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盘山公路――莲花洞游记

[游记]北盘山公路――莲花洞游记

2007-07-16    go63.com

北盘山公路——莲花洞游记

12月13日 北盘山公路——莲花洞游记
在得到手绘庐山地图后,我与12月13日沿北盘山公路徒步上山至18.65公里大寨处下山,沿途经历了许多坎坷,比12月7日的历程更加惊险刺激。目前游记正在撰写中,敬请关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
得到了珍贵的手绘庐山小路地图之后,昨晚我和朋友认真研究了所有的图,先从我们熟悉的路线下手。我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周六挑战比以前更高的极限——从北盘山公里徒步上山至18.65公里处的大寨,然后从莲花洞的登山古道下山。初步估计全程大约有30公里左右,预算时间是7~8小时,天黑前下山坐车回城。我清楚朋友的体力,这种拉练式的运动量对他来说可能有点问题,再加上他是中班,所以我决定一个人去,手上有地图就不怕迷路了。
有了上次迷路的教训,这次出发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看了很多遍3月8日莲花洞集体迷路的报道和帖子,而我今天要走的路就是他们曾经迷路的路,这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真的,我作出这样的决定开始还是有些害怕的,并做好了在山中露宿的准备,在背包里放了棉袄和裤子,还有感冒消炎药和创可贴,水、干粮和巧克力都加倍了,两块手机电池都充满了电,上次的经验告诉我一顶帽子对于走这样的路是必要的,还有地图、笔、纸、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
晚上临睡以前,我用短信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一个对我很重要的朋友。早上6点刚过,我就起床了,蒙蒙亮的天空显得有些阴沉,感觉了一下气温很低,只有3、4度。按规律山上应该在零下,也就是说已经结冰了。所以我想尽量在气温最高的时候下山,没有必要赶早,否则很危险。七点半,吃过早餐,我再次检查了携带的物品准备上路。在新桥头等了很长时间的10路车去威家,一直到了九点才到盘山公路的起点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气温已经明显感觉比市区低,路边已经有了薄冰。阔步走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心情既兴奋又有些担心,毕竟前方的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朋友,于是我拿出手机给大家通知了一遍决定,很快都回了消息,赞叹的、佩服的、鼓励的、提醒的、关心的都有。比起山路,公路还是好走得多,对照着手绘地图和路边的里程碑,一边看着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一边用手机看时间计算着行进的速度,开始一段路毫无风景可言,坡度不算很陡,每分钟走100米。一小时后,走到5公里多的时候,逐渐爬上了马路右侧的山,能看到前方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水面上泛起的微波。再往前走,眼界逐渐开阔,6公里处有吴障岭风景区,我在门口转了转,估计是骗钱的设施,无意久留,回头看见门口一幅对联有意思,就止步抄了下来:“山外山山连山山山脚脚有雄关过关是佛殿,雾挤雾雾追雾雾雾蒙蒙迷失路问路必有路”。过了吴障岭,转了一个弯,右侧毫无阻挡视线的障碍,放眼望去,山下的村庄农田呈现在眼前,一个个村庄房屋清晰可见,农田和道路犹如空中航拍的效果,九威大道宛如一条白色的飘带落在平坦的大地上。看着这广阔的风景,心中的一切烦恼早已抛至九霄云外,取代是激昂和兴奋。继续前行,因为欣赏风景,速度有所放慢,感觉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相机,否则就可以让大家一起共享这美丽的风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3)
看了看地图,9公里有一处名叫九里的地方,这时遇见了一队徒步下山的老年人欢歌笑语,大家微笑着打招呼,爬了一段山坳,很快到了九里,原来只是左侧路旁的一间民房,以为能见着大风景的我不免觉得失望,走过民房,左侧的障碍完全消失,远处的风景和右侧的完全是两种风格,如果用柔美形容右侧的风景,左侧就是壮阔,近处是布满树木的陡坡一直延伸到山底,再过去有几座山峰拔地而起,而另外也有一排台阶式的山峦躺在大地上,再远处就是笼罩在云雾中的鄱阳湖,这片风景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再往前走到了10公里处,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显然欣赏风景和抓紧时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10公里处是一个九峰寺和马尾水风景区,随便看了看立在路边硕大的风景区广告牌和路线图,才知道这是纪念妈祖的地方,百米远的天后宫也懒得去。走到这里我想到了前方不远应该有那块“庐山欢迎您”的石碑,小时候由于体质不好,坐车上山的时候到那地方还晕车过,真是好汉不提当年惨,而现在却靠着自己的毅力走上来了,觉得很伟大,呵呵。过了风景区,前方的道路用四个字形容——弯多路陡。仿佛按照正弦曲线一样的螺旋上升,这时候才开始感觉到腿脚不如开始轻快,经过的汽车也发出粗粗的喘气声,感觉此时应该补充些能量,想着到了那块标志性石碑做番休整,便加快步伐朝目标奔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4)
