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2007-07-16    blogcn.com

四姑娘山游记

十一长假期间,武汉中国龙俱乐部组织了四姑娘山登山与穿越活动,一行共十三人:火狐狸(领队)、酋长、阿雯、阿兰、阿康、惠惠、好人、咔咔、阿乐、糖类、江江和偶(顽石)。计划行程是:
第一天:(9月30日)
17:25 武昌站出发 T246
第二天:(10月1日)
09:55 到达成都站,在金沙车站坐前往小金县的班车到达日隆,双桥沟管理处下车。夜宿
日隆镇。700――800 500
第三天:(10月2日)
06:00 起床早餐
07:00 出发,装备由马驮着,人轻装进入海子沟;
07:45 锅庄坪
09:45 打尖包
11:00 鸡棚子休息,午餐
12:00 从鸡棚子出发
13:30 到达BC(大槽,海拔4450),扎营,休息,适应海拔。
第四天:(10月3日)
06:00 起床早餐
07:00 登顶二峰(半天) 下午撤回日隆镇。(备选第2天可返回成都回汉)
第五天:(10月4日)
06:00 早餐
07:00 从日隆出发进长坪沟)5km-喇嘛寺5km-枯树滩5km-两河口5km-红石阵――木骡子-14km-叉子沟口(海拔3798,)夜宿叉子沟口。
第六天(10月5日)
07:00 叉子沟口出发2km-长坪沟尾(8:00)5km-山口(10:00)8km-垭口(14:00,海拔4644米)在平台扎营(海拔4548,附近有泉水)
第七天(10月6日)
平台(07:00)-垭口(08:30)-杜鹃林9km-毕棚沟小路-毕棚沟主路(通车)4.5km-309林场,乘车返回成都。让向导带领到山脚营地以免迷路,向导返回。
第八天:((10月7日))
成都游玩,之后返回武汉。
但由于实际情况变数较多,所以实际行程变化很大,下面是基本记载。

2005年9月29日 启程 (晴)
由于原计划的9月30号由武昌发车到成都的硬卧车票没有买到,只好由大家各自想办法,而糖类、江江和我没有买到30号的票,连29日的都只有软卧车票了(虽然说是软卧票,但也只是到十堰的,上车后才补齐至成都,因此而又多花了近50-60元)。由此看来,自武汉至成都(外地)的票,必须提前很多天订票才有可能买得到,这点在以后的出行中必须注意,至少要提前十天乃至半个月(后来从成都方面的订票情况来看,武汉出行票是最乱的,因为在成都是真正的实现了随时可订票,这点是从成都购返程票才知道的,这是后话)。当然,无论如何,总算是成行了,也了了我近一年的心事,实现了四姑娘山之行,心情还算是不错的了。

2005年9月30日 补充及包车 (阴)
列车于9月30日上午10:30左右才到达成都车站,比预计到达时间晚了近40分钟。当我们还在汽车上时,就接到了酋长的电话,布置了两项任务:补气罐和订包车或者买去日隆的车票。于是我们仨自放下行李后,就是不停地奔走,汽罐的事儿很快就在顶点俱乐部搞定了,但包车的事儿却遇到了麻烦,未能成功。只好从顶点打车去茶店子长途车站,但仍然没有1号的票,包车谈了很久也没有谈成,因为一号的车已经基本都被包掉了。到此时已经花了近五个小时,无奈之下,只好给酋长打电话,这时,他告诉我们,顶点的老总已经帮我们谈好了一个包车,让我继续找老总联系(狂晕!)。于是我们一路从顶点老总、车队长到开车师傅,一一联络下来,终于搞好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弄得我们极度的疲乏。

2005年10月1日 向日隆进发 (雨)
早上8:45时,包车王师傅来到我们仨住的宾馆,接我们后去火车站,接9月30日从武汉出发的其余的十人。列车同样晚点到10:22才到达成都。由于部分人的东西准备不足,又去顶点补充了些个人装备后,于12点钟正式向日隆进发。
汽车一路前进也没有太多的故事可供记载。只是当汽车在18:15分进入了巴朗山区后,路况就更难走了,沿途有很多的路基坍塌现象,所以汽车常常只能靠单边而行驶。到了晚上19:35时汽车到达巴朗山的顶端,20:18看到了日隆镇的牌子。
待大家都安顿好时,已经是零晨1:30了。

