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津游记 |
[游记]天津游记 |
2007-07-16 7134.cn |
拖了很久才提起笔,原本清晰的记忆竟已十分模糊,连出行的日期也无法确定了,幸好保留了一堆资料,其中有一张回程的登机卡,九月十九日晚七点从天津滨海机场回沪的。在天津三天,那就应该是九月十七日去的。 我们住的是利顺德大饭店,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外资饭店,始建于1863年。慕名前往,特意预定了当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定情的215房。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天津作为离首都最近的对外口岸,地位和繁荣程度都要高于上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梯和第一门电话都是在这里首次投入使用的,作为一个上海人,这是我以前所不知的。 饭店的走道里挂满了历史图片和历史介绍,发现不少著名的“卖国”条约都是在这里签订的,北洋直系军阀的总部也是在这里,孙中山北上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总统房。饭店的股东在当时对中国时局有巨大影响,据说袁世凯的发迹就是拜这位老外所赐(这绝对是一大发现,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饭店详细了解),还获得了慈禧颁发的一品顶戴呢。 走道里昏黄的灯关和大绿花的欧式地毯,配上无数写着故事的镜框和铜板,活脱脱一段时间隧道。房间里的摆设也是老式的,我所见过的最古式的电话,好看的吊灯,雕花的旧家具让我忙着拍照好一阵子。 饭店里还有一处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班禅的房间。这是一间套房,解放后,班禅进京,路过天津,就是住在这里,据说住了挺长一段时间,讼经传法,还留下了许多祭拜的实物,多种器皿和五颜六色的矿石以及一张“御用”画师用矿石做的画像。我们请饭店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了房间,有幸瞻仰了这些遗物,班禅的画像挺神的,在房间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感觉他正视着你微笑。 天津我们有朋友,老公多年的好友,香港人BILLY,娶了天津太太VIVIAN,带着他们可爱的女儿来机场接我们,拉着我们去了洋货市场和滨海新区。VIVIAN非常漂亮,身材绝佳,有了一双儿女后,过着忠于自我的生活,对画画和美服有着美好追求,据说她家客厅里挂着她的佳作,很不错的。当天VIVIAN把长发用极漂亮的发卡别起,穿着蓝色的T恤,非常优雅。写道这对夫妇,想起去以前颇费了一番心思挑礼物给他们。考虑再三,觉得送什么礼物没把握,还是最保险送应时的月饼比较好。不知他们是否会想到,这两盒月饼不是我们收到后再转赠的,而是花了时间特意挑选的,一盒是香港美心的给BILLY,一盒是上海功德林的算本地特产。 洋货市场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此坊间没有什么真正的舶来品,瞎逛一圈,买了几样现已证明完全无用的东西:一个子弹做的坦克(在机场差点被没收了),三只不便宜的手表(已经不走了)。中午和他们一起吃了著名的天津海蟹,味道还可以,但比期望的差了一些。下午过塘沽,驱车去了滨海新区。同志们知道天津泰达吧,殊不知,泰达TAIDA其实是天津开发区的首字母缩写,该公司也就是新区的开发公司,政府机构。滨海新区干净整洁,和浦东新区有些象,但还处在开发的初期。天津人都说新区好,劝我们在这里买房子,原因我们当晚进了市区马上就明白了。 什么是“都市里的村庄”?天津对此做了最好的注释。青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记忆在这里一一浮现,变得清晰。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近年在天津拍的,看得时候我还以为讲的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一个劲的往回想,大家就可以想象天津的城市面貌了。老公公司在天津有办事处,一个热情的天津姑娘小小郭在我们聚餐后,带着我们去看天津的最佳旅游景点,一座海河上的新桥,两边有古典神话人物的高大雕塑,打着泛光照明。。。很一般。天津作为直辖市,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这样的城市建设真有点寒酸了。小小郭还带着我们去看了一些正在建设中的老洋房,和上海的风格挺有些不同。可能除了上海,天津是我国老洋房最多的城市了,第三天我们去了五大道,更是高档老洋房的聚集地,这是去之前,我所不知的。在武汉的时候,亲戚带我们去看汉口的老洋房,数量、规模和天津的没法比了。 天津的第一顿晚饭是在利顺德饭店底楼餐厅和天津办的刘义、小郭和小小郭一起吃的。刘义向我推荐了几部恐怖电影(比如,死神来了,一回上海就从好友陈敏处借览了)。小小郭是本地女孩,充分展示了卫嘴子的功力。天津女孩很自信,也很会持家,而且对老公的管理很在行,似乎胜过上海女孩一筹。 写到这里,我开始疑惑究竟在天津住了几日。第二天去的大悲禅寺和BILLY夫妇一起吃的中饭,下午逛了鼓楼和广东会馆,第三天去了杨柳青,第四天是五大道,看来应是住了四晚五天才对。 我们是坐出租去的广东会馆,南门里大街。但司机对这个地方根本不认识,据说南门里大街拆得也差不多了。