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像寺石刻 在蓟县盘山千像寺北山坡。相传唐代一尊者从远方挈杖来此,忽见山岩下澄泉池旁有千僧洗钵,近观瞬而没之。尊者在此建寺,并于山坡涧石上按所见千僧刊刻千佛像。现存线刻佛像数百尊,分立式和跌坐两类,2~4尊为一组。立佛头顶发髻,面像丰腴,足踏莲花,高1.5米,宽0.44至0.49米坐佛高1.3米,莲座宽1.09米。具唐代造像风格,为天津地区仅存的摩崖石刻。 无量寿洞 ,在盘山千像寺北坡。为山岩之下开凿的石洞,洞深4米,高2.2米,宽1.5米。洞外首刊刻“无量寿佛”四字。洞内北壁有浮雕无量寿佛一尊,高1.98米。刻制年代不详,为天津地区仅存的石窟佛像。 千像寺石刻造像群是目前全国所见分布面积最广、体量最大的辽代民间石刻造像群,因民间传说此处的造像多达千尊,故而被称为“千像寺”。千像寺有没有千尊造像呢?本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最新一次复查中得出结论,千像寺造像数目为124处、535尊。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陈雍介绍,千像寺佛教石刻造像群位于蓟县盘山东麓官庄镇联合村北,造像集中分布在千像寺遗址四周较大的孤石或相对平整的崖壁上,皆为线刻,造像中可以辨认出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造像分为立姿和坐姿、卧姿等其他形态;从佛像的发髻式样、五官特征和衣纹等可以初步推断,其刊刻的时间集中在辽代,且均为民间自发刊刻。市文保中心在2003年的调查中共发现造像97处、446尊,而此次的复查结果比去年多了27处、89尊。 据了解,本市文物保护机构自2003年便开始了对蓟县盘山千像寺石刻造像群的研究工作,今年的复查对已发现的石刻进行了编号和登记,共发现石刻造像数目为124处、535尊,刷新了往年的数字。 此外,文保中心还和专业测绘单位合作,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对造像群所处范围和石刻所处地点进行了具体定位,便于下一步研究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