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立集团—四姑娘山游记

[游记]华立集团—四姑娘山游记

2007-09-01    holley.cn

相传在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日隆镇有个叫阿郎巴依的小伙子与邻寨的一位姑娘结了婚,生下四个十分美丽的女儿。四个姑娘中,最漂亮的要算四姑娘。她长到16岁时,已有一副让杨柳都羡慕不已的身材,一双让星星都嫉妒的眼睛,一张让野花都羞于开放的脸。三个姐姐都十分偏爱和呵护她。不久从外乡来了一个叫麻尔多拉的妖魔,他住在一个山洞里,经常为非作歹,残害生灵。他作恶多端,看见绿的颜色心理就产生毁灭的情绪。他每月要吃掉一个人的心脏,喝掉一个人的血,情绪才能平静下来。所以每到夏季他就要兴妖作法,让所有的庄稼都变为泥泞,让所有的人都无家可归。他打听到阿郎巴依有四个漂亮的女儿,就想将她们占为自己的妻妾。他得知阿郎巴依是樟木寨的护寨人,就十分痛恨,常常在青山绿水的时候,哄骗天河泛滥洪水。为了保卫家园,阿郎巴依毅然同麻尔多拉展开了长期的格斗。不久,阿郎巴依在与魔王麻尔多拉交战时被魔王巧施阴谋害死,并丢失了让魔王害怕的日月宝镜。四姑娘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悲痛,年少的她决心替父复仇,她走遍嘉绒地区的所有神山,请求它们教给她降伏魔王的方法,她走遍所有的寺庙,学会对付魔王的手段,然后回到日隆关和魔王进行斗争。四姑娘凭着聪明和智慧几次战胜了魔王,日隆关这个地方又安宁了许久。
与四姑娘住在同一村,有个叫央青达尔吉木匠,他与四姑娘自小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木匠的手艺远近闻名,他雕的花能开,雕的鸟能飞。他常常以自己的木匠手艺做一些木制东西送给四姑娘,四姑娘也常将自己绣织的腰带和衣物送给他。在一次与魔王的战斗中,四姑娘凭借木匠的帮助将魔王斗得落荒而逃,从此他们悄悄地恋爱着。
可是魔王并不甘心,他欺骗了天上的水母,只要给水母捎个信去,水母就给这里下很大的雨,让这里水涝成灾,老百姓不得安宁。四个姑娘决心象父亲那样同魔王战斗到底,守卫她们的家园。三个姐姐把年龄最小的四姑娘看管起来,她们怕她斗不过魔王。于是先由大姐和丈夫与魔王格斗,不幸的是都被魔王杀害。再由二姐和她的未婚夫与魔王厮杀,还是被魔王戕害。三姐和未婚夫也被魔王制服。四姑娘的三个姐姐一起变成三座大山压在魔王的身上。可是魔王的法力无边,眼看三个姐姐压不住了,四姑娘夺回了日月宝镜赶到,她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雄伟的大山,坚实地压在魔王的胸膛上,然后将日月宝镜往空中一抛,让所有的积雪变成了千年冰雪,把四姑娘冻得十分坚硬,把魔王撵向死亡。最后,她们终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赞拉河水的平静,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灵性。
当四姑娘与魔王战斗时,木匠正在为从西方来的一位传扬佛法的弟子修建庙宇,当他听到四姑娘变成了雪山后,十分悲痛。他沿着长平沟往上跑,想见四姑娘最后一面,没想到来到四姑娘仙化的地方,她早已变成了雄伟的雪山。看着圣洁美丽的四姑娘,他淆然泪下,觉得尘世间的事对他已没有什么牵挂。他忽地变成了一道圣洁的白云,终日围绕在四姑娘的山峰上,以表白自己对四姑娘的钟爱。直到今天,他依然守候在山峰之上,人们要见四姑娘真实的面庞十分不易,除非有缘,那四姑娘山峰上的云彩才会打开,让人们一睹仙女的芳容。

正文:

离开四姑娘山已经快一个一个月了,看到桌面上的图片,又不由得回忆起那神秘的雪山、漫天的飞雪以及穿越长坪沟、翻越雪山的艰苦历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看到超凡脱俗的美景,是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的。我一直在渴望亲近自然,在追逐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也许下一个目标是新疆或者西藏吧,其实,我希望去世界上所有美丽的地方。大自然的魅力,吸引我去走近它,感受它。
1. 杭州——成都