想当初,名动一时的杨小楼梅兰芳都是在此登台唱戏。如今就位于最热闹的鼓楼旁边,却不为人所知,如此落魄让我好生感慨。这所会馆的建筑很漂亮,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广东旅津人士设立的集会住宿机构,现被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可能什么东西一成博物馆,也就意味着昭华已去,被世人抛弃了。博物馆的名字是邓颖超所写,里面的戏台装修让我大开眼界,戏台四周现已做成了展示厨柜,内置精美的京剧人物模型,并有详细的角色介绍,数量之多,别处少见。观众的八仙桌正对戏台,且戏台不高,就和演员的距离很近,套句时髦的话,可以说是零距离。后台的摆设也是很有意思,门锁着,是那种半高的门,我翻了进去想探个究竟,被警觉的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 前段遗漏了大悲禅寺。印象中挺破旧的,只有弘一法师纪念堂让我驻足看了一会儿。旅游攻略上介绍,大悲院的素斋一直蜚声遐迩,将豆制品化腐朽为神奇。于是我执著地寻找此地的素斋。找了很久,在一偏僻处看到吃饭的人,寻迹而去,只看到客饭供应点,毫无特别之处。据说素斋早就停掉了,只对特别人物特别时段才有,味道也不清楚怎么样。看来又是以讹传讹。 当晚去了起士林,一俄式餐馆,1908年由起士林(KISSLING)创办,位于和平区浙江路上。门面不大,且餐厅在三楼,拾阶而上,墙壁上有许多老照片介绍创办人和老饭店的情况。我们点了俄式红菜汤,奶汁烤蟹盖,奶油杂拌等等,有点记不清楚了,味道不错。红白格子的台布和四周墙上的老照片营造出了不少怀旧氛围,值得一去。饭后,我们步行回酒店,依偎行进在幽静的象徐汇余庆路附近的马路上,很是浪漫,过了市政府,就回到酒店了。 第三天依计划前往杨柳青,此镇拜访了三处:华北第一豪宅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和一个不知名的私人收藏馆。 石家大院里,我们夫妇不知拍了多少照片,尤其是注重细节的刘太太,建筑上的点点滴滴让我激动不已。该院落是遵循中国传统布局始建于1875年的深宅大院,刚进去就象进了迷宫,从西往东,分布了花园学堂、风雨长廊、戏台花厅佛堂、百米甬道、五层内室院落和三个大跨院,有数不清的门和回廊,身处甬道和长廊之中能感受到极强的纵深感和序列感。整个建筑用料也极为考究,砖瓦多来自苏州、临清,木料分为楠梓、楸柏等硬木,均来自云南贵州,其建筑工程多多为青石高台,磨砖对缝,非常精细。 石府的戏楼建筑设计十分精妙,冬暖夏凉,音响效果极佳,且十分富丽堂皇是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基地。我最想多书几笔的是门,一是三扇垂花门,二是西洋们,三是边门。石府以荷花的“含苞待放”、“花蕊吐絮”和“籽满莲蓬”三个花态为图案建造了三座门,形成了“垂柱联姻”,用以象征主人一生美好的愿望。我们按图前往,果然是惟妙惟肖,三种花态既美丽又寓意深长。西洋门有着西式的罗马柱和圆拱顶,门楼上的两面砖雕的旗子,图案已毁,据说当时是五色旗和九星旗,取国泰民安之意,在标准的中式大院看到这样的正宗的一扇西洋门,给人不少惊喜。不同的边门有不同的造型和名字,很是动人,反正我是坐在那里发了很久的呆,每一处都值得细细体会。还有一个小细节,有一块砖似不经心留在屋顶上,路人告之,那时因为主人姓石,所以石头高高在上,多有意思。 杨柳青年画馆,主要展示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沿革、代表作和勾、刻、印、绘、裱五大制作工序。此画始于明末清初,当日使用的木版雕刻工艺在明末已达到黄金时代,繁盛之时,此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由于地处京都门户天津,受文人画影响,除民间画师外,更有文人画师的参与,从题材、体裁、内容到形式都远超出其它地区的年画,在生产工艺上除了采用当时普及的价格低廉做工简朴的套印外,唯有杨柳青年画运用了大量彩绘工艺,印画结合,独树一帜。年画的内容和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很不同,画的多是大头娃娃、门神、财神和通俗故事,颜色鲜艳,喜气洋洋。我们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请了两张门神,大红的底,很威风。当日的画师是张克强,爱附庸风雅的老公和人家一聊,心一痒就又买了一张文人画,800多,在我看来此画既贵又毫无杨柳青的特色,家中又多一积灰之物耳。 转出年画馆,不经意间进了一所私人博物馆。该处乃杨柳青人“赶西大营”创始人安文忠的私宅。漂亮的院子,精致的收藏,很值得一看。我们夫妻端坐在庭院的正座上,中有荷花,后有主客房,拍了一张正照,老公把它作为的照片很久。整个庭院值得回味的细节很多,好像有一把可以变化的椅子及等等等等,时间一久,难以再描述出来。 第四天,乘马车游览了五大道。为了找到这个乘车的点,走了许久,后发现我们是绕了一个圈子,一开始下车的地方,离乘点很近,我们向反方向开始找,跋涉一个小时才到,终点回到起点。但我还是很enjoy这段路的,很洋气,很安静,很美。路经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楼,我还拍了照。这里有不少美丽的幼儿园,让我看了好羡慕,和风微阳下,洁净温暖,是美好的童年之所。 