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蒙山游记 |
[游记]蒙山游记 |
2007-07-24 |
离开临沂,驱车一个小时,来到蒙阴县城,从这里去蒙山已经不远了。时间接近早上八点,转变了蒙阴县城,也没找到合适的早餐饭馆,随便去了一家,里面有包子,油饼,茶蛋,都是我不喜欢吃的东西,为了有力气爬山,还是尽力勉强吃一些。 继续行使,沿途两边的山上白森森的,很荒芜,几乎没有树木,连棵草也不长,油漆路的两边闪过几个小村庄,很小很小的村庄,小的可怜,村里的老屋很矮,站在地上用手可以触摸到房檐。山一座连着一座,巴掌大的地里空空如也,还没开始种作物,完全靠天吃饭的样子。战争年代选择这里作为根据地,真是选对了地方,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来到这里,也只能一筹莫展,望洋兴叹,丝毫没有用武之地,心里这样想。 终于到了蒙山,蒙山如黛,。。。感觉像是来到另一世界,蒙山空气特好,像进入一座天然养吧。太阳像个金贵的新娘,带着羞涩从薄雾里走出来,蒙山的早晨,鸟语溢耳、青枝满目、红绿相间、翠柏含烟。不由让人想起“春色怡人淡复浓,南山花放北山红。。。”这样的诗句;蒙山不高,也不险要、巍峨;树枝吐出绿绿的嫩芽,有些树枝还是光秃秃的,似乎还没有从冬天的沉睡中醒过来,山上空气冷,虽说快到五月,山上的迎春花也刚刚开放,放眼望去,整座山上,一处金黄,一片碧绿,一片火红;山上的树木、花草有十几种吧,不一样的树木花草组成不一样的颜色,春风似剪,大自然用它灵巧的双手把蒙山织成秀丽的彩锦,让那些走出钢筋水泥包围的城里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色,如醉也如痴,半醒亦半酣。。。 进入景区不远,有一个山洞,这就是曾经在书上描写过的----红嫂洞,传说中,当年的红嫂—明德英,就是把伤员藏在这里面,用自己的乳汁救醒了八路军伤病员。当初获救的伤员现在身居上海,前几年还专程来看望过红嫂,那时红嫂还健在,现在情况已经不好说了。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决定进去参观一下,越往前走,光线越暗,温度也越冷,赶紧退出来。 不远处有一瀑布,从上面流下来的水飞快地落到地面的石板上,激起大片的水雾,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条彩虹,景色在雾气里若隐若现,传说中的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吧?山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有景点的地方,则必有寺院,蒙山也不例外,蒙山的主峰有一道观,道观很小,年代已无从考究,斑驳的土墙壁似乎向人诉说历史的沧桑。俗话说,山有多高,则水有多高,院子里有一口水井,看似不深,水很清澈,游人可以用工具乘水喝,甜丝丝的,感觉比自己带的纯净水还要好。 “黄山归来不慕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自然有它的道理。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被家化了;论大气则蒙山不如泰山,论秀气泰山则相形见拙,人文景观多一些罢了,蒙山展现给我们的是那种最原始的、最朴素的自然美,整座山上没有一处人造景点,不少树上还挂着去年结的果子,让人真实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大自然孕育了蒙山,蒙山沂水孕育出无数好儿女,战争年代,沂蒙儿女无私地支援了战争,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有10万先烈血洒疆场;在和平年代,沂蒙好儿女为祖国地建设撒下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导怕累,上山下山都坐缆车,没有徒步爬山,是这次出行唯一的遗憾。离开蒙山,又去了孟良崮,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最后爬上孟良崮主峰,感觉一般。 下一站是沂水的地下大峡谷。 评论 (3) | |
原始链接:http://susu720406.blog.sohu.com/42296034.html |
转自: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