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腾冲和顺侨乡 |
[游记]云南腾冲和顺侨乡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人杰地灵的魅力名镇---云南腾冲和顺侨乡 我的老家腾冲和顺虽地处边疆僻壤,交通不便,但历史上文人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有幼儿园到师范的各级学校多所,有藏书十万多册、名列全国乡村第一的和顺图书馆。远在2400年前,就有一条从长江中部地区经过云南腾冲通往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陆上贸易通道,即中国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印度)道。据说,这条比西北丝绸之路早200多年的古道,直至晚清,仍在中外商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处在交通要道上的腾冲和顺乡人,加入了充满艰险与诱惑的商旅行列,到国外去谋生创业。他们对故土情深难忘,一旦有积蓄,便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和乡里公共设施,经过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改变了村容乡貌,和顺从一个普通村落成为名闻远近的文化侨乡。“十人八九缅经商”是对侨乡的真实写照,现有归侨侨眷300多户,侨居国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有近万人。 走进和顺乡,条条街巷几乎都是赭黑色石板铺就的道路,坚实平整。这些路有的三条石宽,有的五条石宽,是根据海外游子捐款多少而定。巷口皆建有闾门,门上的匾额题字有“说礼敦诗”、“古处同敦”、“俗美风淳”、“兴仁讲让”、“景物和熙”……无言地传扬着古朴的道德教育。 建于1924年,被誉为“文化之津”的和顺图书馆,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达7万余册,其中不乏善本和珍本书籍,清代木刻版本、大型丛书为馆藏之宝。1980年,和顺图书馆纳入了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书馆的门额上至今悬有胡适、李石曾等人题匾。 从藏书量与规模上看,小小和顺图书馆不要说与世界上藏书千万、上亿册图书馆相比微不足道,就是与一般藏书数十万、百万的省、地、市图书馆相比也难望其项背。但是,把她放在曾被人谈之色变的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前哨的“极边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农村环境里,放在侨乡的氛围里,放在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起点上,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 走进中国云南的腾冲和顺乡,走进任何一个平常人家,走进深宅大院,当你听到墙上的老钟敲响,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的感觉便会油然而升。信手拂去楼梯转角处一架脚踏式缝纫机上面的灰尘,金属商标上用英文写着“德国制造”; 捷克斯洛伐克的玻璃灯罩被细心的女人用棉纸裱补过,静静地放在窗台的一角;当年那些赶着马帮在外闯荡的男人集一生的财富回到家乡修房建屋,也沿着驿路驮回了骆驼牌的香烟,美国的压面机、印度的托盘、伦敦的牛皮箱、洋碗、梳妆盒、相机、礼帽、缝纫机……
|
转自:http://lipenglz.blog.163.com/blog/static/399973882007771120377747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