我们是9月29日出发的,买的是五折的机票,折扣价为900多块钱。没想到飞机居然那么空,只坐了不到1/3的人。第一次可以在飞机上躺着睡大觉。看来避开人流高峰出游确实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两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成都了,从杭州出来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到了成都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天空,太阳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看来成都“雾都”的名号不是虚传。大家的话题很快由天气转向了成都的MM,说成都之所以排在中国十大美女城市之首,一方面因为山清水秀,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成都的气候。在成都不会遭受烈日的暴晒,所以成都女孩一个个都白皙水灵。
2. 龙堂青年旅馆
我们住的地方在一条叫“宽巷子”的小弄堂内,是一家叫龙堂的青年旅馆。门口的一行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西装革履者谢绝入内”。看看我们,一个个都是全副武装,典型的“老驴”打扮,自然不属于谢绝入内的人群了。龙堂是一幢3层高的小楼,属于明清时候的四合院吧。在庭院里还打了好几个帐篷,看来晚上有人打算睡在帐篷里了。这里的条件挺简陋的,不过价格便宜,每人只要25块钱就可住一晚。我住的是一个三人间,里面除了三张床什么也没有。这里总共只有一个浴室,里面有四个隔间,隔间的门还是半透明的,能依稀看出里面人的轮廓。这大概也是第一次看到男女同一个浴室的情形了。由于洗澡的人特别多,我一直等到快12点才得以去洗澡。在厕所的墙上还有人在上面贴了字:“如厕收费一元”,心想怎么这么黑,不过没有看到有人收费,大概是某人的恶作剧吧。
3. 成都——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
第二天一早5点多钟起来,由于要赶着去日隆镇,我们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我们14人报了三辆越野车,每辆车500块钱,为了要不要走高速还跟司机理论了一番,最后每辆车加了10块钱,司机才答应走高速。其实高速也就到都江堰过去一点的地方,之后就是泥路了。由于晚上没怎么睡好,坐在车上都睡着了。中午到了卧龙,我们在一个小旅馆里吃了顿中饭,然后重新上路,开始爬海拔4900米高的巴朗山。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慢爬行,海拔在急速的升高,空气也越来越稀薄,开始感觉到有点呼吸困难,并感觉到有点头痛、恶心。出来之前我都没吃过任何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因为听人说瘦的人不会有高原反应。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个谬论,这次我们去的人中高原反应最厉害的恰恰是队伍中最瘦的女孩。还好我只是稍微感觉有点不适,并不是很严重。司机是个藏族小伙子,一路上尽情展示着他的歌喉。听着欢快的藏族民歌,我们很快到达了巴朗山的山顶。本指望着能看到美丽的云海,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雾锁住了我们的视线,伴随着还有阵阵冷风。所以我们稍作停留之后就钻进汽车继续前行了。下山的过程就轻快多了,随着海拔的下降,不适的感觉也在一点一点减弱。很快我们到了一个叫“猫鼻梁”的地方,是观看四姑娘山全景的最佳处。尽管还是云雾缭绕,害羞的四姑娘还时不时露出了她的一点美丽的容颜,也让我们开始感受到了她的迷人魅力。
4. 日隆镇印象
下午三点钟左右到达了日隆镇,我们在镇上的向导桑命家住了下来。日隆镇是一很小的镇,镇上也没有多少人家。镇上的商品质量确实不怎么样,我在那儿花了25块钱买了一卷柯达200的胶卷,结果只能拍28张,而且洗出来的效果也不好。幸亏我还带了个数码相机,大部分相片是用数码相机拍的,后来数码相机没电了,才不得已用带去的傻瓜相机。在一家藏民开的小商店里,同去的一位美女租了一套藏民的服装,我给她拍了好几张照片。本来就有着模特身材的她,穿上藏族的传统服装也显得格外的美丽动人。
晚饭也是在向导桑命家吃的,他家的菜特别香,味道也很好,使得大家胃口大开,平时文静的淑女们也再顾不得了淑女的风范。吃完晚饭,本来大家准备翻过向导家后面的大山,到双桥沟的河道坪去看日落的,还没爬到半山腰,就看着天气不对,果然一会儿就下起雨来了。到了晚上就下起雪来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推开门就看到白茫茫的一片,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了。

