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夹金山之旅(游记版) |
[游记]夹金山之旅(游记版) |
2008-04-27 newssc.org |
因为红军的缘故,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向往有着传奇色彩的雪山 ---- 夹金山。 在近段时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也渐渐被人们知晓,地图上都能看到他那绿色的一点,此地也是外国人戴维发现第一只大熊猫的地方。这两处景点又处在一条旅游线上,准备利用国庆大假游览这两处景点,于是先在网上查看路线、路况、景点的有关介绍等等。 国庆大假一到,在我的鼓吹之下,一家三口在10月2日早上7点从成都出发,9点30分到达雅安,雅安高速路出口有一组群雕,塑的是一群人和马扛着驮着象盐、茶之类的物质,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我想可能是再现茶马古道的历史吧。 车进入了去宝兴的山路,儿子把开车的重担交给了我,毕竟我是老驾驶员了。快到宝兴县城时路两旁的景色很漂亮,左边是铜头湖——因建电站而形成的高峡平湖,一汪碧水,静悄悄地一尘不染地镶嵌在深山峡谷中,真让我们这些受够都市喧闹的人不忍离开,右边是凹进去的山崖,公路便在山崖的怀抱中穿行,时而山泉凌空而下,犹如暴雨骤至,时而上下天光,阳光灿烂,如梦如幻,儿子赶快用摄像机捕捉下这美景。路是不错的,在车轮的“沙沙”声中很快到了宝兴。 红军翻越夹金山的纪念碑在小县的路口旁耸立,红褐色的花岗石镌刻着红军的浮雕,给我们再现了红军当年的气概。红军纪念馆门可罗雀,两三个管理员在门口闲得无聊,拨弄着自己的手机发信息玩,一问方知门票8元,向里看去,里面只有一些文字图片之类的东西,并无他物,本地人和来旅游的人犯不着付8元钱进去看一下。妻去上卫生间,回来告之,厕所上了锁的,人们便在外面将就了,弄得秽气冲天,真是有辱先烈啊!也有损这具有光荣历史县城的形象。 过了宝兴县一会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猛然跳入眼帘,紧靠在公路边,一截短小的墙将人口处围了,小小铁门,如果不是有一个写着“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吊牌,过路人还真不知道是一处景点。我们停下车,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一定得去看看,结果很失望。是一个带点斜坡的小院,杂乱的修了一些花台什么的,两边是新建的房子,十分小气,十几个人在那里便显得拥挤了,中间一条人工堆砌的石路通向山里,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而我想象中的蜂桶寨,应该是从主干道拐进一条两边草木葱郁的碎石路,缓坡而上进入保护区,一个不大的平坝,一些不太新的建筑,还可能有因为湿润而有些苔藓,空气中散发着野花的淡淡清香,在房子的后边或旁边有一条猎人走出来的小路伸向深邃的山里。于是带着失望,也带着希望,我们便离开此处,直奔下一个目标——哓啧藏族乡和夹金山了。 下午2点半左右,终于到了哓啧藏族乡,由于这里正修建水电站,路烂到了极致,车一过尘土卷起蔽天遮日。省级的公路与电站工地的临时道路一个样子,分不清那是正路那是岔道,并且三岔路口无路标,前后不见人影,想找一个人问路都找不到。走错了几次后,好歹算到了这个已被灰土笼罩之中的藏乡,恬静的、闲散的藏乡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灰头土脑的迎接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我们前面到的还有两辆成都的车,我看他们脸上也是写满了失望。夸张的烂路、蔽日的尘土使我们不敢在此处逗留,只剩下唯一的希望便是夹金山的风光了。 过了十几公里的烂路,车开上了一条碎石盘山路,好象是夹金山吧?既无路标,又无其他标识,几乎进入无人区,只好硬着头皮前行,不知翻过了几座山,看到了美丽的高山草甸和几条牦牛,蜿蜒直上云端的山路在只有草甸的山上格外清楚,停车照了几张相片,心里嘀咕这可能就是夹金山了吧!我们想象中的夹金山应是有依山而建的红军纪念馆什么的,蓝天、白云,旅游的人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徜徉。但不是,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山风和毛毛细雨,仍然是没有人烟。