爬完这段路,在12.58公里处终于见到了那个180度的大转弯,石碑就竖立在转角处。此时已经接近午饭时间,我取出水和干粮,很惬意地享受着,顺便欣赏远处的风景,此时就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欣赏那幅山水画,石碑后面是一间矮屋子,上面的招牌让人忍俊不止——“国营庐山茶厂”,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名字,或许这里的经营方式还是按照15年前的模式进行,或许这样也能让别人相信这里是质量有保证的正宗产品,或许屋子里的人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完成着生产任务。山中很冷,我看到屋里正在烧着炉子在取暖,从屋顶的铁皮烟囱里冒着缕缕薄烟。记得有张地图上指明从屋后的小路下去可以到达碧龙潭,或许那是下次的目标。移动公司也在这个重要的位置架设了和联通竞争的设备。边上还有一块刚刚树立起来的花岗岩石碑,树立时间表明那时候庐山获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从石碑内容我知道了当前所处位置是“松树林”,海拔800公尺,脚下的岩石是800万年前形成的,已经转过了200个弯。休整了十多分钟,我用笔在纸上记下了这里的美丽风景和心情。这时候我猛然抬头望见庐山方向的山上白茫茫一片,立刻心中一惊,难道那是雪吗?我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没错,雪!真的是雪!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5)
我一边往前走,一边开始欣赏更加奇妙的景色,眼前的山顶上被白色覆盖着,往下一点白色中零星露出岩石的色彩,再往下就是岩石被白色的星星点缀着,山上的树木也是白色和绿色交汇着,再下来就没有了白色,完全是山的本色。而山也并不是完全被雪覆盖,朝着太阳的那面几乎白色很淡,靠近山顶不远处就见不到白色了,而背者太阳的那面就仿佛象严冬那样,白雪皑皑。这样的景色就让人明显感觉出气候的差异。我立刻拿出手机给朋友们发送一条信息:“山顶上有雪,非常漂亮”。前面还有几公里的路程,或许我能接近那片美丽的风景,可是又有些害怕接近她,因为这样下山可能会很危险。松树林过去之后眼前一直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物体,可以尽情欣赏突兀的山峰,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松树林,还有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这段风景一直持续到15公里处的王家坡,如果能见度好的时候,大家可以徒步走过这段路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路上还有介绍王家坡和鞋山两处石碑,天气好的时候一定也能看到鄱阳湖中由冰川形成的鞋山,只可惜现在的鞋山笼罩在云雾之中。王家坡石碑上标明现在的海拔高度是900公尺,已经转了300个弯。过了王家坡,就绕过了一座山,风景被遮挡了一半,景色的重点就转移到庐山方向的雪山了。尽管天气晴朗,又是正午时分,可是越往上还是感觉到空气的寒冷,从盘山公路走上去倒不象爬好汉坡那样需要脱下羊毛衫,却是更加休闲。如果你体质不是很虚弱,建议走一次,这段路你也根本就不会感到孤独,车上的人有时候都会向你招手致意,路旁的护路清洁工也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给你鼓励,也会偶尔遇见上山下山的人们,走过之后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美好的回忆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6)
走到15.5公里处,我在路边的草上看到了即将融化的冰凌,山石上已经有了覆盖的冰块和钟乳石一般的冰柱子,表明此处的温度曾经低于零度,越往前走,冰凌和冰柱越来越多。过了16公里,就开始进入美妙的冰雪世界。马路上倒是没有任何雪水的痕迹,干爽得很,路旁的水泥护墩上铺满了洁白的雪,树木的针叶上则挂满了冰凌,我以前没有见过雾凇,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雾凇,或许叫树挂更合适,在树的每根针上坚硬的冰凌象毛刷那样的整齐的排列着,松针越长雪刷越大,一个松枝就是一把把雪刷构成的雪团,晶莹透亮。仰角较大的松枝主干被冰包裹着,仰角较平的松枝主干则是一把坚硬巨大的冰刷,而草地上则覆盖着薄薄的积雪,踩上去吱嘎作响,而路边的岩石冰柱和冰块到处都是。运动过后的身体也毫无寒意,往上看只见汽车穿行在白色的山间,往下看则是郁郁葱葱的山林,人仿佛置身于两个季节的交汇处。我禁不住在路上呐喊着:“太漂亮了!”此时已经快1点,我开始感觉到时间的急迫感,18.65公里处的下山点大寨逐渐接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7)
