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桃坪羌寨 |
[游记]桃坪羌寨 |
2008-05-22 sina.com.cn |
◆ 住在碉堡的民族——桃坪羌寨 2007-06-04 23:25:30 大中小 标签:桃坪羌寨、羌族 文图:酒哥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 ◇ 题记: 对于羌族,搜尽我脑海也就那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和羌人“尔玛依娜”(就是网上所说的天仙MM),天仙MM和笛声本该是悠扬美好的,但这样的组合却给我一种悲戚的 大年初一下午三点半,我们一行五人从日隆三嫂家包了一辆面包车直奔桃坪羌寨,一路的翻山越岭让我感慨司机高超技术的同时也领教了蜀道难行的著名论断。不经意打 第二天早饭后大家便分头行动,人行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不绝于地下,诧异之余从羌人口中方知他们祖先引远方雪山之水从北方入寨,经村头水磨房后分四路进入寨中流经各户,最后注入田地或汇入寨前的杂谷脑河。寨中水道很深,分布于房子和道路底下,上边用青石板砌成暗沟,里边可通行人,故除了供水、消防、调节气温外还能在战争时做防御用。 寨中每家碉房相互连接,相互穿插,使整个寨子融为一体,同时也形成了无数条七拐八拐的小巷和通道,四通八达,有的既然是从人家屋底下黑暗的羊肠小道穿过,窄得必须侧身而过,进寨如同入了“迷宫”,连方向感极佳的我下转了几圈后居然找不到北了。最终转到了一座30米高的碉楼下,一个50岁上下的男主人正在吃早饭,满脸笑容,交了2元的参观费后他领着我开始层层爬碉楼了,一路自问自答给我灌输不少羌族建筑特有的功能。羌房窗小,里边光线很暗,屋顶悬着不少腊肉,其中一扇墙上更是挂满据说是从坟里挖出来的瓶瓶罐罐,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添一份肃穆。底下几层大概有二十多平米,越向上房间面积越小,穿过四楼顶的一扇小门,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到了一个露天的平台,屋檐垂挂着很黄灿灿的玉米棒和火红的辣椒,在一片灰色的古堡中甚是抢眼 从碉楼下来后顺着寨子往山上走,山上的石头看起来像是一片一片组成的,令人诧异的这山怎么寸草不生呢,毕竟一路过来时别的山的植被还不错,惟独这里却让人感到灰色的荒凉。这样的水土是怎样孕育出天仙MM来的?此时阳光不知去向,天空仍然是灰色的,不过远山还飘着几丝云彩,让人不至于太失望。 从另外一头下山后来到一户姓杨的门口,户主说他家已在此繁衍了七十六代了,并且他家有两大特色是整个寨子独一无二:一是他们家是唯一有地下水网从家里通过并在自已家里就可以取水,而其他人家的取水口都在门外;二是他家的碉楼上上下下共有七十二道门,其中有个地方在不足一平米的空间上,前后左右共有四道门,很多建筑学家来研究过都惊叹于这样的建筑特色。经不住主人的吹嘘,交了2块买路钱后进去转转,由于同伴电话中催促回去吃午饭,于是仅仅留下几张照片以供凭吊后匆忙回到“尔玛人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c4d83010008op.html2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