抬头仰视,只见一道清流自岩头飞瀑直下。瀑布下冲时被岩上石棱碰撞撕扯,便如银练悬挂,碎玉飞撒,白雾飘飞,一头撞进瀑下的潭中。潭不大,形似一个工整的长方形;水亦不深,潭面时时被瀑流冲击,如银花翻滚,飞花溅玉。一圈涟漪刚碰着潭壁,另一圈波纹又荡了过来,潭面闪闪的柔光反射在周围的石壁上,摇曳不定,如诗如画,情趣盎然。水流只在潭中稍事休息,便又匆匆起程。落叶随波逐流飘出潭外,开始了新的行程。放眼下游,令人暗暗称奇,刚才只顾风风火火赶去欣赏大瀑布,却忽视了这景外之景,一排深潭一字儿呈梯式跌宕下山。潭有十几个,每潭之水流向另一潭时又形成了一个小瀑布,十几个潭便有十几道瀑。瀑高低不一,形态各异,在阳光下闪耀着亮丽的银辉。因瀑流较低,潭面平静,潭水碧绿,远看酷似一根闪着银光的缎带穿着一串碧绿的宝石,美不胜收。
复至小径,拾级面上,爬上岩头,俯视大瀑布,豪迈之气油然面生。大瀑上游,又有四个小瀑连着四个碧潭,一个紧挨着一个,柔柔依依,风情万千,在幽深蓊郁的林荫下,宛若四个高低依次排列的舞女,潭间的瀑便是她们连着的玉臂,潭面荡开的涟漪就是她们飘动的裙幅。山下的鸟儿终于找到了这世外佳境,它们在这里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自由恋爱,无忧无虑,见到游人也不飞,似与游人同乐。
独坐潭边,一边赏景,一边沉思:为何这些壮美的“无限风光”总在令人生畏的幽谷或“险峰”?为何总要人苦苦寻求艰难跋涉才能一睹它的芳容?也许,这正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生活哲理。
三、云雾山云海
不说岭上“朝种夕收”、“洪水淹天”、“奇洞探宝”、“棋盘石”、“舍身崖”、“无量殿”等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单是茫茫林海和浩渺云海等自然景观就令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了。山上的水挤出地表,滴下悬崖,汇成小溪,蹦蹦跳跳,跌跌撞撞,跌宕出许多幽深的碧潭和个性鲜明的瀑布。潭和瀑间隔着,串联着,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闪光的银练上串着一颗颗泛着绿光的宝珠。山的幽静和巨大的落差使水声分外的响亮,似一曲奋进激昂的乐章。
云雾山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由于交通闭塞,山上的森林世世代代生生息息,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参天大树,为上个世纪的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你伫立于鬼谷岭上,一览众山小。一片片原始森林覆盖着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给山披上了一件明丽的绿装。阵风过处,绿色的浪潮呼啸着,奔腾着,滚滚而奔而之中。她们一浪高过一浪,一潮快过一潮,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绿浪一会儿在这个山头翻滚,一会儿在那个岭上奔涌,一会儿又在脚下的山谷中起伏。风声、鸟声、林涛声声声入耳;花香、树香、泥土香沁人肺腑;视觉、听觉、嗅觉畅快淋漓。
云雾山的云一年四季都有,夏秋两季更是汹涌澎湃,大气磅礴。初夏,春姑娘在山下呆腻了,才隐居到这深山密林。粉红的山桃花,雪白的野李花,争芳斗艳,使人有幸一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妙境。盛夏,骄阳似火,云雾山上却凉风阵阵,清爽宜人,日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是一个避暑的佳境。既使是晴天,山上也满是散乱的云雾,它们前面的匆匆飘过,后面的又涌了过来,大有前仆后继之势。阴雨时节,天上的云海连着山上的云雾,情意绵绵,难舍难分。这个时节,山上山下满是醉人的绿,那飘渺的云雾与山山岭岭的绿零距离接触,使云雾也透出悠悠的绿意,身处其中,真有酒未沾唇已微醺之感。
秋风送爽,山上的野果子熟了,一串串红通通的五味子,一架架毛茸茸的猕猴桃,一树树黄灿灿的野山梨……令进山的人大饱口福。这时,秋高气爽,天空湛蓝,远山空蒙,伫立山顶,脚下的山山岭岭皆笼罩在茫茫云海之中,但见云雾飘渺,云卷云舒,游人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岛,悠然地在涌动的海上飘浮。灿烂的阳光洒在云海之上,闪耀着亮丽的银辉,游人又如漫游在云雾茫茫的天宫,令人超然物外,物我两忘,患得患失、愁高愁低的尘念也随着云雾飘飞得无影无踪。
四、铜钱峡胜景
下山时,另一处景点是不可不游的,那就是山下的铜钱峡,它与云雾山遥遥相望,一脉相承。行至山下的银桥乡政府以南约四公里处,忽见前方两堵石墙如刀劈斧削,壁立千仞,直耸云天,蔚为奇观。传说从前壁头生一树,夜深人静时,便落下许多铜钱来周济当地穷苦的百姓,于是得名铜钱峡,这一带如今叫做铜钱村。渐近铜钱峡时,但见大坝河中央有一块巨石,呈较规则的长方体,名叫“一方印”,传说当年苏秦、张仪荣归故里来看望鬼谷子先生将宝印遗落于此。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块巨石上,挺立着一棵柏树,高约三四丈,比脸盆略细,呈宝塔状,树干笔直,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因此,这里也叫“石生树”。巨石险峻,无法攀登,不知何人何代植树于此。近年连年大旱,柏树非但不枯不萎,反而更加茁壮。铜钱峡极狭极险,仅容大坝河和古银路从峡中穿过。站在峡下仰视,两边的石壁仿佛向头顶压来,只望见一线天。盛夏时节,空气在峡中对流,峡中凉风习习,清爽宜人,是一外避暑的佳境。
顺着峡西山谷爬上去,就到了西峡。只见巨石高耸,嵯峨多姿,气势磅礴,令人感叹大自然之造化。峡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呼应成趣。石壁不光滑亦不规则,哪里有一点土,哪里就有蓬勃的绿色向你昭示着勃勃生机。在峡的纵深处,有清泉从一椭圆形的石洞中流出,泉水清冽,声如仙乐;四周芳草萋萋,清静幽雅,据说因其洞险峻幽深,清流激荡,至今无人敢探其险,被人们称为“处女泉”。继续向峡的深处走去,便到了“狗钻洞”,这是进出西峡的必经之路。洞仅能通过一人,如对面来人,一定会碰个满怀,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游人渐多,有人以“狗钻洞”之名不雅,改一现代名“接吻石”。穿过接吻石,但见农家小院,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鸡鸣犬吠,鸟语花香,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不禁想起陶公笔下的桃花源。
当你身心疲惫的时候,找一处像云雾山一样的幽境,去感受那份绿意,那份纯朴,那份超然,让你荒芜的精神家园一如春雨过后的山野,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转自:http://www.cts2008.com/art/2006-11-15/11115517.html3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