到了18.2公里处看到了地图上标记的垃圾场,我走进垃圾场,有两个人在开着铲车在处理垃圾,我走上前和他们打个招呼。然后返回公路行进几百米找路口,可是美丽中总是蕴藏着险恶,地面上全部是一片积雪,看不出有明显的道路,也看不到路面的状况,第一次来到这里却面对如此环境,我开始感觉到有些麻烦了。我从18.6至18.7公里处来回找了很多次路,幸好那顶帽子起了些作用,否则在探路过程中肯定又是伤痕累累,这时候衣服不再干净,鞋子也开始被雪水打湿,终于在草丛里看见了一块矮小的木牌上写着“大寨”,原来这就是我印象中的象一个村子一样随地有人可以问路的寨子。面对这个布满积雪的“寨子”我开始感觉有些茫然,走进寨子有一条沟,仿佛就是一条路,顺着沟往前走,不时有灌木、树枝和茅草阻挡去路,深入几十米后,这时的树枝和茅草却不是那样的柔和,而是一根根冰枝,坚硬而寒冷,触到之后非常疼痛。眼前就象进入了林海雪原一样,四处全部是布满冰雪的世界,茂密的树林一片白茫茫的,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路已经找不到了,或者是很高的茅草,或者是密密的松林,或者是白色的灌木,我在原地各个方向转了很久,还是看不见路,只有自己踩过的脚印留在雪地里。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小时了,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可现在连路都没有找到,虽然说要放弃还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返回公路随手招呼一辆下山的车就行,可是任何事情我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8)
意识到这种陌生而险恶的环境并不能解决问题,迟早会耽误时间,我决定返回垃圾场去问那两个人哪里有路可以下去。热情的师傅对我说现在下山很危险,只有小路下去,随后还是给我指了一条从垃圾场下去的路,并嘱咐我千万要注意安全。谢过之后我小心翼翼上路了。路上全是积雪和冰凌,好在那双花花公子的鞋感觉防滑性能还不错,不时有融化的冰凌落入脖子里,冰凉冰凉的。我收起了地图,腾出两只手,扶着路边的树沿着小路往下走,尽管非常小心,每过几十米还是会滑倒一次,再加上有些树都是根部已经腐烂的,不能作为支撑物,稍不小心就会滑出很远,有时候下面就是一个深涧,非常危险。就这样我在山路上摸索着下去,衣服和背包因为滑倒已经全部是泥水,包里的食品和地图也逐渐被污染,好在我把棉袄用塑料袋包好了,万一不能出山,这可是救命的家伙。鞋子开始逐渐被雪水浸透,树叶和泥土也灌进了鞋,完全失去了刚才上山时的惬意。我知道前面面对的将是更多的危险和孤独,我此时告戒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走好每一步路,走稳每一步,切不可心急。虽然能看见下面阳光普照的风景,可是眼前的路是充满着恶魔。这条小路比较陡,所以更多的是依靠手的力量支撑着身体,因此不时地要先探测支撑物的牢固度才能下去。下了大约10分钟来到了一处水涧旁,那条小路突然不见了,只是感觉应该是沿着水涧往下走,可是路上还是积雪我不敢肯定就是这条路,但是环顾四周却看不到明显的路,除了是挂满冰凌的树还是树,边上就是深不可测的水涧。我拿出地图并用太阳判断了一下方位,感觉这并不是我预先要走的登山古道,怎么办?这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了。返回重新找路恐怕时间来不及了,难道又要象上次那样探险吗?我又冷静下来,想了想这次准备得比较充分,带了很多白纸作路标,就算回不去往下走还是可以露宿的,就当是当年红军过雪山吧。可是想到这种环境下白纸做的路标是根本无法辨认的,不免有些害怕,我努力记下了周围的环境,并用笔记下来,还是找了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放了一个白色的路标。同时又给朋友们发短信:“我在雪地里找不到路,风景很美但是很危险。”我没有发给所有的人,因为我知道有些人的心情此时正非常愉快,我不想去影响他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9)
我继续沿着水涧往下爬,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小心至极,但是还是脚底打滑,不时会摔倒,再加上后面的背包经常被树枝拦截,重心很难控制,这次的路和上次大不相同,并不是水涧边的路,而是高出水涧2-3米,也算是个悬崖吧,更何况下面是大石头,摔下去估计也是半死不活。有一次由于心急,脚被下面被雪覆盖的树跟绊了一下,人的重心已经倒向水涧,用手随便抓了一根树枝,好在这根救命的树枝比较牢,让我象支猴子一样吊在上面,才没有见到马克思,过后我愣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继续往下走,大约2点半左右,沿着水涧边上的路(其实根本就不是路,没有人走过)渐渐没有雪了,只是很潮湿还是很滑,雪山终于过去了,说句实话,严寒早已经被恐惧淹没了,听到耳旁的水声心里并不感到踏实,因为路没有人走过,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险情,说不定这里根本就下不去。不时发现有很大很深的水潭,有落差很大的岩石和瀑布,风景美得是没有话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0)