5. 穿越长坪沟的第一天(日隆——上甘海子)
吃完早饭开始出发。我们要走的路线是日隆镇--穿越长坪沟--翻越垭口--穿越毕棚沟--乘车到理县再返回成都。长坪沟位于四姑娘山北面,全长29公里,以雪山、牧场、草甸和原始森林闻名。需要先后过喇嘛寺--枯树滩--龙洞---沙棘林---上甘海子-下甘海子--两河口—红石阵---木骡子--- 柳树坝--鸡冠石---石包棚--雷鼓石--卡子沟,到达垭口脚下。这是一条较为艰苦的行程,我们租了六匹马驮行李,全程步行前进。从日隆镇到喇嘛寺有五公里,本来有公路直达,可以乘车过去的,不过我们选择了步行前进。沿着公路走了一段路,抄近道爬了一个山坡,中午十分到达了离喇嘛寺不远的地方。我们在一家小面馆里每人吃了一晚牛肉面。我还在那店里买了一袋沙棘。沙棘是生长于中国北方和西南的一种植物,应该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据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过我现在无法评价它的效用,因为我把那袋沙棘背过了雪山,再经成都背回杭州,现在还躺在家里的冰箱里没有拆封呢。
吃晚饭后继续前行,很快就到达了喇嘛寺。然而并没有见到什么宏伟的寺庙,只看到一片废墟中的断墙残瓦,原来寺庙文革其间被人毁坏了,后来就没有再重新修缮。这又让我想起了家乡文革中被人炸掉的斜塔和被人拆掉的古城墙,否则家乡现在也应该是旅游胜地了。文革给历史造成的破坏真的让人痛心。过了喇嘛寺,我们开始进入了“唐柏古道”。从公路进入了一条铺了木板的清幽小径。路的两边是古老的柏树,一条小溪伴着我们前行。眼里呈现的都是青山绿水,耳里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儿欢快的叫声,鼻子闻到的是鲜花的香味,嘴里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其间经过的一座木板桥也别有一番滋味,两根很粗的钢丝绳跨过小河,构成了桥的脊梁,以次为纽带,结成了一张由钢丝绳组成的安全网,构成了桥的筋骨,木板就扑在这张网上,就算是桥的血肉吧,我们经过的时候,桥左右晃动,就像在荡秋千一样。这一段路是全天最为轻松惬意的一段路。喇嘛寺到枯树滩不过五公里的路程,加上这条古栈道的路也比较好走,所以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枯树滩。枯树滩是长坪沟景区里值得一看的地方。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躺在山谷中,清澈的溪水中间,有一片洁净的沙滩,而沙滩上居然矗立着几十棵已经枯死的大树,与小溪两旁枝繁叶茂的绿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溪边的沙滩上,有藏民张罗着出租藏族的民族服装,沙滩上还立了一只骆驼,花十块钱可以租一套藏族服装,再花十块钱就可以骑到骆驼上拍照。同行的一位MM经不住诱惑租了一套藏服,本来就比较瘦小的她,穿上藏服后,看上去像一个的十几岁的藏族小姑娘。我举起相机,帮她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继续前行,栈道已经走完,进入了“马道”,好路也到此为止。所谓马道,就是烂泥路,也就是只适合四条腿的马前行的路,路是坑坑洼洼的,雪刚刚融化,到处都是积水,路很滑。不时有马驮着人或者行李经过,引起乱泥飞濺。我们只好放弃走大路,沿着路边灌木从中的小路前行,真可谓是披荆斩棘。这时候也没了欣赏风景的心情,只在心里想何时才能走完这难走的烂泥路。没想到这样的烂泥路走了整整一个下午,龙洞什么时候过的都没有发觉。到达“下甘海子”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多了。由于我们要在天黑前赶到上甘海子露营,所以我们加快了脚步。好在接下来的路程也比较好走了一些,在7点前我们总算赶到了露营地“上甘海子”。

