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追云游(四)(云南丽江黑龙潭游记) |
[游记]追云游(四)(云南丽江黑龙潭游记) |
2008-06-10 17zouzou.com |
滇西北---追云游(四) 2003年3月20日 今天没有看到黎明时的古城,第一次在这里彻底地睡醒了,5天的疲劳和艰辛已荡然无存了。今天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只是好好休息一下,然后骑车去束河古镇看看。 起来后在古城里闲逛,感觉是那么的惬意,从此养成了走累了就席地而坐的习惯,至今还有这样的欲望,只是现在在这个城市看来是有碍市容的。古城就是那么自由,你的一举一动不会有人注意,也不会有人觉得碍眼,在这里是彻底的自由了。 开始注意到了东巴的文化和艺术品。这里是多种文明的融汇点,而东巴文明还是那么特殊,就纳西人说来,当时的东巴文明在汉藏两大族之间存在至今,自然有其道理。就我之后的了解看来,东巴文明是一种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文明,一切以自然为重,这在现今的文明中独树一帜,这也许就是它存在至今的道理吧。 又有人开始“血拼”了。这里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新奇,真狠不得各种都买一样,一定可以回去后开个纳西商铺了。 在四方街品尝了鸡豆凉粉和过桥米线,就此相信这两样东西一定可以在以后的正餐中占主要地位。 饭饱后的发呆是古城中最流行的一桩事了,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害得BOSS老是对我疑惑不解。 好了,该出发了。轻装之后,我就拿了我的宝贝相机,一起出了古城,到红太阳广场边的酒巴,租了辆山地车,拿上地图,我们去束河! 束河在丽江城的北方,是玉龙雪山的方向。从丽江往束河方向是缓缓的上坡路,前一段路还可以,后一段路是碎石小道。看着路边的油菜花,在阳光中绽放出金黄色的光芒;那远方的玉龙雪山在云雾中婀娜多姿。在这高原的清新空气中,努力地瞪着车,我要让血液中的红细胞满载着大自然的恩赐。 远远看到了束河,一棵大树耸立在村口,这与我思想中的宁静小镇没什么区别。束河有着丽江无法比拟的古朴,尽管这里已经开始了商业发展,但这里的房屋与土路都弥漫着沧桑,这种富含历史韵味的气氛写在了那帖着对联的大门上,刻在了那些瓦片上,也表现在当地纳西人的脸上。 很有幸,我们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所谓的幼儿园里唱儿歌。尽管儿歌中唱到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容,但在那些孩子的脸上体现出的却比城市孩子更加的纯真,他们的眼睛里绽放出的是更多的渴望。确实,在这里没有比发展经济更重要的了。也许,商业化会抹杀一些人的良知,会使一些流传已久的文化彻底消失,但谁也无法阻挡经济的发展,我们也不应该生活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而要求他们去保持古朴及贫穷。这一切将会改变,而不变的就是发展。 骑车继续向前,顺着路边的小溪往上游前进,那些古朴的村落在片片金黄的油菜田和红色的桃花中,炊烟升起,又有谁能不相信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呢?这里有勤劳的纳西老人在田地中耕耘,在这世代相传的红土地上用汗水换来这金黄的收成。 出了束河村,往前不久来到了龙泉寺。虽说是寺庙,却不见一砖黄瓦,龙泉中的潭水上漂浮着红色的浮萍,水草正茂盛。也许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这天为顶,以地为席,以这花花草草为墙,这大自然就是这心中神圣的寺庙了。在这里有得是幽静和谐,五天来的劳顿辛苦在这里都化去了,在这随和的空气中,更加融入了自然。 束河给人的不象前几天所见的大山中雄伟的美,而在这古朴中有着丝丝入扣的美,似乎更象在身边流淌着的空气,不经意见你会在一朵花上看到,会在一块石头上看到,也会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就是这样,也许这种美丽更加深沉,也许我下次再造访时能去用时间更加深刻地体会一下。 原路返回,回来的路很轻松,一路的缓坡下行,有更多的心情来看看路边的风景,想想自己的心事,尽管这时已近傍晚,但惬意的心情却如日光一样洒得满心田都是。 