继续前行,发现下去越来越困难,因为总是有岩石的落差很大,而前行的道路有总是被突出的巨石挡住去路,总是要花些时间翻越这些岩石,有时候一脚踩下去,表面上是树叶结果却是一个小水坑,有时候又要跨过水涧到另外一侧找路,在这当中要走过光滑的石头,那双花花公子在雪地里感觉还好一些,但是对石头却不那么防滑,有一次就一屁股跌坐在水里,好在没有把手机浸湿,还有几次想从圆圆的大石头上下去却不敢,担心一世英名就毁于一石了。还有几处是落差2米的平台,因为不清楚下面的情况,不敢随意跳下,担心下面是落差更大的台阶,那样的话,估计要变成悬棺了。有一处落差2米的平台,看似有石头下去,但是需要抓住一根拇指粗的树枝下去,用很大的力试过感觉问题不大,正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树枝断了,吓了个半死,然后又徒手攀着石头上来了。还有次象个猿猴一样爬着树枝越过水涧。这段路真是充满着刺激和惊险,或许就在边上就有一条小路下山,但是感觉这样的方式下去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生存技能的一种提高。此时已经是浑身泥水,双脚湿透,地图已经用不上了,反正知道就是沿着水涧往下走,越到后来水越来越大,下山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又给朋友们发短信:“现在路上已经没有雪了,正在穿越原始森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1)
估摸着走了半个多小时这种惊险的路,已经是下午3点已过,忽然看见前方似有人活动过的迹象。心头窃喜,快步走上前看到一条小路跃入眼帘。看来已经不会迷路了,只要有路基本上就不怕了,认准方向朝下走,总会有地方出来的。这条路逐渐远离水涧,其实我真的很怀念这条水涧,此时的水已经很大了,沿途全部都是小的瀑布,很优美的风景,或许我还会来再次拜访,我很留恋地看了看上上下下的风景,聆听着柔美的流水声,真正体会着什么是高山流水。然后顺着小路向深山走去,经过一片竹林,绕了几个弯,这时才感觉到双腿的疲惫和关节的酸痛,确实今天的路途比以前的更加遥远更加充满激情。我一路小跑下山了,途中忽见一个标牌,从后面看我以为是关于有关森林防火的什么警告牌,下来一看,原来一个路标指示牌,上书:“无向导者游客止步”。呵呵,看来我达到了向导的水平,然后拿出地图找到了指示牌所标的方位,右面就是3月8日迷路的所在地——“百丈崖瀑布”,这才明白我顺水下来的水涧就是百丈崖瀑布的全程,难怪这般美丽。由于时间关系,我挑选了一条最近的路线迅速下山,而没有再去欣赏百丈崖,下来的时候经过狗头石、入胜亭等标志性景点再从莲花洞景区大门昂首走出,此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我给朋友们发出短信:“我已经安全穿越原始森林,回头仍然看见踏过的雪山。”很快大家都纷纷回复,祝贺我再次成功穿越,获得新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2)
一天的挑战终于圆满结束了,总结一下经验教训,首先手绘地图是成功的基础,熟悉了路途,结合自己的体力和身体状况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尽管后来没有按照路线下来,但是无疑地图给自己增加了信心,应该说精神作用更大。其次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关键,保证了充足了粮草,有应付特殊情况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对困难做了充分的估计,不至于象上次那样冒失和孤注一掷。再有就是最关键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在下山过程中,面对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环境,很冷静地雪中寻路和处理问题,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被困难吓退,而是尽量让自己冷静克制,坚持下去,不放弃任何努力,我觉得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遇到问题从来没有象这样能静下心来思考,登山的技巧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应该说今天的登山不仅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自己,将会在我一生中永远难忘。

转自:http://www.go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62016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