运送行李的马匹已经比我们先期到达,不过我们也得知了不好的消息。大家的包都在马匹行进被溅了不少的污泥,其中有一匹马上背的包可能没绑紧掉进了污泥里,包上全是污泥,包的里面可能也进水了。我自己的包还不算严重,只是包上溅了一些泥,正好我多带了块毛巾,拿毛巾擦擦就行了。最严重的是 Tina的包,包上到处都是泥水。我和她一起把旅行包抬到水沟边,这时天已经黑了。带去的头灯也派上了用场。我用头灯照着她,看着她把包上的污泥一点一点擦掉。沟里的水冰凉冰凉的,看到她的手都冻红了。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站在旁边弯腰照着她。大家的心情受此影响也好不到哪儿去,还好Tina是很大度的女孩子,没听到她有任何抱怨。好不容易把包上的泥基本擦掉,叫了个男孩(雨南)过来把旅行包抬回营地,天已经一片漆黑了。在营地旁边有一间小木屋,里面是一家简易的餐厅,我们的晚餐就在里面吃的,是羊肉炖萝卜,主食是从日隆镇带过去的馍。可能走得太累了,我感觉羊肉汤特别油腻,也没什么胃口,只了一点点,然后就回帐篷睡觉去了。我们的露营的地方在一个山谷里,四面的山峰把风都挡住了,到也不觉得怎么冷。想起上次在清凉峰的山顶露营,被7、8级的山风吹得瑟瑟发抖的情形,当晚的露营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幸福了。

6. 穿越长坪沟的第二天(上甘海子到夹子沟)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钟,和我睡在一个帐篷里的辽河和雨南就起来了。他们要起来给大家煮稀饭。我尽管还想继续睡,也不好意思再睡了,也爬了起来,走了100多米,找到一条干净的山涧刷牙洗脸。山涧里的水是刚融化的雪水,冰凉冰凉的。洗涮后,我们把帐篷收起来。这时稀饭也烧好了,我们吃了点稀饭又继续出发。
还是丛林中的马道,不过路况比前一天走的马道稍微好了一些。由于昨晚休息得还不错,加上肚子也填饱了,大家一个个精神奕奕。1个多小时以后到达了下干海子。“下干海子”是一片大草甸,可能原来这里是一个海子(高山湖泊),后来海子里的水干了,湖底露了出来,并生长了一些草,于是这块地方就叫干海子。在那儿居然还有一个小卖部,提供饮料、方便面还有烤羊肉串,价格也还不是很贵,真是难得。我们走得也有些累了,坐在那儿休息了一会儿。老刘他们要了几串烤羊肉串,很快就被大家瓜分光了,我也分到了一串,味道挺不错的。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木骡子。这是观赏四姑娘山全貌最佳的地点,如果是当天返回的话,这里就是通常能到达的最远处,再往前走当天就回不去了。木骡子是一片紧挨着四姑娘山的大草甸,足足有四五个足球场那么大。站在广袤的草甸上,举目四眺,眼前的美景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碧绿的草甸上四周是巍峨的雪山,四姑娘的外婆姑缪山像一位慈祥而的老人矗立在眼前,健朗的身躯透着一种威严,让人肃然起敬,回过头来,让我们神牵梦绕的四姑娘山如同四位美丽的姑娘,她们婀娜多姿的身躯在仙雾缭绕中翩翩起舞,风儿不时掀起姑娘们薄薄的面纱,露出某位姑娘秀丽的面庞,大概她们太害羞了,转瞬之间又重新戴上了面纱,隐身而去。一条小河静静的躺在山谷里,守护着这片迷人的草甸,清澈见底的河水映照下,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甸和洁白的积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沿着小河溯源而上向前延伸,直达远处的山谷。在视线的尽头,雪山上的冰川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把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记录下来。拍了半天,感觉肚子也有些饿了,坐在小河边吃了些干粮,正畅想着何时到这儿搭个小茅屋住上一年半载的,领队已经催着我们出发了,毕竟到我们的露营地夹子沟还有不少的路程,大家只好依依不舍的上路了。
过了木骡子后,我们开始进入沼泽地。沼泽地是挺危险的,一不小心踏在烂泥中,就可能陷入泥沼中去。好在我们都带了手杖,小心翼翼的前行。走在最前面的人拿手杖试探,确认是实地后,才敢把脚放上去。而后面的人则紧跟着前面的脚步,踩着前人踏过的地方前进。过了沼泽地之后,路就比较好走了,不过还需不时面对水流湍急的小溪。好在大部分小溪都比较窄,可以跳过去,有些比较宽的地方有独木桥,也还可以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当然也有些地方难以跨过去,也没有桥,好在水不是很深,可以垫上些石头放些树枝,踩着石头和树枝走过去。幸好我们穿的鞋子都是防水的,否则再怎么防备鞋子也要进水了。同行的xiaoke就一不小心一个踉跄踏进了水中,把鞋子、袜子都弄湿了。柳树坝、鸡冠石、石包棚、雷鼓石就这样走过去了。