所谓的“五大道”,是指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以及之间的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地区的总称,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花园楼房2000余所,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英式89所、意式41所、法式6所、德式4所、西班牙式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等。此地曾经是英国租界,又毗邻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王朝后,许多遗老来此避居,北洋政府40余任内阁中,有两任民国总统、七任内阁总理以及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此段文摘自五大道的旅游简介。 可能是对北洋政府这段历史宣传的不多的缘故,自以为对中国历史颇了解的刘太太,看着某某旧居的时候,对这些名字大多很陌生。看到胡佛旧居的时候,想起来在理顺德饭店看到的介绍,此公就是在天津发迹,然后当上美国总统的。前些时候看金粉世家,讲的就是北洋政府总理的家事,感觉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文学题材好像不多。坐在马车上,优哉游哉,看看老房子,很惬意。总体感觉天津的老房子比上海的集中,多是当官的盖的,上海多是经商的盖的,出身很不同,但沉稳悠远的历史建筑美是相同的。 写到此处,要重点介绍一下粤唯鲜餐厅,位于河北路和睦南道交界处,是天津有名的疙瘩楼,即外墙满是疙瘩的楼。这是一座四层的历史保护建筑,主入口在二楼,一楼是文物仓库,整个建筑上上下下内庭外观,非常别致。现在的主人既在此处开饭店,又把它作为私人博物馆,是国家正式认定的AA级博物馆。吃饭的桌上就满是各种文物,以魏晋石雕头像为主,据我观察,服务员的一大工作,就是为文物掸灰,摆放位子。我四处溜达探寻观察,间间包间都是古色古香,满是字画、文物和各种古典中式装饰,绝不是一般的几处中式元素可以比拟的,数量之多,样式之好看,让我对它们的来源颇有怀疑,要不是盗墓的,要不就是造假的,后者的可能性大些吧。饭菜的味道一般。 卫嘴子,出名的有候宝林、马三立等老艺人和冯巩,相声界的名人多为天津人。天津口音说段子,非常风趣好听,我喜欢。网上查了几个相声馆子,第四天晚上就去了。一开始很不顺利,老找不到,要么是服装店,要么已搬迁。最终找到了名流茶馆。和平区新华路177号,和平区文化馆二楼,当晚演出的是哈哈笑艺术团,10元一位,茶水免费。真是物超所值,共计七对相声演员,讲了二十几段相声,小小的茶座,坐满了,人也不多,所以距离演员很近,我记忆中好像没有这么近看过戏,随意喝点水,啃点瓜子,听听相声,市民享受,却有古风,在现代化的大都市比如上海,这样的平民娱乐,已难觅踪迹了,光这一点,天津比上海可爱。文化娱乐要贴近老百姓才有生命力,尊为传统文化瑰宝的,离坟墓就很近了,再次有这样的强烈感受。今年好像有个郭姓相声演员大红大紫,他就是来自天津象哈哈笑这样的小剧团的,他们每天都在表演,每天都在娱乐听众,我非常尊重并喜爱他们。 天津的相声里主人公经常会去百货大楼,这个称谓给人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恍如隔世,没想到今天的天津,百货大楼还是那么出名那么重要。第三天的晚上我们逛了步行街,欣赏了百货大楼的夜景,一路走来,天津挺繁华的,但有点落伍。 很快就到了归期了,飞机是下午的。于是上午我们安排去了古文化街,以经营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文物古玩等为主,出名的有泥人张和风筝魏、砖刻刘等等。我们在泥人张买了不少脸谱,还有一幅钟馗,准备放在新办公室镇妖,新楼正对浦东土控大厦的一个尖角。满街的泥人张,哪家是正宗的,挺难说,可能门口有一人多高大泥塑像的是正宗的,反正只要自己看着喜欢就中。顺道就是天后宫,是北方少见的供奉妈祖的庙宇,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并于明永乐年间重建,坐西朝东,面对海河,至今香火不断,保存完好,据说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 最后一天的早饭是在古文化街附近的耳朵眼炸糕店吃的,很旧,很计划经济感觉,味道还可以,吃了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好像那些特色小吃的名字要比味道好很多。由于对五大道情有独钟,下午去机场前的这段时间我们就流连于斯了。选了个景致不错的西式餐厅,坐下来,慢慢喝饮料,慢慢看风景。整个天津游程被我排得很紧,这一刻是松了下来,吃了饱饱的一顿,然后歇着,吗事也不干。 天津的名人很多,霍元甲的故居我还没来得及去,小时候看的香港电视连续剧,让我总以为,霍氏是住在广东一带的,最近才知道原来是津门豪杰,两代总理周恩来和温家宝也都是海河儿女,此地虽非山水秀丽,但人杰辈出,依刘太看来,发展前景无限,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嘛。一不小心,眼光和中央的战略不谋而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力度大于上海浦东,已于近期全面启动,天津的明天会咋样呢?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sarah |
转自:http://www.7134.cn/yj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1488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