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早上8:00出发从五环上京津塘,路标指示“天津94KM”。满以为9:00可以到达天津市区,但是从出了马驹桥收费站就一直以60KM/H左右的速度行驶,到达廊坊前因为有两车追尾还一度堵车。总体感觉从北京开车去天津不如坐火车轻松:京津塘高速比较古老,只有两条车道;往返车辆太多,尤其是杨村-北京段,上海、山东方向的进出京车都在此汇合,杨村路口有4、5名警察在疏导车辆;大型货车太多,货车司机有很多是疲劳驾驶,而且很少有人遵守“大型车靠右”的,经常是两辆大车并排将道路堵死。 LG的姥姥家在位于河东区“二工”附近的北京军区勤联干休所,我们从天津机场出口下高速,走卫国道10:50到达。 下午,和LG的表妹去劝业场附近,因为对天津的路不熟,而且不好停车,坐91了公共汽车前往,正好体会一下天津的普通市民生活。通过车窗看到的街景让我觉得时光倒流,好像回到了上小学的时候。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天津,但是LG家的亲戚大都生活在部队大院,相对封闭,而且每次只是上午匆匆赶来-吃午饭-回京,没有体会过天津的市井生活。“郑庄子”附近天津齿轮厂前的公共汽车站,和我上幼儿园时期北京小庄、东直门的车站差不多,还是那种很粗的铁管栏杆,旧得已经看不出原来油漆的颜色。公交车上不乏时尚的PPMM,就是和冷不丁出口的天津话配比起来有点滑稽。 我也深深的感觉到,天津的经济发展虽然不如北京、上海,但是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安乐、平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丝毫没有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天津人过节、过年喜欢穿新衣,虽然妇女们身穿的节日服装让我想起了80年代末期,去天安门看花坛时妈妈的那身行套,但是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人感到亲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久了,无奈的被都市的浮华左右,节日仅仅意味着长假,长假仅仅是睡懒觉、搓饭FB、旅游是为了逃离城市。 走过步行街百盛正在卖200送?,正好晚上要去塘沽开发区的表姐家,要买些婴儿用品作礼物。大型连锁商场,各个城市都一样,卖了一个松下的婴儿用理发器,赠送50元百货券换了一个玉兰油营养霜准备送人用。 步行街上异常拥挤,得知从百盛去康乐冰激凌店还有很长一段路,随即搭乘2元/位的观光车,到滨海路的康乐下车。是日风大、气温不高,只要了一份咖啡+巧克力口味的“心意相近”口感细腻,12元/份感觉好吃且超值,但是这里的热饮价格偏贵,热巧10元/杯,建议如果天气不冷只吃冰激凌就行了。 康乐门口的摊位摆满了各种小吃,真有几种没见过的,有一种像驴打滚的皮一样的东西,经问叫豆糕,因为风大感觉不卫生,没买。从康乐旁边的“辽宁道”去车站,还发现了几个特色小店,比较起来应该比北京同档次商品略便宜。 在91路总站外遇到2位卖“熟梨糕”的阿姨,这是一种我从没见过的小吃,制作工具是:1个压力锅、几个像大线轴一样的木头模子;原料为米粉和几种口味的酱料。制作方法:将几个填满米粉的“线轴”摞在高压锅的出气口,迅速蒸熟,然后用小铁棍从“线轴”下将做好的糕桶出来,放在一个用江米做成的硬纸上——浇酱——成功,每个糕有半个乒乓球大小,1元6个,好玩,感觉巧克力的最好吃。 回家后抓紧时间吃过晚饭,赶往泰达开发区。走津塘公路,车不多但大车不少,道路沿着城铁,偶尔会突然出现一个人行横道,没有路灯,总体路况不好,决定回程走京津塘高速。 因为对开发区和塘沽的路不熟,姐夫开车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在塘沽市区转了一圈,路过外滩公园发现人太多,不好停车,北京牌照的车很不少。放弃了在这里下车停留的念头。姐夫带路把我们送到京津塘高速口。晚上要住254医院宿舍,所以从金钟桥下高速,但桥下施工,围档把路围得像迷宫,差点迷路。 21:00进入天津市区,想买些水、饼干等补给,但很多超市已经关门,到三马路的物美终于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