沿途经过的风景都非常美,两边雪山环抱,草甸中间溪水缓缓流淌,河中还长着树木,河边常常看到红叶,草甸上到处开紫色的野花,在这种环境中漫步前行,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不过同行的美女apple因为高山反应,一路上吐了好几次,我随身带了在成都买的"迪诺康"胶囊,是治疗高山反应的药物,可是她刚把药物服下去,但一呕吐,又把药吐了出来,这就让我没辙了。大家对apple美女挺关心的,特别是雨南,本来一直在前面带路的,看到apple高山反应,就不再带路了,而是在后面一路扶着apple前行。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露营地夹子沟。草地上的雪已经融化了,不过前面的山腰上,还是有很多的积雪。我们露营地的后面,就是我们第二天要翻越的垭口。看看好像还不是太高,不过很陡。我还夸海口说两小时就可以爬上去,不过第二天翻越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确实太低估了爬山的难度。向导桑命也跟着我们同期抵达。一部分人开始扎营,向导桑命则开始准备篝火。原来我们出发的时候就从桑命家带了一只刚杀的山羊,准备在这里烤全羊,举办篝火晚会。我们一整天就吃了点稀饭和干粮,就等着美味的烤羊肉来填饱我们已经干瘪的肚子,也为明天的艰苦行程储备充分的能量。可惜天公不作美,篝火还没生起来,就下起大雪来了。这样一来,篝火就生不起来了,大家的期待也就成了泡影。好在我们还带了气罐、高压锅和米,还可以生火煮饭。在帮女孩们搭帐棚的时候听lijun说他的睡袋湿了,跟她同睡一个帐篷的xiaojia 和apple带的也只是棉睡袋,如何抵御这寒冷的雪夜呀。于是我不顾她们推辞,把我的羽绒睡袋借给了她们。我知道自己是难以睡个好觉了,不过我出发的时候还带了好几件保暖的衣服,把所有衣服穿上,应该还能够熬得过去。当时想毕竟自己是男生抵抗力比较强一点,如果女孩子受冻着凉了,那就难办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找到医院或医生,而不管向前翻越垭口走出毕棚沟,还是向后原路返回,都还有相当遥远的路程。把睡袋给了他们以后,我就躲进了帐篷,不敢出去了。外面大雪纷飞,我还得穿着冲锋衣和冲锋裤睡觉,一出去衣服的外层又会被雨淋湿。刚刚进帐篷之前衣服上已经全是雪,钻进帐篷把防潮垫也给弄湿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可以擦的东西,多带的毛巾昨天擦完旅行包后已经被我扔掉了,没办法只好拿衬衫当抹布,把防潮垫上的雪水擦干。同住的辽河也挺照顾我的,饭烧好后,他帮我拿碗去盛了饭后送进帐篷,从包里拿出从杭州带过去的笋干和榨菜,我们就着笋干和榨菜把饭吃了下去。在吃饭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上次在清凉峰上大家围在火炉边吃饭的情形,顶着刺骨的寒风,吃的也正是跟今天差不多的饭菜,平日里吃菜还挑三拣四,这时有热饭可吃,有热水可喝就是最好的享受了。雪整晚一直下个不停,我们搭帐篷的时候没有考虑好,把门开在了上方,人进出时把帐篷的门一拉开,雪花就纷纷向着帐篷里钻。好在我们带的是专业的高山帐,可以保证不会漏水,也不用担心被雪压坏了帐篷。辽河听说我把睡袋借给女孩了,就把他的羽绒衣借给了我。我把包里的抓绒衣和毛衣都拿出来穿上,又盖了辽河的羽绒衣,还好不觉得怎么冷,只是感觉脚始终有点凉,到半夜脚都热不起来。后来迷迷糊糊的也睡着了。
7. 翻越雪山的艰辛历程
第二天一早5点多,我们就爬了起来。还好经历了昨天这一晚,我担心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我并没有感冒,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我和雨南拿锅子去小河里舀了水,雨南开始淘米给大家煮稀饭。吃了饭收好帐篷,艰苦的翻越历程就开始了。

我们是早上8点多开始等山的。昨天的一场大雪让帐篷也重了好几斤,整个包的重量达到了三十多斤。这时想起刚才还逞强要帮女孩背气罐呢,还好最后让别人背了,否则还不知到怎么把包背上山去。想想上次去爬清凉峰也背着包走了那么远的路,并不觉得特别累,可这里刚爬几步就气喘嘘嘘。毕竟这已经是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空气非常稀薄,所以呼吸十分困难,跟爬海拔较低的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时候体力的区别就马上显现出来了,队伍很快分成了好几段,而且拉开了不少的距离。我和lijun、xufeng等人走在最后,我成了断后的人。山路似乎越来越难爬,到后来我们几乎是走20步歇一阵,一坐下来就大口大口喘气。有人可能觉得包实在太沉,把能扔的东西都扔掉了,于是可以见到被扔的衣服和食品,好在这些东西通常会被向导们拣走,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我想想包里没什么可以扔的东西,所以也不去考虑那么多了,只是不断给自己打气,让自己跟上队伍的步伐。这时候才深深体会到锻练的重要性。看看向导,一人背两个包仍然可以健步如飞,不由得让人佩服。不知歇了多少次,总算爬上了垭口。站在垭口上,望着眼前漂亮的云海和雪山,再看看自己爬上来的山路,想想都还有点后怕,不过还是觉得挺值的。
