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津游记 |
[游记]天津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天津游记 一踏上天津地界,脑子里闪出的第一句话竟是《霍元甲》中要饭花子喊的:“你嘛时候是津门第一?”,接着就是冯巩的相声小品,自己暗暗发笑。天气很好,碧空无云。 早该来天津看看的,在北京呆了六七年,也有过到天津的念头,却迟迟没能付诸实践,现在才行动,发现其实真的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一小时一趟的火车,车票并不贵,这使得一些人在北京赚钱天津消费的做法成为可能。也许是临行前被朋友泼的“冷水”太多,觉得天津要比想象中好玩,还是有些地方挺有看头的,希望不高失望不大,不抱希望也就不会有失望,东西没变,会变的是人的心情,人还真是奇怪的动物,呵呵。 出火车站,最先做的事情是买了张地图。小时候爸爸给我讲他去过哪里,总会翻出那个城市的地图并在上面找到一些街道说当时是如何如何走的,地图保存得很好,也都是在当地买的,一张地图似乎成了去过那里最有力的证据,而我也很乐意把他的“传统”继承下来。印制精致的地图总是很漂亮,那些花花绿绿的色块和有曲有直的线条委婉地向你诉说着这个城市的沧桑,每个地名街名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经历过传奇,即便是没有去过的地方,地图也能给你的遐想创造出最为广阔的空间。 因为是中午到的,所以拿着地图找到南市食品街,直接杀将过去——狗不理包子,我们来了!哈哈!塞饱肚皮后就步行到鼓楼,不是很远。天津的公车上车投币,不论远近一律每人1.5元,两站间的间隔挺小的,和北京的一站简直没法比,所以很不习惯,感觉刚上车就要下车,加上出于想看看这个城市的目的,我们选择了步行,包括后来去古文化街也是。古文化街有点儿像西安的书院门(是叫书院门吧,还是叫朱雀门啊,就南门那里挨着碑林的那条街,自己一直就没把名字记下,说来惭愧啊,呵呵),卖些民间艺术品。泥人张的店就在那里,柜台上陈列的泥人神态逼真,禁不住也买一个“百年好合”,带回来送给刚刚结婚、尚在甜蜜的宿舍死党,希望她能喜欢,哈!天后宫,俗称“娘娘宫”,也坐落在古文化街,始建于一三二六年,初建时为船夫和商贾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的神殿,后来成为百姓祈福消灾之所,并以此成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地,也是天津市形成和发展的始点。天后宫对面有专门修建的戏楼,由此可见当时的热闹和繁华。 从文化街出来便奔去著名的“五大道”看外国建筑。“五大道”并不是街道名,而是指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地区,这个长方形的地区内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处,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区。沿着深幽寂静的街道溜达,发现这里的小院子大多用栏杆围起,只有少数用了实体墙,但墙上也会有不同形状的装饰小窗,栏杆和墙都不高,在院子外面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到满园的春色,隔而不断,一种整体的通透感。更有精明的商人就地取材,用小楼开餐馆,也有用古董装饰屋子招徕顾客的,就有这么一家招牌便是“能吃的博物馆”,进去后会有专人领着你楼上楼下参观屋内陈列的上百件古玩,如果你愿意当然可以在挂有皇帝御笔牌匾的屋子里,坐在精雕细刻的古董桌子旁、椅子上就餐,据说老板是一姓张的儒商,五十多岁。是不是真儒不得而知,但大有财力肯定是没得说,餐馆都快做成博物馆了,也算是别出心裁吧,呵呵。 “五大道”上一些最早的外国建筑现在已被天津外国语学院揽在自己的围墙内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走进这所学校领略一下它的风采,只是在大门口看了看便匆匆赶往火车站,就像同行朋友说的一样,给自己留点遗憾,让这遗憾成为以后再次探看这座城市的理由吧。 回北京最晚一班火车是七点钟的,上车时天已全黑,窗外苍茫夜色点亮一盏又一盏华灯,星星点点,在流动的空气中闪烁。车厢里的乘客大多略带倦容,自己却还处于兴奋状态,和朋友天南海北的聊,一个半小时很轻易就过去了。临到下车了,坐斜对面一言不发的女孩突然开口对我说:“看看《圣经》吧,你所说的那里都有答案,神会保佑你的。”我很意外,但马上恢复了平静,回答:“也许是个好方法,谢谢你。”后来明白了她是基督教徒。下车后朋友说早就看出那女孩一直在听,她有好几次都想发表意见的,而自己只是偶尔注意到女孩只戴了一只耳机,真是粗心。说实话,觉得真要去看《圣经》的话,自己的理解应该和她不同,因为站的角度不一样,她在圈内我在圈外。若有时间,更愿意去研究《周易》。 游天津一日,蛮有意思的经历。 |
转自:http://littlerye.spaces.live.com/Blog/cns!D5EDDB0EAAE4518D!276.entry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