一、 攀登二姑娘峰
2005年10月2日 带着希望向登山营地进发 (晴,有时冰雹)
今天的天气的主体是晴天,中途下过几次冰雹。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天气,对于我们向营地行进是有很大帮助的。
早晨7:00起床洗漱吃早餐,而后等待向导、马匹,9:00左右出发,12:45左右到达打尖包,休息午餐。此处开始,有少数人因为体能问题开始骑马上行,但大部分人还是坚持着向上爬。一路在四姑娘山的右后方转动,沿途可以看到许多高山树林、草甸、海子沟以及大海子等美丽的景色。沿途下的几次冰雹也给行进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在高山的密林中感受冰雹是和在城市或平地完全不同的,有点挺喜欢的心境。
17:00左右到达二峰营地(BC),海拔约4200米。到达后开始做饭、补水(晚上用),带的ZIPPO打火机未能打着,火枫炉头的自动点火装置也没能点着,最后用的是从成都买的打火石式的打火机点的火。
由于高原反应,我头疼得有些利害,其他人也都出现有类似的症状。好在是糖类和江江对我照顾的很好,基本没让我做什么事儿,没有太动所以心情也还算平静。
晚上19:30左右收拾好装备后休息。此后其他人情况如何就不太清楚了,糖类、江江和我各人各吃了一粒散列通(也就是原来的去痛片)。
晚上21:00左右开始下雪,到次晨起床时才停,此时雪已经有约10厘米厚。一夜中,牦牛不停地在帐篷周围转悠和拱动(据说是为了找盐吃),所以一整个晚上基本没有睡好。
(需要说明的是,今晚在BC扎的营帐粗估约有60顶左右)。

2005年10月3日 亲近二姑娘峰 (雪后晴)
可能是由于高原反应太利害,也可能是由于昨晚休息的太不好,到早晨7点钟才起床(这时天才亮),此后各帐中的人陆续起来。到8:20才出发向二峰冲锋。冲锋的人有七人:火狐狸、糖类、江江、阿兰、惠惠、阿斌和我。
雪后的登山是很艰难的,原因有二:路更难走;雪对太阳的紫外线的反射更利害。后者也是造成大家均出现脱皮的主要原因。当然雪后的山峰更加美丽,一路走来,遍地洁白无瘕,让人感慨天蓝地净之美!
在11:20左右,攀登到达了约5000米左右,由于已经到了昨晚约定的下撤时间,加上参与冲锋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火狐狸建议按时下撤,于是大家一起返回,而未能继续亲近二姑娘峰,使我一路上构思的题为“我爱你二姑娘山”的文字以及我设计好的当我登顶时爬在雪中的二峰上的照片也就无以实现了,真是遗憾至极了(呵呵 )。
下午14时左右,所有人员下撤到了BC,收拾好帐篷行装,大队人马均骑马下山,只有火狐狸和阿兰仍是走下山的。

在此值得说明的教训是:
1、在此次攀登二峰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高原经验不足,冲锋了的几个人均出现了轻重不同的紫外线烧伤问题,虽然有的人使用了防晒霜,但仍无一幸免,因此今后上高原时,最好应该带上面罩,可以防止高原紫外线及雪地反射的紫外线。
2、七人中只有三人带了喝的热水(其中两人为热水,),感觉饮水严重不够,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保持水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若造成缺水问题事情就大了,今后应该改善这方面的工作,至少应该保证每人都有1升左右热水(最好是葡萄糖或氨基酸类),以保证体能不减或能有所提升体能。
3、在高原,有些食品是不宜的(如平时吃的牛肉、鸡蛋、火煺等,反正对我而言是如此),最好的是如麦片类的流体食物,另外麻辣的灯影牛肉倒是很开胃,其它的就是黄瓜等水果类的食物较好。

