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元旦石家大院游记 |
[游记]元旦石家大院游记 |
2007-07-27 |
元旦偷闲,与望望一道前往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场柳青镇的石家大院。我一直就是中国古文化的推崇者,对中国的古建筑和风俗一直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这次我准备的很充分。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称尊美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下面望望站在石家大院的门口的上马石上,得意着哩,因为这是最高的一块上马石,是最尊贵的人使用的。 石家大院共有三道垂花门,因其垂柱根据荷花的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上图是第一道垂花门:“含苞待放”,它是三座垂花门中最讲究的一座。它的中间有两块抱鼓石,抱鼓石外侧是象首,即“吉祥”,里侧是鹤鹿回春。当年仅石料就需白银五百两,两位石匠精雕细刻一年之久才完工。垂花门木格上有四季花图案,象征走过此门,四季平安。 石家大院有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下面我所坐的位置就是三绝之一的戏楼。戏楼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龚云甫都在此唱过堂会。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戏楼内地炉空气流通,方砖青石坚硬清凉,东西两侧开有侧门使空气形成对流,空间又高,窗户设计的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使人感到十分凉爽。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了糨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在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民间一绝”。 古代结婚用的花轿,花轿有两层,内层叫做轿芯子。石家大院经常有电视剧在此拍摄,图中望望所坐的花轿就是拍戏的道具,也算过了一把瘾。周围是一些婚俗用品陈列。凤冠,一般人家是从轿房租来的,“联升斋”就是当时租赁结婚用品的一个字号,相当于现在租赁婚纱的地方。帽筒,熏香炉,梳头匣,镜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 大宅院都是要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的,石家大院也不例外,夕阳西下之时,我和望望已经在这个大院里转了三圈,似乎是流连忘返的感觉,最后就到达了这个花园,由于正值冬季,所以看不到潺潺的流水,只有那沧桑的长廊仿佛可以见证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最后补几张照片,安静的体会一下这里古朴的感觉。总结一下这次旅程:1)石家大院被称为“民间的故宫”,其实面积和规模并没有想象的大,所以我们才会在里面只有一个下午就转了三圈,想当年我和望望用了一天也没有把故宫转完。2)这里的游客并不多,所以很安静,易于拍照和观赏。3)这里的管理并不严,如果你想,你就可以触摸到这里陈列的任何一件文物级别的器物,但是建议看看就好。4)不要错过任何一间房屋,因为这是一个家族生活的完整体系,闺房、书房、私塾、会客厅、花厅、佛堂一应俱全。5)最好事先对这里进行一定的了解,否则的话我奉劝请一个导游,有些东西只看表面是看不到的。看看这些古朴之风,不禁使人心中郁闷之气顿消,怀旧之情又上心头,看看望望乐在其中,一副名门闺秀的气派。你们是不是也想去瞧一瞧了呢?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zwada.blog.sohu.com/32884952.html |
转自: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