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悲禅院奇石园的石佛九和塔 |
[游记]大悲禅院奇石园的石佛九和塔 |
2008-05-22 sina.com.cn |
大悲禅院 奇石园的石佛 ——兼记“九和塔”的开光仪式 2002年9月30 这是为保佑四方乡亲、生灵平安和企业宏图大展,大悲苑高僧智如亲自主持了为“九和塔”诸佛开光的仪式。 一,大悲禅院怀古 2000年深秋时节,笔者陪同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园艺师刘万青,来到坐落在我市河北区西窑洼的大悲禅院,为广植福田作一些功德善举,巧遇天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王剑非老先生,彼此见面,双手合十,互祝吉祥。 依次在各大佛殿参拜后,我们行至后殿,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庄严耸立。横匾上“大雄宝殿”四个遒劲金字耀目夺神。王老说,这是新建造成的大悲禅院主殿。虽然尚未开放,但我们在王老陪同之下,先行瞻仰了新落成的大殿雄姿。在写有佛家箴言的垂幡衬映下,众佛金身彩绘,佛像或慈眉善目若有所思、或气宇轩昂看着世人,我们也仿佛感悟到了些什么…… 登临大殿之上,我们手扶汉白玉的雕花石栏极目远眺,禅院四周高楼林立,马路宽敞、车水马龙……您可知道,三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芦苇丛生、路人难到的荒野沟河。据民间传说,大悲古刹是康熙皇帝登基8年时所建。故事缘于这位皇帝微服私访来到天津消遣解闷儿,一个人在三岔河口观赏风景后,归途时上错了船。本应向南行过南运河,他却乘上了子牙河北上的渡船,下船后踏着阡陌来到西窑洼荷花池。令这位真龙天子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路上被歹人打了闷棍套了“白狼”,幸亏被菩萨派来一群狐狸救援才幸免一死。康熙为感激菩萨的救命之恩,回到京城金銮殿便下了一道圣旨:在他遇险地西窑洼修建“大悲院”。待“大悲院”建成那一天,康熙亲自为菩萨敬香。又据资料载:大悲禅院始建于清朝顺治十四年至康熙四年间,于当年浙江嘉兴府武进士曹斌任天津守备时首建,康熙八年时重建。怪不得嘉庆年间诗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的咏“大悲院”一首诗中说:“大悲旧院几重修,朱记初碑可尚留。欲向窑洼寻故迹,芦花野水四围秋”。看来,当初的大悲禅院,应当是建在水泊岸柳荒野之地的一座楼宇了。由于这里水网交错,坑河连接,虔诚拜佛的善男信女们,便常到这里的河水中燃放河灯。蒋秋吟的《沽河杂咏》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大悲院在北门外,河北窑洼楼一层。几度登临始眼望,开窗但见满河灯”。 古刹自古诗书香。康熙年间,在“大悲院”任住持的世高和尚能文善诗,曾经在这里与津门文人结成草堂诗社,使这富有佛教意境的禅院,又充满了人文气息。 更值得大悲禅院引以为豪的是:在禅院所收藏的千年以上的石佛刻像等古代文物外,1945年春天,我国名僧玄奘法师的部分灵骨,被迎至“大悲院”供奉,使大悲禅院声誉更著。 当然,驾驭时代巨轮的历史老人,不会总是将温馨和吉祥带给人间的。就连能给人间播撒福音的大悲禅院也不例外。当年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所亲率的淮军,因为逃避同治十一年水灾,曾有一部分部队移驻于“大悲院”。或许是沙场拼命的军人,天性信奉大战大胜而不相信什么大慈大悲,于是,竟然把大悲院改名为“大胜院”。森严肃穆的佛殿,一度成了淮军喝酒、赌钱、喂马的场所。清军撤离了,老百姓们还是习惯地把“大胜院”改称为“大悲院”。 1900那一年,八国联军像一群野兽一样,手中舞动着洋枪,狂笑和嚎叫着涌进了津门。这些相信上帝和圣母的金发碧眼的官兵,将中国的寺院洗劫之后还把大部分佛像和建筑摧毁。 暮色中走来了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高僧倓虚师傅。他是来到大悲禅院做住持的。面对僧侣四处奔走他乡,满目残垣断壁的局面,他为复兴大悲禅院,虔诚而执着地四处化缘筹资。他的诚心和意志感动了百姓,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慷慨解囊。1940年倓虚高僧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寺院东面重建一座新的寺院,增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大悲殿。习称大悲东院,也就是今天的“大悲院”。 当解放天津城的炮火,带来解放曙光的时候,“大悲院”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生命。五十年代政府拨款几度修葺。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政府再度斥资修建,一座崭新的佛殿又矗立津门。梵声悦耳、信徒膜拜、香火缭绕,大悲禅院已经成为佛教的活动中心。那禅院山门上出自天津殷墟文字专家王襄手笔的“古刹大悲禅院”的横额啊,只有你默默无言地记录着大悲禅院历史风云变化的沧桑。 临行,柴宝成告诉王会长和智如法师,宝成集团一定要为“大悲院”做些功德善举,同时,也表达了邀请会长和智如法师参观奇石园石佛的愿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2c18c6010007zf4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