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贵行第七站丽江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丽水金. |
[游记]云贵行第七站丽江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丽水金. |
2008-05-22 bettyskitchen.com.cn |
10月17日 早上利用集合前的一点时间去大街上照相。 万里长江第一湾 七律【长征】 毛泽东的诗,只喜欢沁园春【雪】和这首七律【长征】。 长江上游叫金沙江,古称丽水,也就是今天丽江的来源。 没有领略到“金沙水拍云崖暖”的盛景,只是饱览了久负盛名的长江第一湾和虎跳峡。 参考资料 《云南旅游信息》 长江第一湾位于中甸县城南部沙松碧村与丽江石鼓镇之间,海拔1850米,距中甸县城130公里,有公路直达。 石鼓镇距丽江县城70公里。在金沙江流转角处的小山岗上建有一面汉白玉雕成的鼓状石碑,石鼓因此得名。石碑直径1.5米,系明代嘉靖二十七年至四十年(1548-1561年)间,丽江土知府木高向北进军吐蕾,得胜凯旋后的记功碑,石碑两面都有阴刻铭文。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中甸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 革囊是用完整的母山羊的皮制作而成,渡江的人把衣服缠在头上,借助革囊的浮力游过金沙江。在渡江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浮力,革囊上还有一个吹气管,可以随时给革囊吹气。 石鼓渡口江面宽阔,水势缓和,适于摆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在此“ 五月渡泸 ”(金沙江古称泸水);公元1253年,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解放后,在石鼓碑背后的高坡上,建起了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碑高8.1米,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前的牌楼是红军渡江纪念室,室内陈列着红二方面军长征过云南的文物。 这里是上张照片的右边。 刚才爬上一张乒乓球台大小的石桌上照相,这个卖手工艺品的老婆婆把我搀下来。 我很不好意思,就给她2元钱。 她一定要把一块圆环形的玉器塞给我才收钱。 她把玉器贴在我脸上,凉凉的,我只好接受了。 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团友,每人都问是我搀老婆婆还是她搀我,搞得我心更不安。 我后来又给她2元钱,然后赶快跑回车,生怕她又给我东西。 这张照片来自网友Martin。 几个团友爬上大石头照相,我在旁边站着看。 老婆婆又过来,一定要把我推上岩石,我怎么拒绝都没用。 等我上去后她就走了,我正发愁一会儿怎么下去,我们的司机笆师傅看到我,过来把我接下来。 这是我在岩石上哆嗦着照的相。 这张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我只照了一角,Martin照的是全景,长江围着这座小山头转了大半圈。 这张照片也来自团友Martin。 午餐 看完长江第一湾,过江到对岸中甸辽养院餐厅吃午饭,然后再回过江来去虎跳峡。 从石鼓镇下来,沿途的梯田。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中甸是藏族势力范围,丽江是纳西族势力范围,两族划长江而治。 由于普遍认为中甸即是美国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里描绘的世外桃源,近来中甸被改名为香格里拉。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从对岸看玉龙雪山,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从对岸看玉龙雪山,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从对岸看梯田,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汽锅鸡。 蛋肉饼。 葱烤鱼。 冬瓜扣烧鸭。 波叶海菜花。 虎跳峡 虎跳峡距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城60公里,这条峡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回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从公园门口到虎跳峡2.6里,我由于脚伤,导游多次劝我坐人力车进去。 我坚持自己走,一是平时就喜欢爬山,二是想沿途照相。 后来听坐过人力车的团友说地面凹凸不平,坐车不舒服。 这就是人力车,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我虽然落在最后,但还是走完了全程,晚上右脚又肿得像小馒头。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照片来自团友Martin。 |
转自:http://www.bettyskitchen.com.cn/bbs/viewtopic.php?p=6242973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