二 穿越四姑娘山
2005年10月4日 长坪沟的漫步子(雨后晴)
由于有人生病、崴脚以及体能方面的原因,最后只有两人进行并完成了穿越活动:阿兰和我(顽石)。虽然3日晚上说好是三人,但阿斌最后一直犹豫,就没参与了。
早上8点由日隆坐那阿的车到喇嘛寺,将行李交给向导杨大哥后,开始了今天的穿越征程。先沿着栈道一路向上,天有星星小雨,但走在林间溪边的栈道上,听着溪水一路跳跃轻唱,心情非常的好,连栈道也有了些许的弹性,让人有点跳动的感觉,真好!
8:45到达枯树滩,此后到木骡子就一路难走了,沿途起伏不定地上升,马和人共道,且由于下了一夜的雨,道路稀乱,几难行走,好在此时天已放晴,沿途有长坪沟溪水声欢跃,鸟儿一路歌唱,加上各种树木繁多,颇有趣味。
12点左右到达木骡子,休息,在木骡子的小木屋里吃了顿红烧牦牛肉的午饭后,太阳已经出来,于是么姑娘峰清晰可见,照了不少的照片。但天还是时而有雾,时而有云,所以么姑娘峰显得格外妖娆动人,让人极度的喜爱。
随后就是一路沿着长坪沟上溯,自此直至叉子沟口,均是平缓上升,沿着沟水自然前进,你甚至感觉不到上升,但当你到达叉子沟口时,却实实在在地升高了600米左右的海拔。
当然,一路上有不少的独木桥要过,也有些草地要小心,否则还是会遇到些麻烦的。
晚上17:35左右到达叉子沟口,吃饭休息。
沿长坪沟的穿行路线是只要沿主沟上溯即可,任何一条线路均可抵达沟尾,只是千万不要提前转弯,否则就是翻越的其它垭口到别的地方去了,例如卧龙,而不是到毕棚沟,据向导杨大哥说此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005年10月5日 翻过垭口,提前完成穿越 (晴)
2005年10月5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早晨6:30天才刚朦朦亮,我们就起床,开始补水,做饭。8:30开始沿着小路向上攀爬,开始有近400米高度差的垂直陡坡,因刚吃过饭,所以我上爬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当上爬完这段陡坡后,接着是相对较缓些的坡路,深秋的高山草甸非常迷人,各种野花在微风中闪闪灵动。艳阳高照,一直到达大平台,都是拍摄么姑娘峰的美丽倩影的好时机和好地点,并给艰难的攀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上午10:15到达大平台,此后就看不到四姑娘山了,且又要进行艰苦的攀爬。在11:15到达垭口,打开手机,结果没有信号,于是想给亲朋电话报告的想法未能实现。休息到11:45后,开始沿垭口向毕棚沟下撤。此时要非常小心,全部都是碎石子的路,且很陡。下撤时要注意路线,不小心有可能会走到悬崖处,其实稍事留心路边大石头上有些许小石头磊着的记号,即可大胆地照着前行,因为那就是前面穿越的人留下的印记。另一个就是留心有的树是否被别人砍过,若有,则说明也是有人走过的,这也是认路的基本方法。
终于,我们于下午13:50下撤到了毕棚沟口,提前一天完成了四姑娘山的穿越计划。休整到14:20后开始向303林场进发,16:10到达林场,管理人员收取了每人10元的自然保护费。16:30包车前往理县(车费80元),18:30包车前往成都(车费320元),21点到达成都。

2005年10月6日 返程 (晴)
早上7:30起床,8:30在旅馆附近的订票点很快订得当天回武昌的火车票,随后在成都琴台路游玩后,坐15:07的火车返汉。

后记
此次登山穿越计划未能全部完成,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里想要说明的有几点具体的问题,以供参考:
1.每次出发前,团队中每个人要有充分心理和生理准备,对意外的防护,尤其是高原(山)雪地紫外线的防护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不然这次大家的脸部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灼伤了。
2.这里只是再次提出,早在前面的贴子里都已经提到:到高山一定要每天都补充热水(最好是葡萄糖或氨基酸类的饮品),以随时补充能量。
3.这次带的炉头和气罐多,比在小五台山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体能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保存,所以才有可能接着进行穿越活动。
4.就是在高原(山)登山也好,穿越也好,要学会当地山民的“慢走当休息”,这点非常重要,也是保存体能,以便长途运动和在必要时能够冲上去或自救的关键。

2005年10月11日整理完成。

loading...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8/overman/blog/25445200.html2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