继续前行,终于看到三个修路的老乡,问路,不回答,却伸出粗黑的双手,要干粮,要香烟,他们的眼里可能是因饥饿而闪动着攫取的光,看他们那样我心里发虚,不敢多停,一轰油门跑了。终于到了山顶,一根电杆上钉了一块不起眼指路木牌,写的是夹金山顶至小金。此时山上已经云遮雾罩,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雨也大起来了,四周一片静寂,脚下的路因雨水的浸泡而十分的泥泞,心里有点发毛,这时车前方出现两个骑自行车旅行的小伙子,他们的目标是“卧龙保护区”,这样的山,这样的路,他们的精神实在可佳,也激励我们前行。 下到半山腰,车也冲过了云层,视线开阔起来,坡道也平缓许多,却发现一辆白色的小车横亘在溪水中,远处看为是在洗车,走到旁边一看才知是掉下去的,车头撞得很烂。这一段路视线好,路也不险,怎么就会开到山沟里呢?可能是放松警惕,要不就是新手,唏嘘之中,我们到了山脚下,这是红军会师的一个小镇叫达维,一个保存完好的只能过牛的小木桥,据说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正疑惑,一位当地小姑娘讲此桥并非原桥,经过多次修葺,只是证明当时有那么一座桥而已,大家释然。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吃了一顿饭,饭店老板说这里到卧龙仅90多公里,路且好。看天色尚早,此处又无可游之处,便决定夜宿卧龙。看车的汽油表油不多了,想加一点,一问这里的油价比成都每升高出5毛钱,觉得有点冤枉,估计一路下坡,不太费油,现在5点过一点,估计晚上八点能到达卧龙。 路是不宽,水泥路面,路上自驾车到小金方向的车也多了,心想照这样的路一直下去,傍晚7点半应该到卧龙喝酒了。车很快到了日隆镇,这是上四姑娘山的入口,也是这一线的主要景区,游人如织,摩肩擦背像逢场赶集,简直没有意思,就像在成都逛春熙路。我们在路旁停车远眺著名的四姑娘山 “猫鼻梁”,她终年积雪不化,在太阳的余辉下银光闪闪,蓝天、白云、雪山,体会到了高原风光。小憩之后,我们便直奔卧龙。 过了四姑娘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迎面而来的是盘旋而上看不到尽头的山路,当你看到已经爬到山顶,以为应该下坡,结果是路又伸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山高我不怕,怕的是油不够,看着车油表的针直往下落,心就往上提,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快到山顶,进入下坡路。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了,车也进入浓雾区,并夹杂着不大不小的雨,能见度只有几米,路况也不好,时有塌陷的路段出现。一辆与我相对而行的车不小心就滑进路旁的排水沟里,如果在我这边就滚下山了。终于到了山顶,车油表的针完全打到底线,心里想这前不沾村后不挨店的山里,真要没油怎么办?嘴上不敢说,只有听天由命了。现在的路基本上是下坡了,心里约松了一口气,如果还有上坡路的话,那肯定就只有当“山大王”了。路上没有碰见一个卧龙方向来的车,只有我一辆独行,走了很长一段路后终于发现前面有一辆车,我盯住他那忽闪尾灯,紧跟在后面,在漆黑的夜里也权当结伴而行吧,这忽闪的灯光也是一点希望啊!越想快到目的地,就越觉得这漆黑的山路没有尽头,要命的是车快没油了,像一位哲人说的一样:痛苦把岁月拉长,幸福把时间缩短。这时我在想路边如有加油站,10元一升也要加,但哪有啊?路的左边是发出轰鸣声的山涧,右边是黝黑的山崖,四周不见一点灯火,唯一的灯光是前面那辆的忽闪忽闪的尾灯。我觉得过了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一点灯光,以为到了,在浑暗灯光下看到一个木牌写的是“邓生”两字,是一条很短的街,后来知道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站。又过了很大一阵,看到一个木材检查站,急切地问值班的到卧龙还有多远?回答“12公里”。这句话如同大旱之年盼来的云霓,沙漠里的行人看见了绿洲一样,彻底的轻松了啊! 夜宿卧龙,第二天早上去熊猫保护中心看可爱的熊猫,迎着凉爽的晨风从都江堰返回成都。此行有惊无险,回味悠长,又是一种味道、一种享受,终身难忘啊! 二○○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写于成都
|
转自:http://bbs.newssc.org/dispbbs.asp?boardID=16&ID=586801&page=1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