路过黑龙潭,已没时间去看看了,但幸运的是发现了在那个路口处的一个米线店,也许那是至今为止最好吃的云南米线,而且超便宜。 又回丽江,感觉就象回到了家,很随意。今天我们要早点休息了,明天又要开始长途地赶车,因为我们要去那已被各种媒体炒作得天花乱坠的泸沽湖,而我们要去那里去寻找我们自己心里的泸沽湖。 2003年3月21日 起了个大早,今天要赶5、6个小时的路。早上的阳光已是那么的熟悉了,是那么的温暖。从今天起,有两位队友已离队回去了,我们6人已预定了1辆长安之星去完成这样的一段旅程。出了古城,看到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已早早得等着了,他将带我们完成两天的泸沽湖之旅。车是小了点,大家大包小包地挤上了车,整个车厢塞得满满的,以至于尽管人数已不是出发前的满员,但大家的心情还是挺HIGH的,毕竟新的旅程将让我们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滇西北。 出了丽江,翻过了一坐山后,不断的下坡路,并且是180度转弯的下坡路,比之去中甸、德钦的路更加扣人心弦。还好我们的司机张师傅自96年开始就跑这一线,对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长安之星在路上跑得游刃有余。我们看到了一些在高原上从未看到的植物---芭蕉树,一丛丛的芭蕉树在下行的盘山公路上随风摇弋着。车外的气温也随着升高,风吹在身上,感觉那实实在在的阳春三月。根据感觉判断,这里的海拔不会超过2000米。金沙江在这里奔腾着,这里就是金沙江大峡谷了。山的宏伟和江水的秀丽相得益彰,想象如果以后有机会在这里做一次漂流的话,那真是终身难忘了。 车行到一座吊桥处停下了,桥头有武警守卫着。这是座历史悠久的吊桥了,悠久得已经算是危桥,车辆在此必须放下游客,人车分过。走在轻微晃荡的吊桥上,从脚下的木板缝隙中看到的是那蓝绿色的金沙江水,虽说没什么危险,但心里却总感觉向这江水飞驰。 过了吊桥,买了些当地产的芭蕉及小番茄。听说泸沽湖的水果和蔬菜很贵,所以多准备了点,另外,这里的热带水果确实也不错,以前在海南吃的芭蕉也不过如此。曾经看过当时中甸与稻城香格里拉之争,最后根据《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的描述,中甸最终获得了这个梦想的名字。其中书中写到了在喇嘛寺中出现的芭蕉、芒果等热带水果,相信也只有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才有,只有在那大山大江的峡谷中才有。所以这重要的香格里拉的证据,我们一定要尝尝,希望这些能将我们带回那梦想之城。 车继续上路了,自此之后进入了小凉山的地域了。这里世代住着彝族的分支---黑彝族。且不在这里去评判这个民族的是是非非,但在这里的确表现出的贫穷是在丽江地区中最甚的,整个宁蒗县也是云南省中贫穷出名的。常在网上看到有文说这里行车得相当小心,如果有撞到那些黑彝人放牧的牛羊的话,其后果就是被索赔得你瞠目结舌。还好我们的司机对这里相当熟悉,我们除了尽量收敛这里的美景外,已无须去小心这小心那了。 到宁蒗县城了,路上走着的都是那些身着民族服装的黑彝人,在这样的县城中还真算是一种风景了。吃完饭上路,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与张师傅了解了一段纳西族的历史后,觉得这里的纳西族司机真的非常棒,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了解绝对比我们大多数汉族人更深,我们好惭愧啊。 车每翻过一座山,就在坝子上疾驶,再翻山,再疾驶,总共要翻过3座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充分想象这心里的泸沽湖,想象着那里的摩梭人。车上了最后一座山,这座山叫狗钻洞,很不雅的名字,但却酝酿这一个脱俗美丽的地方。听说车过了这个山口,突然就豁然开朗,一个完整的泸沽湖就一下子来到了眼前。心中掂量着这份将要到来的喜悦,盼望着激动人心的一刻的到来。山很高,十几公里全是上坡,远处的山头又在我们的视线之下了。车在山顶上徘徊,似乎这期待中的景色还真有点害羞了,美丽的泸沽湖。 |
转自:http://www.17zouzou.com/html/notes/southwest/20070121/5388.html3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