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津印象三则 |
[游记]天津印象三则 |
2007-07-16 live.com |
天津印象三则 (三)赵师傅 卫津路口,把角儿的一个小破平房,向外开着两平米的小窗户,是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外卖窗口,旁边就一个案板大小的白色牌子,上面用红字写着“赵师傅煎饼果子”,算是字号。 赵师傅的小店儿等于是租了这么个临街房,不过只有个窗户向着外边儿,买主儿是进不去的,只能在窗户根儿外面等着,从窗口看进去就一个十来平米的小屋子,里面除了靠窗户的一套平平无奇的家伙事儿,屋里就是一张小床、一个饮水机和一台破电视,灯光昏昏的屋里破破烂烂,显得住了不少年的样子。 赵师傅煎饼果子店一共就两个人,赵师傅和赵师傅的儿子。赵师傅是标准的国字脸,如果穿得体面些肯定很有些干部的气派,但显然他不是那种愿意穿着光鲜的人,一般就是个白色的挎拦背心。赵师傅的儿子长的水准比赵师傅低很多,肥头大耳,也是个白背心,胖胖的肚子挺着,一脸的大愚若智。 赵师傅的小店每天晚上十点钟开始营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不论春夏秋冬,门口的排的队就没有断的时候,而且夜里营业,绝大多数都是开车或者打车过来的,据说只要打上车跟司机说去卫津路的赵师傅煎饼果子就没有不知道的。天津的商店到了天黑以后基本上就没什么人了,街上人也不多,总体消费购买力不行,可是赵师傅的小店儿门口就是深夜或是凌晨来了,也要跟一堆人后面排着,这对于这样一个城市,不能不说是个景儿。五点到六点的时候,他们要休息一个小时,天津的煎饼果子跟北京的不同,里面夹的不是薄脆而是油条,他们的油条是专门让人给送过来的,这一个小时他们要把一直到天亮的材料用具都准备好了,而外面的队伍也就继续排着等着看着。赵师傅和儿子两个人倒着干活,一个人摊煎饼的时候,另一个收钱或者坐床上歇会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没有一天歇工的,他们要是歇那么多老顾客也不干,又是夜里干活,所以烟卷儿少不了要不停的盯着,两个男人就这么默默的过烟熏火燎的每一天,不请旁人,不拓宽,不开分店。 来之前赵师傅的煎饼果子就已经让姐夫给说神了,所以这趟我是要吃定了。有天晚上我们去打完保龄夜里十二点开车过去了,远远的看着有六七个人排在那里,姐夫跟我下车,让女眷跟车里等着。姐夫说:“别看人不多咱们还得问问前面都要多少,来这儿买的很少有买一套就走的,好多都是给一大堆人买了带回去。上次我来这儿前面就排了五个人,一打听前面那位:‘受累,您来多少套?’‘我来四十套’我就一惊,问再前一位,那位说:‘我六十套’,转身我就走了。” 我们问了问前面几位,还不错,就两位是要二十来套的,剩下就是几套的,我们琢磨就继续排着吧。天津人本就喜欢说话,赵师傅又是这么好的谈资,不认识的人也互相交流着自己吃赵师傅煎饼的经历和历史,老主顾隔着窗户跟赵师傅打着招呼关照着。一对青年夫妇一看就是刚打完排局过来,在排队的时候男的靠着墙跟女的聊天儿,很痞的样子,一会儿过来一个女的,跟这个哥哥商量:“师傅,我就要一套,您让我先买行么?”“没事儿,你买你的,我不着急,我这儿有鸭脖儿。”一边儿吮着嘴里的鸭脖儿,油烘烘的嘴跟他的腔调儿一样那么逗。一个女的打了车过来停下,看着那么多人,大晚上的冷得不行就跟里面正在操作的赵师傅儿子说:“我就要三套,先把钱交了,跟车里等着,到我了叫我一声儿行么?”小赵师傅抬了下眼皮:“到号拿钱!”就四个字儿,透着那么的权威,那姐姐无奈的撤了。 赵师傅的煎饼果子,标准是两个鸡蛋两个油条,一套三块钱,他的过人之处大概是里面放了别人不曾尝试过的虾米皮、酱豆腐、辣椒酱之类的,反正天津人就这么得意他这口儿,因为知道他的生意好,有经济头脑的人租了旁边的街面房卖些鸭脖儿啊小商品什么的,好借着赵师傅的光儿多揽点儿排队顾客的生意,赵师傅也就特别牛气。一边儿排着,姐夫一边儿给我讲他这么听来的关于这里的掌故。 (1)有个人拿着鸡蛋过来买,跟赵师傅说:“您来我这鸡蛋行么?”“来我这儿吃,就用我的鸡蛋,别人的我不会。” (2)有个人买完了接过来,热腾腾的用纸包着放在个小塑料袋儿里的煎饼,跟赵师傅商量:“赵师傅,您再给我加点儿葱末儿行么?”“合上了,打不开了。” (3)有回张娜拉和刘若英来天津,听说赵师傅的煎饼了,让天津市政府的一个小头头带她们来吃,因为是知名人物,就进去了他们的小破屋吃的。吃完走后外面排队的给他出主意:“赵师傅,您怎么不拍个照片儿做宣传啊?”赵师傅大手一挥:“我们不指着这个啊,就这还卖不完呢。” 这样的小故事应该有好多,听来很有意思。这样火爆的小吃我还听说过的,比如北京前门大栅栏的胡同里,有个卖卤煮火烧的老头儿,小店儿一共十几平米,开了几十年,每日门庭若市,都是回头客,老头儿自己唱帐,有整儿有零儿算得又快又准。经常是有人多少年后找到这里带着无限的感慨说自己小时候就来这里吃如何如何,老头儿都不带听的,直接就“来几碗?”。 长沙有个卖豆腐干儿的老太太,在路边儿支个小摊子,她每天只卖500片,每人排队一次限买两片。 …… 这样的东西具体的味道已经很难讲是难得的美味还是一般了,那可能吃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认可、一种环境,说大点儿吃的就是一种文化。 |
转自:http://magicgao.spaces.live.com/blog/cns!2B3327C1172885CA!682.entry?_c=BlogPart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