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津石家大院大宅门里的居家生活48P |
[游记]天津石家大院大宅门里的居家生活48P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天津石家大院 大宅门里的居家生活 48P [大风原创] 天津,在她 600 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是衔接水旱两路的漕运码头,曾经是名冠中西的商业重镇,曾经是洋人推行殖民主义的八国租界 。。。。。。短暂而又纷繁的历史,留下多姿的文化遗存。 每有亲朋来到天津,只要能够安排出半天的游玩时间,大风必定要带他们去两个地方,一是西开法国天主教堂,一是石家大院。这两处景点似乎充分体现出天津这座移民城市的文化特色:一半的东方传统 + 一半的西洋摩登。 天津石家大院,是一处典型的地主庄园,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杨柳青是天津西青区政府所在地,西距天津市中心约 18 公里。当年隋阳帝、乾隆爷下江南时行经的著名“御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 - 南运河,从石家大院门前缓缓流过,所以这里也可称为“御河人家”。 近日,大风陪同外地来津的亲戚,参观石家大院。对大风来说,这个地方来了许多次了,但是,每次似乎都有新的体验。 网上有关石家大院的介绍十分详尽大风无意重复,今天,大风专门说说石家大院这个大宅门里的居家生活。 家门口:砖雕是石家大院的特色之一。 居家过日子,不外“衣食住行”,先说说“行”:南墙上的“拴马环”一字排开,近景这块沧桑巨石,自是上马石了。用现代的话说,这个区域就是“私家停车场”。 高头大马解决了男爷们儿的出行问题,而女眷不便骑马,于是就坐车。也许,这辆马拉的“骄车” 100 年前相当于“宝马”水准,不过看起来舒适度与安全性不高:没有避震器和“安全气囊”,唯一的优势是 - 不会“爆胎”! 与华北地区各处的传统宅院相似,石家大院也是环环相扣的四合院结构,凡是重要的建筑,无不是砖雕、木雕精美雅致。 看看石家大老爷的“主卧” :) 在多妻制的封建时代,大老爷有两个“主卧”也是极正常的 :() 衣柜,每扇门上的木雕图案,导游都能说出一段故事 。。。。 这个大家伙据说叫做“榻”,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后泛指床,《镜花缘》:“舍间离此不远,何不草榻一宵?”,现代书面语,“住”饭店称为“下榻”。 这可不是“影视墙”,这是睡榻后面的一幅木雕,以葡萄为设计图案表明,老爷欣赏西方文化,并将一些“舶来”的文化元素,融入他的深宅大院。 这幅隔扇上的木雕,大风看出是“八仙过海”,这不是“铁拐李”吗 :)
|
转自:http://dafeng55.blog.163.com/blog/static/189037720080871633143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