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旧时王谢—石家大院图文游记(2) |
[游记]旧时王谢—石家大院图文游记(2) |
2007-07-16 |
旧时王谢——石家大院图文游记(2) 石府的花园按比例来说占地面积不小,相反,故宫里的御花园与其全部建筑所占的比例就小得多,所以游览故宫的时候,我感到它的御花园狭仄逼人——怪不得皇帝太后的要另建颐和园圆明园的,但石家的花园虽然比不上御花园,却不给人这样的感觉。冬天,花园里除了几丛竹子,什么都没有,跟废弃的一样。石府的游廊当然比不上皇家风范,但民宅中能有此规模,也可一观了。 这道游廊(图1)上挂门帘的地方就是戏楼,从游廊可以通达家塾,佛堂,账房,花厅等。另外,地炉的灶口(图2)也开在游廊的墙上。 图1 图2 戏楼有三个门,分别通向不同的院落,从游廊一侧也可以进入。 图3 戏楼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戏楼内地炉空气流通,方砖青石坚硬清凉,东西两侧开有侧门使空气形成对流,空间又高,窗户设计的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使人感到十分凉爽。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了糨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在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民宅一绝” 戏楼顶上设有走马廊,也可以叫骑马廊,大户人家多设。不过不是为了骑马用的,而是供家丁站立值守警戒用的。下图顶上一排窗户的外面就是走马廊。 图4 石家戏楼是中国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戏楼。是否全国最大不知,《金粉世家》那场婚宴戏就是在这里拍的,装饰的金碧辉煌后,你还能认出这个古朴的戏楼吗?可是不要小瞧这里的古朴,这里的戏楼内部的花棂隔扇全为楠木原色,精雕细刻。 大厅的前方就是戏台(图3),戏台不同于旧例的地方主要在背景,不是用的幕布,而是同整个厅堂风格一致的木刻雕花背景。厅里摆满了座椅,据说可以坐百十个观众。男人看戏和女人看戏是分开的,男客要坐在官客席,女客要坐在堂客席,我们来看看图4精美的花棂雕刻旁边两棵圆柱,这两根柱子可是有讲究,从这里起的座席都比前面的高一块,因为这里是建在台阶上的,这两个柱子正可以做个界限,前面坐的是男客,后面台阶上坐的是女客,看戏时要在两根柱子间遮上卷帘纱帷,那才是只闻笑语,不见人影呢。不过这样女客就不是看戏,而是听戏了。就是说,除非专门为堂客演的戏,女子是看不到戏的,只能听。这后面有门,即使挡上帘子,也不影响男女分别出入——还记得我说过,戏楼有三个门吗?大户人家,自然更要遵守封建礼仪,男女之别之防可是很严格的哟。 再来张正面的瞧瞧。看到幽深的柱子后面的门了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里坐满了男客女客,一道 图5 沙帘遮开两个世界,倘若有对有情人在帘子内外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图6 戏楼大厅的方柱有12根,你知道为什么吗?导游可是告诉我了。因为这代表了12个月,要知道中国传统建筑中,建多少根柱子,刻什么花,甚至几扇窗户等无不跟一些特殊的数字有关系,这些可能会牵扯到人文地理,上天入地,无所不包,比如一年有四季,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24节气等等,这样的讲究在皇家建筑里挥发到极致,没想到在一所民宅里也能找到这样的痕迹,石家大院里有多少这样我们没有注意到却是当初主人家花尽心思,独具匠心的设计呢?这样的奢华,已经被你接受了吗?这种深富文化内涵的华美,是现在那些暴发户能比得了的吗?是摆一尊金佛就能彰显得吗? 图7 这是戏楼后台供奉的梨园祖师像,你知道这供奉的是谁吗?唐明皇啊,他可被梨园行奉为祖师爷,猜对了吗? 未完待续 评论 (4) | |
原始链接:http://pearlbaby.blog.sohu.com/32565277.html |
转自:1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