由于要争取在天黑之前走出毕篷沟,我们在垭口拍了张合影后,来不及仔细观赏风景,就急忙下山了。我本来还想好好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走的。看看大家都走了,也顾不得吃东西了,背上包踏上了下山的路程。大家下山的节奏不一,队伍很快分成了好几队, tina和sophiawy轻装急行,跟着向导最先走出了毕篷沟。xiaojia、andrew和stive.也把我们远远甩在了身后。第二天在大本营碰到了他们,原来他们晚上8点左右到达了大本营,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那里停下来扎营了。他们本以为后面的人很快就到的,在那里翘首而盼,可是直到半夜也没见后面人的踪影。原来我们后面的9人由于在下山的第一段路程雪地就花费了太多时间,等好不容易穿过烂泥地和乱石地进入丛林时,时间已经过了19:30,天已经黑了。好在我们准备还算比较充分,9个人带了四盏头灯,否则不知道那晚能不能走出丛林了。丛林的路崎岖不平,时不时一个大坑,我差不多是三四步一回头,用头灯照亮后面的朋友们的前进道路。走了快两个小时了,还没有走出丛林,大家有点快要绝望了。由于向导已经跟着前面的人走了,我们走的路越来越艰难,我们也不清楚是不是走错路了,而且也不知道到露营地还有多远的路,而大家却腹中空空,水也没了。从早上8点就背着包开始爬山,此时大家觉得背上的包越来越沉重,心情也开始着急起来。有人提出希望停下来休息休息,而领队rain坚持大家还是加紧往前赶路,因为她似乎听到了狼叫。在这种荒山野岭停留,确实不太安全。于是大家只能打起12分的精神,一步一步支撑着向前走。 好不容易来到了一片空地,前面出现了两条路,该走?该留?走的话走哪一条路?此时的我们已经接近体能的极限,已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正在我们犹豫的时刻,有队员发现了前面有灯光。这对于我们莫过于特大的喜讯,我们于是拼命呼叫对面的人。过了一会儿,对面的人总算回应了。我们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了地。原来对面的是来自成都的朋友,他们就在对面的草坪露营。他们过来接送我们过了一座下面水流湍急的独木桥,总算顺利到达了营地。这些好心的成都朋友给了我们汽油和柴油和干柴,我们费了好大的功夫总算把火给生起来了。有了火也就有了希望。我们拿碗烧了三碗热水(其间还倒了两次,好在没有把火弄熄)。 apple,lijun,xiaoke 因为太疲倦已经在帐篷里先睡了,我们几个人喝了点热水,还泡了点麦片,吃了几块饼干,总算让一天都没怎么进食的我们稍微好受了些。燃烧的火苗也给了我们一些暖意。我们本来打算在火边坐到天亮的,因为9个人(五男四女)身边只有两个帐篷,显然没法睡觉。可是凌晨两点的时候开始下起雪来了,于是大家只好躲进帐篷,蜷缩着在帐篷里坐了一夜。
8. 穿越毕棚沟
第二天早上起来,拉开帐篷往外一看,外面还在下着鹅毛大雪,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亲眼见到的最大的雪了,从晚上一直下到早上,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好在大家全副武装,衣服裤子鞋子都是防水的。有几位的鞋子和袜子在昨天翻山越岭的过程中都湿了,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大家冒着风雪起来收好帐篷,整理好行囊,准备出发。昨晚本来还打算烧一锅水留着早上喝的,大雪毁去了我们的希望。好在又是那帮好心的成都朋友,他们烧开了一锅水,分了一些给我们,免去了让我们喝雪水的境地。由于得知出沟只有几公里的路程,尽管昨晚并没有能够好好恢复,但大家已经不再担忧,也重新拥有了好的心情。
继续上路,雪还没有停,路上的雪也还没有融化。好在有向导早上很早就从毕棚沟的沟口走了进来,我们只需顺着脚印前行,不用担心迷路了。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大本营,看到了在那儿等我们的xiaojia、andrew和stive。在大本营的小木屋里,还有个小餐馆。我们每人叫了一碗面条,尽管有点油腻,面条的味道也说不上好吃,我们还是把它吃光了。毕竟自从进沟以来,除了吃过两顿稀饭和一些干粮,还有那晚的羊肉炖罗卜,就没再吃过什么东西了。吃完饭,大家问我,脸怎么这么黑,是不是从非洲来的。我拿了面镜子一照,果然惨不忍睹。原来翻山的时候忘了涂防晒霜,看看没什么太阳,帽子和眼镜都没带,高山上的紫外线给皮肤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加上晚上为了把火生燃,对着材火拼命吹,被烟一熏,脸就变得愈加黑了。我赶紧从包里拿出肥皂,把脸好好洗了一下。尽管还是很黑,但比洗之前总算好了些。再看看其他几位男士,也好不到哪儿去。对高山紫外线的危害估计不足,好几个人都没涂防晒霜,结果一个个都被晒黑了,而且已经开始脱皮。而女孩子因为比较注意皮肤的保养,都涂了高原用的防晒霜,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我后悔自己没有把户外店里老板的提醒放在心上,自己的一个疏忽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看来今后得吸取教训。
经询问得知,离沟口只有三公里的路程。加上此时我们肚子已经填饱了,所以尽管肩膀因为昨天的重压感觉优点酸痛,大家的心情也很放松,感觉又有了充足的力气。一路碰到很多进沟的人,都是空手走进来的,还有人是骑着马进来的。看到我们背着这么重的包,很多人都询问我们是从哪儿过来的。当我们告诉他们是穿越长坪沟翻越雪山再从毕棚沟走出来时,他们都对我们投来敬佩的目光。可能前两天已经看过太多的美景了,感觉毕硼沟大部分地方的风景也没什么特色,不过当我们来离沟口不远的一个小湖旁,还是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了。湖的四周是茂密的树林,大雪给树穿上了洁白的衣衫。还有几棵树静静地立在湖的中央,它们婀娜多姿的身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湖水是蓝的,清澈透明,宛如一面明镜。镜子里是银装素裹的树木倒影。在湖的中心,有一条白色的积雪带,宛如少女的美丽腰带,这也是整个画面中最美的地方。眼前的一切使人感觉处在仙境。在那儿,我们拍下了毕硼沟最美丽的景色,然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没多久就到了沟口,见到了昨晚就已到达的tina和sophiawy,得知她们昨晚八点多就走出了毕硼沟,想到我们晚上九点多还在10来公里远的丛林中摸索前行,也不得不佩服她们走得如此迅速。从毕硼沟的沟口有车去理县,于是我们包了几辆车向理县进发。一路风光还是不错,不过大家已经无心观赏。离开成都好几天了,大家都没有洗过澡,身上粘粘的,特别难受。加上前天晚上五个男人挤在一个帐篷里,脚都伸不直,几乎整夜都没怎么合过眼。所以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找个宾馆,好好洗个澡,再好好睡一觉。在理县我们找了个餐馆,好好腐败了一顿,也算是对得起几天以来饱受虐待的胃了。原本打算在理县睡一晚第二天再返回成都的,可大多数人归心似剑,于是我们换了三辆越野车,把我们送回了成都。四姑娘山之行至此算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在成都的腐败生活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后记:
回来后,一直想好好整理整理此次四姑娘之行的思绪,因为很多事情在忙,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前后历经月余,总算基本完成草稿。前面已经读过雨南和辽河等人的游记,也看过大家在青年俱乐部的帖子,自认为文采无法与雨南、辽河、rain等人相提并论。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写了这么多字,只是希望给自己今年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留下一点记忆。

转自:http://www.holley.cn/control/index.php?act=clubinfo&npinfo_id=4972&npcolumn_id=1353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